電商平台不再公布總成交額,雙十一啞火了?

2022年11月13日21:52:09 財經 1525

今年的雙11確實沒有往年那麼火熱,但也談不上全網消聲,更談不上啞火。

從各大平台公布的雙十一數據來看,其實很多平台的表現還是不錯的,有個別品類銷量仍然比較可觀。

我們以天貓為例,今年天貓雙11活動有29萬個品牌,數百萬中小商家、主播報名,超過2,100萬商品參與雙11活動。

而且在活動開始之後,有部分品牌銷量也挺不錯,在開售第1小時有102個品牌成交額過億元,甚至有部分品牌創下一小時成交額就突破億元的好成績,其中海爾、美的、小天鵝、TCL等家電品牌更是實現成交額一秒破億。

根據天貓公布的雙11戰報來看,今年雙11有358個品牌銷售額破億,3434個品牌銷售額破千萬,另外有148個細分品類同比增長超過100%。

我們再來看一下京東的戰報。

雙十一期間,京東上有近10000種農產品成交額超過10萬元,近3成糧油、茶葉等初加工農產品實現了超過100%的增長。

另外根據蘇寧易購11日發布的《2022雙十一家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智能家居產品銷售環比提升153%,智能家電銷售環比增長超150%,一站式以舊換新訂單量環比增長133%,線下綠色節能家電銷售環比增長141%,線下家電家裝一站購訂單量環比增長214%。

從各大平台公布的數據來看,其實今年的雙11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差,但至今為止我們仍然沒有看到各大平台公布最終的成交額。

電商平台不再公布總成交額,雙十一啞火了? - 天天要聞


按照往年的慣例,各大平台都會實時監測平台的交易數據,但是今年各大平台不再搞這一套了,甚至連最終的成交額都不發布了。

至於為什麼這些平台不發布成交額,我覺得可能是出於各方面的考慮,但我認為成交額比往年下降應該是他們不好意思發布的一個重要原因。

相信大家已經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今年雙11期間,很多平台都到處給大家發出彈窗廣告,就怕大家不知道雙11活動,以前這種情況是很少見到的。

從這些細節其實可以看出,今年很多電商平台的銷量可能跟往年相比不太那麼樂觀,所以他們只能通過不斷的彈窗提醒大家一定要參加活動。

但從現實來看,今年的雙十一確實沒有往年那麼活躍了,我覺得快遞是最不會說謊的。

往年在雙11舉行之間,各大快遞公司都爆倉,很多貨物都可能超過一個星期以上才配送。

但是今年各大快遞公司的網點明顯沒有以前那麼火爆了,很多快遞網點的訂單量跟以前相比並沒有太大幅度的增長,所以配送也沒有像往年的雙11那樣那麼慢。

電商平台不再公布總成交額,雙十一啞火了? - 天天要聞


綜合各種因素之後,基本上可以判斷今年的雙11確實沒有以前那麼火爆了,甚至用啞火來形容也不為過。

那為什麼今年的雙11突然遇冷了呢?我覺得這裡面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大家的消費信心下降。

不管大家承認與否,最近幾年在疫情反覆出現的情況下,大家的工作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定影響,甚至有很多人直接被裁員,進而影響大家的收入,收入不穩定也影響了大家消費的信心。

從實際情況來看,不僅僅是雙11表現並不太好,整個市場的消費增速都相對比較緩慢,比如2022年前三季度,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320305億元,同比增長只有0.7%,其中網路零售95884億元,同比增長只有4%,雖然網路零售仍然處於增長,但跟前幾年相比增速已經有了明顯的下降。

第二、雙11套路嚇退了很多消費者。

這兩天時間,關於波司登先漲價後降價促銷,消費者只獲得0.28元的優惠,在網路上鬧得沸沸揚揚。

其實在雙11期間各大商家先漲價後促銷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這已經是玩得老掉牙的套路了,從實際情況來看,有些東西在雙11期間購買未必見得比平時便宜,甚至有可能比平時更貴。

對這些套路,以前大家可能沒看出來,但隨著被套的次數越來越多,現在的消費者也開始慢慢覺醒過來,現在大家已經認識到雙11不一定是買東西最合適的時間點,所以很多人乾脆就不買了。

電商平台不再公布總成交額,雙十一啞火了? - 天天要聞

第三、大家對雙11已經開始產生疲憊。

雙11最早出現在2009年,剛出來的時候是比較新鮮的,而且當時商家給出的優惠力度也非常大,所以很多人都卯足了勁集中在雙11購物,結果在雙11剛出來的前幾年,每年的銷量增速都非常快,有些年份增速甚至可以達到10倍以上。

但是任何一個事物的發展其實都有一個周期,包括雙11也一樣,雙11在前幾年增速達到頂峰期之後,這兩年時間已經開始慢慢放緩,大家對雙11的好感越來越低,對雙11的新鮮感也越來越少。

當大家對雙11感到疲憊的時候,不管平台宣傳力度有多大,其實大家已經無感了,所以很多人在雙11期間根本對購物沒有什麼興趣。

在各種因素影響之下,近兩年時間雙11的成交額增速確實越來越慢了,按這種趨勢來看,不排除未來幾年雙11的全網成交額還有可能呈下降的趨勢。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安泰集團連續虧損  信披違規被警示 - 天天要聞

安泰集團連續虧損 信披違規被警示

本報記者 陳家運 北京報道山西安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泰集團」,600408.SH)正陷入「多事之秋」。近日,安泰集團發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同比縮水33.29%至66.76億元,凈利潤虧損3.35億元。這已是其連續三年虧損;與此同時,因關聯方違規佔用1.5億元資金且未及時披露,安泰集團及其實控人還被中國證...
關稅戰下 中國外貿進出口表現亮眼背後的底氣 - 天天要聞

關稅戰下 中國外貿進出口表現亮眼背後的底氣

4月美方挑起關稅大戰,對我國的外貿企業是一個嚴峻考驗。5月9日,海關總署對外發布了前4個月外貿數據。4月當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3.84萬億元,增長5.6%。其中,出口2.27萬億元,增長9.3%;進口1.57萬億元,增長0.8%,進出口雙增長的規模,創造了歷史同期第二高,帶動前4個月外貿整體增長達到2.4%。外貿數據反映的是千萬家...
美商家曬關稅賬單:進口3000美元付關稅4600美元 - 天天要聞

美商家曬關稅賬單:進口3000美元付關稅4600美元

高額關稅下,美國的小企業主受到嚴重衝擊。來自紐約的埃斯納爾曬出了他的高額關稅賬單,賬單顯示,關稅的費用已經超過了他進口商品本身的費用。埃斯納爾經營著一家男士護理用品公司,他向記者展示了剛剛收到的一筆關稅賬單,他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大約是3000美元,但由於徵收了150%多的關稅,他僅關稅就要支出4600美元。而...
中國一重陸文俊被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去年公司虧了超37億元,股價下跌 - 天天要聞

中國一重陸文俊被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去年公司虧了超37億元,股價下跌

每經記者:楊煜 每經編輯:程鵬,董興生5月9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陸文俊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在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重集團」)官網,陸文俊已被從集團公司領導班子中撤下。 陸文俊同時擔任中國一重(60110...
增量政策再出「組合拳」,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 天天要聞

增量政策再出「組合拳」,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降准降息、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發布公募基金重大改革方案……近日,一攬子金融政策發布,進一步穩市場穩預期有了「強心針」。自從去年推出增量政策以來,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我國不斷加大宏觀調控強度,一....
讀懂IPO|勝軟科技棄A赴港,會計差錯頻現,4年4換會計師事務所 - 天天要聞

讀懂IPO|勝軟科技棄A赴港,會計差錯頻現,4年4換會計師事務所

本文來源:時代商學院 作者:陸爍宜圖源:圖蟲創意來源丨時代商業研究院作者丨陸爍宜編輯丨鄭琳會計差錯頻現、IPO關鍵期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棄A轉港的山東勝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勝軟科技」)能否成功叩開港交所的大門?北交所官網顯示,2023年
百威亞太,調整蓄勢 - 天天要聞

百威亞太,調整蓄勢

2025年第一季度,百威亞太在複雜市場環境下展現出戰略定力。5月7日,百威亞太發布的2025年首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4.61億美元。細究財報細節,百威亞太正通過主動調整蓄力長期增長,短期數據的波動,反而凸顯出管理層「以退為進」的經營智慧
提振消費看供給側:誰真正走進了消費者的心? - 天天要聞

提振消費看供給側:誰真正走進了消費者的心?

2025年,「提振消費」成為中國經濟的關鍵詞。從中央政策到地方實踐,從產業升級到消費場景創新,如何讓消費者從「不敢買」轉向「主動買」,均直接向供給側改革的深層邏輯——誰能真正讀懂消費者的心,才能在多元化需求中精準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