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塵埃——法統的返本開新

2024年03月15日15:45:21 佛學 1637

原創 崔雲飛


歷史的塵埃——法統的返本開新 - 天天要聞

一、法統的三重含義

第一種意思是作為一個佛教概念。佛教強調佛、法、僧三寶,而佛教把傳法作為重點。佛法的流傳過程就是所謂的法統。禪宗從初祖到六祖有一個傳法的譜系,被稱之為「法統」。這時的「法統」並不是一個政治概念。

第二種意思是近代特指圍繞「約法」而形成的法律體系。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3月11日,南京臨時政府頒布《臨時約法》。袁世凱被選為正式大總統後,解散了國會,組織「約法會議」。1914年,袁世凱廢除《臨時約法》,頒布 《中華民國約法》,進而引發了護法運動。1915年12月,袁世凱宣布稱帝,改變國體,引發了護國運動。隨後,憲法與國會不斷面臨危機。趙曉耕、王平原撰《法統初考》認為「法統」是吳佩孚在1921年提出的概念,並推動「恢復法統」,恢復臨時約法,進而消弭孫中山所領導的護法鬥爭。法統背後則是依據約法而產生的總統,從而服務於北洋軍閥的統治。南京國民政府在北伐勝利、東北易幟的基礎上,於1928年制定了《訓政綱領》,1931年制定《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並彙編成《六法全書》,製造新法統。1949年之後,「法統」概念從此也被清除出現代話語體系。

第三種意思是指中國古代最高統治權的傳承體系,進而增加統治合法性。部分歷史學者把「法統」應用於古代史,用來說明統治權源自於繼承的合法性。也有學者把「法統」理解為封建主義制度本身。把「法」理解為制度。

二、法統的三重維度

法統包含三重維度。法律體系、法律傳承、合法地位三者是相通的。就佛教而言,佛教首先強調了「法」,然後強調法的傳承。而獲得「法統」,就獲得了作為「僧團首領」「首座」的地位,進而對內部事務有了統治權。

(一)法統是法律體系

這也可以泛化地理解為制度體系、思想體系、理論體系。狹義的法統是所有部門法的總和總稱。中國古代缺乏部門法,往往是刑法民法融入刑法之中。此外,廣義的法統則是制度體系、思想體系、理論體系。

中國古代的法律體系包含道、禮、刑三個層次。

第一種是道法。道法相當於不成文法,也就是康德所言的自然法。每個人都必須服從「天道」。即使是皇帝,也必須「敬天」「遵道」。而製造「道」的則是「聖王」與「聖人」。他們可以闡釋天道。中國儒家的傳承「道」,稱之為「道統」。孟子韓愈、二程、朱熹都以道統自任。

第二種是禮法。周禮就是一套制度、禮儀。這裡禮樂,也構成了制度的內容。即使是古代的制度,也低於「道」。制度被放在了一個較低的層次上。

第三種是刑法。刑法就是刑律。刑律本身是用來治民的。但法家也強調普遍性,除了「秦王」「皇帝」之外都在刑律的管轄之中。但貴族、官僚依然享有特權。按照「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理解,禮法對大夫的要求更高。

歷史的塵埃——法統的返本開新 - 天天要聞

(二)法統是法律傳承

近代「法統」就是在法律體系認同的基礎上實現法律體系的傳承。法律制度有一個發展問題,不斷得到繼承,同時伴隨著修訂,乃至於廢止。任何制度都有發展性這一特點。我們不能可以修改法律、廢止某種舊法律,但又要制定新法律。法律這種現象永遠存在。中國古代也有法律體系的傳承現象。秦律成為一切法律的源流。

(三)法統是統治地位

法統是合法的統治。第一是創立法統。新王朝無論是通過革命,還是禪讓獲得了政權,也往往都創立自己的正統地位,進而創立法律制度,形成新的法統。第二是繼承法統。繼承法統有兩個含義,一個是維護法律體系。另外一個就是在政治體系內部實現合乎法定程序的政治繼承。世襲制就是法統繼承。但即使如此,世襲制依然存在著廢立之事。皇帝往往憑自己的意志進行決斷。統計而言共有劉榮劉據、劉強、劉慶、劉保、孫和、司馬遹司馬覃劉劭元恂高百年、楊勇、李承乾、李忠、李賢李重潤李重俊李憲李瑛耶律倍耶律重元耶律浚朱見深愛新覺羅·胤礽趙高矯詔,殺扶蘇、立胡亥漢景帝則廢太子劉榮,立劉彘。劉彘為漢武帝。漢武帝晚年發生巫蠱之亂,江充殺太子劉據,立劉弗陵。漢武帝在事實上行廢立之事。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清聖祖都行廢立之事。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多次行廢立之事。唐朝廢立之事最多,也最為殘酷。漢高祖有意要變更劉盈的儲君地位。明朝萬曆皇帝沒能行廢立之事,造成了東林黨臣的國本之爭。二者都沒能改變禮法。

三、一統、正統與法統

道統、一統、正統都高於法統。這是因為任何一統也都是暫時的,最終要形成三統制變。而道則是恆久的。道高於君,道高於一切。道自然高於法統。

第一,一統高於正統。一統高於正統,正統高於法統。中國古代更注重一統,而非法統。古代王朝依靠一統,產生正統,依靠正統產生法統。一統、正統、法統存在一個生成次序。在古代有一統,有正統,卻無法統。如果不能成為大一統王朝,就面臨著對峙狀態。而對峙狀態必然伴隨著實力的升降,最終回到一統。在對峙狀態下,必然要爭正統。就要看自己的地緣、血緣等關係。正統往往通過實現「一統」獲得。一個王朝能夠消滅群雄,進而成為唯一的政權。那麼自然就獲得了正統性。正統是通過五德終始,確立自身的德運,進而崇尚某種顏色,甚至通過改元改正朔來粉飾自己的統治。正統最重要的一個做法是「繼絕世」,尋找到前朝的某一支脈,讓他們承擔祭祀,對他們進行分封,同時也意味著前朝服從了後朝的統治。

歷史的塵埃——法統的返本開新 - 天天要聞

第二,正統高於法統。現代所言的「法統」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說「正統」。正統意味著統治的正當性,進而忽視了合法性。古代並沒有有關最高權力繼承的法律,而僅僅是一種禮法。中國古代更注重正統,而非法統。皇位的傳承依賴於儲君制度。而儲君的地位並不是一成不變。周幽王晉獻公衛宣公齊靈公想廢長立幼,都產生了內亂。東周王朝就跟得了傳染病一樣,不斷地出現王子作亂。前面也說到中國古代的世襲缺乏穩定的制度設計,出現了多次的廢立。在這種情況下,古代中國更注重正統,而非法統。正統之後,有了內部的法律體系與法律傳承。新創建的王朝即使對前朝的法律體系再有繼承,也會創建新的法律體系。革命者無法繼統,只能創統。在任何社會都不會給新的革命以合法性。所以,革命與舊法統往往處於對立之中。革命者會創立新制度,形成新法統。除了革命之外,在農民戰爭中建立的新王朝也不會合法地繼承統治權。

第三,道統高於法統。古代沒有「憲法」,乃至於各種王位繼承法,而只有封建禮制。古代只有禮法制度。董仲舒說有改制之名無易道之實。制度甚至可以修改。古代人只能訴諸於道法、禮法。道法、禮法往往也被突破。皇權在理論上不受任何法律的約束。而皇權的傳承也沒有法律可以限制、遵循。所以,古代社會的法統是極為混亂的。董仲舒甚至認為宗族當中那個直系子孫做君主,都是「可然之域」,都是可以現實地接受。這構成了繼統底線。而其理想狀態則是維護嫡長子的繼承權。西方很少發生王子之間的弒殺。弒君者也不會被認同。

法律體系需要傳承,必須有時間效力。這是法統的一種合理性。統治的合法性也需要法律支撐,而不是如春秋時代那樣「弒君三十六」。儒家雖然有嫡長子繼承製度,但是作為禮法缺乏剛性,甚至接受了「可然之域」。這說明法統還有一定合理性。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
巴米揚大佛: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四) - 天天要聞

巴米揚大佛: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四)

經過壁立千仞、地無水草、山崖陡峭的鐵門關後,玄奘的小隊進入位於今天阿富汗東北部的吐火羅國。此地有阿姆河從東向西穿越整片區域,所以小麥豐饒、穀物充沛。這裡曾是漢代張騫來過的大夏故地,也是印度、波斯、希臘文化的交匯之地,更是民族融合的混血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