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法師寄語福建佛學院畢業學僧:接受過去、安住現在、創造未來

2022年07月06日16:46:12 佛學 1910

7月5日上午,福建佛學院2022屆學僧畢業典禮在佛學院女眾部福州象峰崇福寺舉行,近200名學僧獲得畢業。

本性法師寄語福建佛學院畢業學僧:接受過去、安住現在、創造未來 - 天天要聞


本性法師寄語福建佛學院畢業學僧:接受過去、安住現在、創造未來 - 天天要聞

畢業典禮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王楓濤)


本性法師寄語福建佛學院畢業學僧:接受過去、安住現在、創造未來 - 天天要聞

畢業典禮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王楓濤)


本性法師寄語福建佛學院畢業學僧:接受過去、安住現在、創造未來 - 天天要聞

畢業典禮上,本性大和尚代表福建省佛教協會、福建佛學院為畢業學僧作《接受過去 安住現在 創造未來》的開示。本性大和尚開示如下:

本性法師寄語福建佛學院畢業學僧:接受過去、安住現在、創造未來 - 天天要聞

福建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福建佛學院院長、莆田廣化寺方丈本性大和尚為2022屆畢業學僧開示


尊敬的在座各位,猶其畢業班的同學們:

又是一年的畢業季,福建佛學院有這麼多優秀的學僧畢業,作為院長,我很歡慰,也很不舍。這也讓我想起,我曾經的佛教院校學修歷程。猶如今天畢業的學僧,我也有過三次的畢業經歷。第一次是在南京棲霞山佛學院,第二次是在北京中國佛學院,第三次是在科倫坡凱拉尼亞大學研究生院。無論哪次畢業,我都百感交集。我感覺,那是成長的煩惱;抉擇的迷惘;夢想的喜悅。我相信,大家中的多數人,也會與當年的我一樣。

剛才,我傾聽了學院男、女眾部教務長關於學僧學修與畢業情況的彙報,傾聽了男女眾部畢業學僧代表的發言,我感受到了,我們的學僧——通過幾年的學修,你們的身體、心理、靈性,都得到了磨鍊;得到了提升;得到了成長。這期間,我相信,你們也有過困難;有過挫折;有過失望;甚至悲傷。但你們在三寶的加被下,更多的是歡欣;是感恩;是收穫;是幸福。記得莆田廣化寺有棵菩提樹,一邊是房子,一邊是空地,空地那邊,枝繁葉茂,可見,生命與活力,總是向著陽光、雨露、空氣。

因此,對過去,無論是如何的感受與情緒,那都是成長的煩惱,都是你珍貴的經歷,都已經過去。我們今天,要從容地接受他,且放下他,輕裝上陣,邁向新的歷程。

世上沒有不結束的宴席,也沒有不畢業的課程。今天,你們畢業了,就意味著抉擇。是繼續深造?還是去向另外的崗位?無論如何,都是挑戰,都有陌生的前路要走。那麼,怎麼辦?多數學僧,都會有些迷惘,當年,我也有過。但沒關係,車到山前必有路;水到橋頭自然直;條條大路通羅馬。

我相信,以福建佛學院學僧的素質,以這個時代的美好,大家會有許多不錯的選擇。當然,現在還是疫情期間,情況特殊。潛龍在田,飛龍在天。作為院長,我當然希望我們的學僧,多數的能夠留校,繼續深造,或留校服務,或留在辦學所在的寺院服務。大家知道,閩江入海前,分支成閩江、烏龍江馬江,但他們無論如何分叉,終歸大海。也就是,只要我們志於佛教大業,你作何種選擇,都是最好的選擇。所以,而今,你們雖然面臨選擇,但我想,你還是要安住當下,安住現在,完全可以安住當下,安住現在。

人是要有夢想的,僧人也一樣。夢想意味著激情,有夢想就有堅忍。法顯大師,60多歲了,還南行。玄奘大師,既便偷渡,也要西行。鑒真大師,雖然眼盲了,一樣堅持東渡,因為他們都有夢想。剛才,看到我們的學僧,你們那麼年輕朝氣,素質超然,充滿時代感,充滿陽光感。也因此,充滿希望與未來。大家知道,這個時代,本來就是一個偉大的舞台。就如佛教中國化的事業,就足於讓大家大展拳腳,大有作為。大家不應錯過這個時代的殊勝機遇,作為院長,我期待你們勇於奮進,創造未來。

當然,我要特彆強調,這未來,未必就指要你去當會長,去當方丈,當高僧,當祖師。而是要你們,或于山谷,與山花為伍,榮枯自在,淡泊明志;或于山巔,與流云為伍,如鷹擊長空,歷經風雨,卻都能保持僧格,盡心儘力,為佛教正法代言。

剛才,我的如上所說,總結之,就是我們要接受過去,安住現在,創造未來,特別是各位剛畢業的學僧們。

尊貴的各位,今天,諸緣匯聚,我也想藉此機緣,代表福建省佛教協會,代表福建佛學院,也代表我自己,對畢業僧們,深表祝賀;對學院主管部門、主辦單位以及學院所在區域的黨政領導的大力支持,深表感恩;對學院法師、老師的辛勞,深表感恩;對廣化寺與崇福寺常住的慷慨奉獻,深表感恩;對廣大四眾弟子的無私護持,深表感恩。

本性法師寄語福建佛學院畢業學僧:接受過去、安住現在、創造未來 - 天天要聞

畢業學僧班級代表與福建佛學院院長本性大和尚合影留念(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王楓濤)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