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寶寶語言發育遲緩?芝加哥大學:嬰兒練嘴、練手就用「手指操」

2020年07月14日19:52:03 育兒 1655

文|全文共1989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擔心寶寶語言發育遲緩?芝加哥大學:嬰兒練嘴、練手就用「手指操」 - 天天要聞

研究生同學帶著1歲半的兒子小芝士來找我玩,我們相約在商場的親子餐廳。Tim看到小弟弟,頓時犯了「來瘋」。嘴裡念念有詞,中文英文一起上。同學對我說:「果然是你兒子,這小嘴真是溜!」接著又深深嘆一口氣說:「你看芝士,還有一個月就一歲半了,只會說一兩個詞。難道是語言發育遲緩?」

擔心寶寶語言發育遲緩?芝加哥大學:嬰兒練嘴、練手就用「手指操」 - 天天要聞

我安慰她:「兒童發展自有其規律,一歲半沒開口也不能算是語言發育遲緩。」又詢問了一些孩子生活中的日常,並不是交流少,更不是聽力或口腔的問題。

就像我在芝加哥大學一篇論文中看到的那樣,同學的寶寶其實是因為「精細動作」沒有充分發展,而影響了語言能力。

如果你的寶寶也是同樣的情況,遲遲不開口,那趕緊往下看吧!

擔心寶寶語言發育遲緩?芝加哥大學:嬰兒練嘴、練手就用「手指操」 - 天天要聞

寶寶1歲半不開口,是否為發育遲緩?

在語言發展上,爸爸媽媽的焦慮往往來自於和同齡孩子的「對比」。就像每次在電梯中遇到的樓下昊然媽媽,每見一次Tim就要說一次昊然「嘴笨」。

在孩子何時開口說話的問題上,腦科學家們勸爸爸媽媽不要過度焦慮,每個孩子都自有其大腦發展規律。有些孩子會提前發展語言學習的腦區,有的孩子則會發展運動的腦區。這些差異都是正常且可接受的。

擔心寶寶語言發育遲緩?芝加哥大學:嬰兒練嘴、練手就用「手指操」 - 天天要聞

在上圖的《0-2歲寶寶語言發展表》中可以看到,如果一歲半的孩子能理解多半辭彙的意思,會說簡單的幾個詞語,並不能因此判斷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相反,應該從寶寶的日常生活中尋找原因,幫他們進行語言訓練。

擔心寶寶語言發育遲緩?芝加哥大學:嬰兒練嘴、練手就用「手指操」 - 天天要聞

在和同學的聊天中我發現,作為全職媽媽的她,把小芝士照顧的很好,同時也很能理解孩子的需求。寶寶剛張口,她就馬上送水杯,吃飯也基本上是她在喂。這種行為,一方面讓孩子失去了語言表達的需求,另一方面影響了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導致了語言發展落後於平均水平。

擔心寶寶語言發育遲緩?芝加哥大學:嬰兒練嘴、練手就用「手指操」 - 天天要聞

語言發展或和精細動作相關

看到這裡,有些家長可能會說,精細運動怎麼能影響到語言發展呢?通常我們認為語言發展和爸爸媽媽與寶寶的溝通交流、嬰兒的聽力發展等息息相關。

芝加哥大學心理語言學家大衛·麥克奈爾卻認為:說話和手部精細運動具有密切的關係。

隨後的一系列實驗,也證實了他的觀點。

擔心寶寶語言發育遲緩?芝加哥大學:嬰兒練嘴、練手就用「手指操」 - 天天要聞

A.肢體語言和語言涉及的腦區相似

當孩子用語言回應媽媽時,他的大腦是這樣運作的:聽覺信號傳輸給聽覺語言中樞,聽覺中樞告訴韋尼克語言中樞,進行解碼。而說話語言中樞則將思維編碼,傳給運動語言中樞,接著調動唇舌、喉肌形成語言。

在實驗中,科學家發現那些大腦損傷後手腳不能活動人,語言功能也很快衰退。因此找出了肢體運動和語言共同使用的腦區。

簡單來講就是:肢體運動的發展,能夠促進語言發展。也就是老話常說的「腳麻利嘴也快。

擔心寶寶語言發育遲緩?芝加哥大學:嬰兒練嘴、練手就用「手指操」 - 天天要聞

B.手指精細運動有助於掌握複雜辭彙

看《讓孩子的大腦自由》時,偶然翻到作者的觀點:在手指精細運動控制能力提高前,孩子無法掌握複雜的辭彙。

我想起Tim十五個月時,朋友送了一套木質的串珠遊戲盒。我打開讓Tim玩,他總是沒辦法把小木針穿進小孔中,氣的哇哇大叫。但是隨著一次次的失敗嘗試,他的成功的次數越來越多,串珠的速度越來越快。隨之發展的還有他對辭彙的掌握能力。

擔心寶寶語言發育遲緩?芝加哥大學:嬰兒練嘴、練手就用「手指操」 - 天天要聞

利用「指操」教寶寶說話

寶寶大腦中負責各種能力的腦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一種能力的提升,或許能夠帶動整個認知的提升。理解了這一點,爸爸媽媽就能明白為什麼要讓寶寶全方位發展。如果寶寶語言發育有點落後,寶爸寶媽也不要著急,試試手指操吧。

擔心寶寶語言發育遲緩?芝加哥大學:嬰兒練嘴、練手就用「手指操」 - 天天要聞

1、面對面做「手指操」,教寶寶說話

美國腦神經科學家梅納迪指出:「在學習語言時,必須有真人互動,嬰兒的腦內神經元才會記錄下來必要的信息。」

如果爸爸媽媽並不是很多話的人,不妨抽出時間來和寶寶一起玩「手指操」。我們可以找一些寶寶平時聽的兒歌,比如我和Tim常常玩的是《Finger Family》,可以事先想好動作,也可以即興發揮。當中最重要的是互動,表情、手勢和音樂一起進行,最好讓寶寶也揮動小手參與進來。

擔心寶寶語言發育遲緩?芝加哥大學:嬰兒練嘴、練手就用「手指操」 - 天天要聞

2、一邊唱一邊做

為什麼一邊唱歌,一邊做手指操對於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更有效呢?這是由於有特定節奏的和韻律的兒歌,會幫助寶寶獲得辭彙以外的語感。在中文的學習中,語感尤其重要。更何況,沒有寶寶能拒絕音樂的魅力,邊唱邊做才是手指操的正確打開方式。

3、加點「戲」更精彩

隨著孩子理解能力的發展,每天的手指操里還可以加一些「戲」。讓情節更加豐富,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同時鍛煉更高級的思維能力。比如這首兒歌:小猴子爬山爬呀爬呀爬...爬到肩膀跳呀跳呀跳。

擔心寶寶語言發育遲緩?芝加哥大學:嬰兒練嘴、練手就用「手指操」 - 天天要聞

中指和食指裝作小猴子,再從寶寶的腳面爬到膝蓋,膝蓋爬到寶寶肩頭。再讓孩子重複這個動作,進行親子互動。想像力和理解力越發展,這個遊戲的玩法越多。在兒歌之餘,家長可以加入一些對話和道具,孩子一起演一出手指戲劇。

枕邊育兒寄語:

其實很多時候,腦科學的研究成果都在印證著之前心理學家通過觀察推斷出來的結果。同時也能為我們的育兒提供更科學的方法。但所有的理論似乎都指向一個核心:和孩子的交流和陪伴,大家共勉。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立刪】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