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越來越有錢的思維:上游思維、上帝思維

2025年04月06日13:40:27 育兒 3064

如果你把賺錢,看成是網魚的過程,那麼網的結構就決定了賺錢的多少。

可是,如何才能編織最好的網,讓周圍的錢,一網打盡呢?

我們看網的結構,就會發現,在縱橫交叉的結構。

裝魚的魚簍,也是縱橫結構的。

一個家庭,之所以沒有錢,不一定是懶惰,可能是效率太低。

人家一次拋網,就有幾十斤魚,你一次拋網,就幾斤魚,勞動量差不多,結果是大不一樣的。

顯而易見,學會織網很重要。

一家人,學會上游思維、上帝思維,才能拿到財富的密碼。

一個家庭越來越有錢的思維:上游思維、上帝思維 - 天天要聞

01

上游思維:「縱向」賺錢。

著名作家丹·希思提出,如果提前做好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發生洪水的概率就會小很多。

生活也是如此,只有抓住問題的「前因」,才能避免惡劣的後果。

這就是「上游思維」——凡事都往前看,建立長期的規劃;一定別短見。

《素年:秘密生長的蘿蔔》中,寫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農業方面的專家,看到農村大量使用化肥,就立馬感到了危機。

化肥可以讓農作物迅速成長,帶來超多的收入,但是土地的肥力會下降,以後耕作困難。

專家建議,大家應該多用農家肥,保證土地可以長期使用。

當地的人,多半是不會聽的,哪能讓自己減少收入呢?

有一個叫「五叔」的人聽了,堅持用農家肥。

過了幾年,一家公司來承包土地,發現多數的土地都質量不合格,只有五叔家的土地合格。於是公司要了五叔的土地,讓五叔變成了員工,還能拿到承包費用。

結果很明顯,五叔越來越富有,其他村民開始變窮。

擁有上游思維,跳出當下看問題,未來的前景,總是能夠有條不紊地抵達。

古人也說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把過去當成經驗,把當下當成起始點,編織未來的賺錢夢。一條沿著時間走的縱向的線,就成型了。

其一,「百年樹人,十年樹木」,幾代人選擇一個行業,持續接力。

貝多芬說過:「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

貝多芬出生在德國伯恩的一個普通家庭。

他的父親是宮廷唱詩班的男高音歌手,母親宮廷大廚師的女兒,祖父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長。

從他的父母,祖父母的工作里,能判斷,這是一個「音樂世家」。

往後,貝多芬成為音樂家,其實一點都不奇怪,他是延續了前兩代人的安排。

看我們周圍,很多「老字號」,都是幾代人經營的結果。祖輩是上游,然後教育下游的子孫,做有德,會讀書,學技能的人,並且根據祖輩的技藝去延續,家庭肯定會有起色。

其二,「緊跟趨勢,勇立潮頭」,適度趕超在時代的前面,就有了風口浪尖。

事情沒有發生,就預判了。你的每一步,都快人一點,你要做的事情,成功更快。

你和家人,比同齡人更迅速去獲得致富的門路,那麼「你的家就到了社會的上游」,常常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一個家庭越來越有錢的思維:上游思維、上帝思維 - 天天要聞

02

上帝思維:「橫向」賺錢。

如果你是一個攝影愛好者,就會發現,拿著照相機,平對風景,拍出來的圖片,不會很大氣。

你用無人機,從天空拍攝,那就特別大氣,借用了上帝視角。

上帝視角,比我們的眼睛視角,更加寬廣,涉及的面更大。

你在一個單位上班,會發現上司看問題,和員工看問題,是大不一樣的。

上司考慮的是單位如何發展,要爭取什麼項目,在世界上立足;員工考慮的是,什麼時候發工資,偶爾會想一想,手頭的工作如何做得更好。

復旦教授駱玉明書哦了這樣一段話:「把我們的生命放在一個更大的空間去體會的時候,會覺得那些東西很小。」

是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社會上的一個點;每一個家庭,是一個大一點點的點。

如果我們有了上帝思維,就不會局限於這個「點」,而是全面統籌,全盤考慮了。這就讓賺錢的網,有了橫向發展的動力。

在元朝中期,沈萬三的父親沈祐,在湖州市種地,慢慢變成了大地主。

沈萬三接手父輩的產業之後,以蘇州為點,拓展了糧食、錢莊、紡織、茶葉等生意。

明朝時期,沈萬三在南京修建了酒樓等,進入了吃喝行業。

他還投資水利事業,讓地方遠離水患,也讓自家的地,風調雨順,年年豐收。

做生意的行業多了,開發的地方也多了,這就體現了橫向發展的利益。

沈萬三有兩句名言:「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賤。南邊商品賣北邊,北邊商品賣南邊。」

撒網的面要適當寬一點,別在一棵樹上弔死。

尤其是兄弟姐妹很多的家庭,可以有人繼承祖業,有人擴張新業務,有人去外地混,不僅能賺錢多,還能抵擋更大的風險。畢竟,不會所有的行業,都在一陣風下滅掉。

上帝思維,主要體現三種套路。

第一,看問題的角度要全面,和人、物打交道,打破自己的思維局限。

第二,做事要有上帝的慈悲心,願意幫助周圍的人,形成巨大的圈子。

第三,學會走四方,尋找更適合賺錢的環境,比方說去外地辦廠等。

一個家庭越來越有錢的思維:上游思維、上帝思維 - 天天要聞

03

古人說過:「橫攻於計,以求其利,是為捭;縱攻於勢,以求其時,是為闔。」

不管做什麼事情,能夠合攏,又能夠打開,張合之間,就是趨利避害。

家庭要賺錢,不是努力就行,有時候流汗多,不等於收入多。

要記住,織網不誤打魚功。

一張破破爛爛的網,反覆丟進水裡,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一張精密牢固的網,一旦丟入水中,那就是滿載而歸了。

上游思維,是縱向的線。

上帝思維,是橫向的線。

拿好縱橫密布的網,賺錢的機會來了,就沒有「漏網之魚」。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男孩在家做實驗引發爆炸,鼓勵孩子探索也要重視安全教育 | 時評 - 天天要聞

男孩在家做實驗引發爆炸,鼓勵孩子探索也要重視安全教育 | 時評

據報道,4月6日,廣州市某小區被曝「一男孩在家進行化學實驗引發爆炸並受傷」,有網友稱事發樓棟「整棟樓震了一下」,引發關注。同日,廣州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告訴媒體記者,經初步了解確為一小孩在家中做實驗引發。媒體記者從相關醫院了解到,傷者因爆炸導致燒傷,眼睛、腹部傷勢較重,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對於這起因做...
老了才明白,被兒女嫌棄的父母,多半喜歡做這3件糊塗事 - 天天要聞

老了才明白,被兒女嫌棄的父母,多半喜歡做這3件糊塗事

父母養大孩子,不代表孩子就會敬愛他們。要是相處不和諧,孩子也會嫌棄父母。父母對孩子成長影響大,想晚年親子關係好,就得留意那些影響感情的行為。老了才明白,被兒女嫌棄的父母,多半喜歡做這3件糊塗事。一、過度干涉子女生活:越界的關愛,適得其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