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長個就想用藥治療?專家:家長的過度焦慮可能「揠苗助長」

2025年05月22日21:43:04 育兒 1903

近年來,兒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率攀升,「小胖墩」不僅影響外形也有害健康;家長對孩子身高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想出各種不科學的「揠苗助長」方式……5月22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三院」)成立兒童青少年身高與體重管理醫學中心,為包含超重、肥胖症在內的兒童青少年提供全周期、多學科、高質量的成長管理體系。

據悉,該中心以兒童內分泌專科為核心,聯合了康復科、睡眠醫學中心兒童睡眠障礙分部、脊柱外科、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婦科、精神心理科、臨床營養科、中醫科、放射科和護理部。此外,患者還可以在互聯網醫院找到「全病程健康管理」平台,目前已上線「小兒肥胖全病程管理」和「小兒肥胖60天照護計劃」,為患者提供複查提醒、飲食運動科普等服務。

孩子不長個就想用藥治療?專家:家長的過度焦慮可能「揠苗助長」 - 天天要聞

過度的、超適應證的藥物干預不可取

「感覺我的孩子好像不太長個,可以吃藥治療嗎?」在門診,這是醫生常被問到的問題。中山三院兒童青少年身高與體重管理醫學中心主任朱順葉指出,部分家長對孩子的身高有很高的期待,認為孩子沒有達到理想的身高,或者比同齡人相對矮一些就是不正常的表現,常常期望使用藥物治療。她提醒,超適應證使用藥物促生長治療並不符合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規律,這類兒童亟須納入醫療監護下的生活方式干預,以擺脫過度的、超適應證的藥物干預。

哪些孩子需要接受醫學干預治療?比如身高在同年齡同性別平均身高的正負兩個標準差,這種情況可能提示可能存在矮小。或者說孩子有很明顯的生長發育遲緩,比如女孩身高不到1米5,男孩身高不到1米6,可能提示存在某些疾病影響生長發育,這些都需要及時去諮詢醫生。

朱順葉提醒,21:00至1:00、5:00至7:00是重要的生長激素分泌階段,孩子在這個時間段保持深睡眠,有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縱向的彈跳運動有助於刺激軟骨細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可以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營養則是要全面均衡、不挑食。

針對網路上很火的「補充賴氨酸或田七海馬湯有助於長高」的說法,朱順葉指出,賴氨酸確實有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但主要適用於營養不良的孩子,對於健康的孩子來說沒必要額外補充。而田七海馬可能會造成孩子發育提前,盲目食用可能適得其反。

改變生活方式是兒童青少年肥胖的一線治療方案

「小時候胖一點沒事,長大了就好了。」這是不少家長存在的誤區。

「家長不要覺得孩子胖一點更可愛,一旦發胖,就要走上減重這條長路。」朱順葉提醒,目前針對肥胖,有藥物、手術、生活方式干預等多種手段,對絕大多數孩子來說,主要以生活方式干預為最基本的一線治療方式,並且這種治療方式要影響孩子的一生。但如果孩子大於12歲,並且生活方式干預效果不佳、伴隨出現糖尿病,則需要醫生根據情況聯合多種治療方案。

朱順葉介紹,該中心提出了兒童青少年「高質量成長的三級預防」,一級預防指為兒童青少年提供身高與體重健康篩查,消除影響身高與體重健康的不利因素(疾病+生活方式因素),保護體格正常生長;二級預防指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尤其對於身高與體重偏離正常生長曲線、尚未發生生長障礙的兒童青少年,通過監測、定期評估、規範干預,促進身高及體重生長回歸正常;三級預防指已經發生生長障礙的兒童青少年,通過多學科干預,使其從疾病狀態康復。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徐依勵 通訊員:周晉安、甄曉洲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徐依勵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林欣潼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心術不正」的人,身上有3個特徵,儘快和他絕交! - 天天要聞

「心術不正」的人,身上有3個特徵,儘快和他絕交!

為何當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疏離社交,寧願獨處也不願輕易與人往來?這背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人們看透了社交的本質——並非所有相遇都是真心相待,許多人接近你,不過是有所圖謀。當我們意識到,真正的友情難以尋覓,便開始主動遠離那些虛偽的社交。特別是當你遇到以下這三種「
這3個地方越是捨得,越有福氣! - 天天要聞

這3個地方越是捨得,越有福氣!

人生如一場漫長的旅程,有舍方有得,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我們常常誤以為,緊緊攥住手中之物便是智慧,殊不知,真正的智慧在於懂得在恰當的時機放手,讓心靈與物質都得以輕盈前行。那些福氣滿滿的人,並非因為他們擁有得比別人多,而是因為他們更懂得「舍」的藝術。今天,就讓我們
當你接觸的人多了會發現,脾氣好不露鋒芒者,往往城府最深 - 天天要聞

當你接觸的人多了會發現,脾氣好不露鋒芒者,往往城府最深

在人際交往的廣闊舞台上,我們常常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性格直率,喜怒哀樂溢於言表;而有的人則溫文爾雅,從不輕易展露鋒芒。起初,我們或許會被那些直脾氣的人所吸引,覺得他們真實可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接觸的人越來越多,我們便會逐漸發現,那些脾氣好、說話穩、平時
一家祖孫三代被殺,嬰兒睡覺僥倖存活!兇手稱吃5年精神病葯 - 天天要聞

一家祖孫三代被殺,嬰兒睡覺僥倖存活!兇手稱吃5年精神病葯

今年3月27日,廣東廉江某村發生了一起慘案,村民葉某志在晚上進入同村鄰居家中,將在家裡的祖孫三人殘忍殺害。被害人家屬葉女士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死者是她70歲的母親、30多歲的妹妹以及年僅兩歲的外甥。「我妹妹還在襁褓中的小兒子因在房間睡覺逃過一劫。」案發後,犯罪嫌疑人葉某志被鑒定為精神分裂症,被評定為限定刑事...
高琦幼兒園:萌娃識幣初體驗 - 天天要聞

高琦幼兒園:萌娃識幣初體驗

近日,安慶市高琦幼兒園精心策划了「家長進課堂」活動,特別邀請在銀行工作的黃梓瑄小朋友的媽媽走進班級,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識鈔小能手》活動。
這樣的「媽媽崗」,不要也罷 - 天天要聞

這樣的「媽媽崗」,不要也罷

我們需要的是,職場上的公平準入,而不是「媽媽崗」這種對系統性缺陷的「半遮半掩」。 撰文丨閆桂花 「媽媽崗」正在全面鋪開。 2019年廣東中山率先設立「媽媽崗」試水就業新....
考試光喊「認真檢查」是沒用的,要教會孩子這些試卷檢查方法 - 天天要聞

考試光喊「認真檢查」是沒用的,要教會孩子這些試卷檢查方法

很多老師總是在孩子考試前不斷叮囑:「一定要認真檢查啊!」「考完至少檢查三遍!」但結果是怎麼樣的呢?——基本沒用。很多孩子無法安靜答題且不會主動檢查的,考完都做三件事。「發獃」「開小差」「睡覺」。有的甚至在桌上畫出一幅連環畫了……答題後到底該怎麼檢查呢?老師需要把這些方法教給孩子們。開始做題時,就要為...
將「青春叛逆期」改成「自我意識期」,可避免引導對抗! - 天天要聞

將「青春叛逆期」改成「自我意識期」,可避免引導對抗!

樓下張姐最近總嘆氣:「我家閨女才十三歲,怎麼越來越叛逆了?大太陽讓她打把遮陽傘出門,她偏不,多說兩句就摔門而出。」我看著張姐發紅的眼眶,突然想起自己初中時也是這樣——其實不是故意氣媽媽,只是實在沒法再像小時候那樣,對她的話言聽計從。
會說話會撒嬌,還能開口喊爸媽?在逆水寒一鍵開啟賽博養「娃」 - 天天要聞

會說話會撒嬌,還能開口喊爸媽?在逆水寒一鍵開啟賽博養「娃」

《逆水寒》手游中,玩家們在遊戲中探索江湖時常有萌寵相伴,光是它們可愛的外表俘獲了不少玩家的心。沒想到《逆水寒》手游的寵物們還蛻變了——現在這些呆萌可愛的小夥伴們不僅撒嬌賣萌,還能開口說話,記錄與玩家們經歷的江湖趣事!經歷諸多江湖風雨,小寵物們和玩家的羈絆也在漸漸加深,但無法言語的寵物們並不能向玩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