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踩坑攻略!想學泡白茶卻無從下手?牢記這5點,快速學會泡茶

2025年05月22日20:20:18 育兒 3488
0踩坑攻略!想學泡白茶卻無從下手?牢記這5點,快速學會泡茶 - 天天要聞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古時文人墨客,總愛將茶事融入生活雅趣。

北宋詩人林逋隱居西湖孤山,梅影橫斜間,汲泉煮茶,以茶會友。

還寫下「石碾輕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的佳句,將茶的清雅與生活詩意融為一體。

在那方小小的茶席上,一甌春茶,承載的是文人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0踩坑攻略!想學泡白茶卻無從下手?牢記這5點,快速學會泡茶 - 天天要聞

時光流轉,窗外繁花依舊。

花瓣輕輕落在木桌上,像撒了層薄薄的月光,這樣靜謐美好的日子,最適合泡一杯茶,讓時光慢下來。

但走進茶店,面對琳琅滿目的茶葉、形態各異的茶具,許多新手雖滿心嚮往,卻不知從何學起。

其實,泡茶就像學騎自行車,掌握了基礎要領,便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接下來,就為大家梳理學習泡茶的入門路徑,助你邁出第一步。

0踩坑攻略!想學泡白茶卻無從下手?牢記這5點,快速學會泡茶 - 天天要聞

《2》

第一步,要挑選契合自己的蓋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對剛入門的茶友來說,挑選一隻稱手的蓋碗,是泡好茶的第一步。

蓋碗是否合手,直接影響泡茶時的手感與出湯效果,甚至決定了泡茶體驗的舒適度。

那如何挑選到稱手的蓋碗呢?

判斷蓋碗是否稱手,抓握感受很關鍵。

初次挑選時,可將蓋碗拿在手中,自然張開大拇指與中指。

若兩指勉強夠到碗沿兩側,說明蓋碗口徑過寬,抓握時會容易因受力不均而費力。

0踩坑攻略!想學泡白茶卻無從下手?牢記這5點,快速學會泡茶 - 天天要聞

市面上常見的蓋碗容量多為110毫升與130毫升,其中110毫升堪稱「黃金標準」。

這個尺寸符合大多數人的手型,抓握時拇指與中指能輕鬆貼合碗沿,既不會因太小而局促,也不會因過大而打滑,尤其適合新手練習出湯手法。

另外,有許多人誤以為碗壁越厚越不燙手,實則不然。

厚胎蓋碗雖看似結實,卻存在致命缺陷,它的導熱性強但散熱慢。

熱水注入後,熱量會迅速積聚在碗壁中,長時間無法散去,反而更容易燙手。

反觀薄胎蓋碗,儘管碗壁輕薄如紙,卻能憑藉出色的散熱性快速導出熱量。

當熱水接觸碗壁時,熱量會通過薄壁迅速擴散到空氣中,手持時僅能感受到溫和的溫度,反而更安全。

0踩坑攻略!想學泡白茶卻無從下手?牢記這5點,快速學會泡茶 - 天天要聞

《3》

第二步,要準備好起手勢。

剛開始學泡茶的朋友,經常會遇到手忙腳亂的情況:

水燒開了急著注水,結果蓋子沒拿穩;剛倒完水又發現蓋碗燙手,茶湯都悶苦了。

其實,這些問題都能通過提前準備好起手勢解決。

什麼是「起手勢」?簡單來說,就是泡茶前的手部準備動作。

就像炒菜前先備好調料,提前調整好手勢,後續泡茶才能行雲流水。

0踩坑攻略!想學泡白茶卻無從下手?牢記這5點,快速學會泡茶 - 天天要聞

蓋碗泡茶為了實現快速出湯、避免悶泡,建議雙手分工操作。

以右撇子為例,右手揭開杯蓋,持在手上,左手則負責注水,端起燒水壺。

左撇子則反之,左手控蓋、右手注水,核心是根據自身習慣確定主導手,確保雙手動作流暢銜接。

很多人會問:「能不能用同一隻手完成注水和出湯?」

雖然理論上可行,但實際操作中會增加悶泡風險。

單手操作時,從注水到放下水壺、再拿起蓋碗出湯,中間停頓的幾秒鐘,足夠讓茶葉釋放過多苦澀物質。

就像煮麵條時關火後沒及時撈出,麵條會變得軟爛,茶葉泡久了也會失去鮮爽口感。

0踩坑攻略!想學泡白茶卻無從下手?牢記這5點,快速學會泡茶 - 天天要聞

《4》

第三步,使用三指握碗法。

新手學蓋碗泡茶,最頭疼的就是被燙到。

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剛端起蓋碗,手指就被燙得一哆嗦,茶湯灑得到處都是,嚴重的還可能把蓋碗摔碎。

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抓握手法,三指握碗法,就能輕鬆解決這些問題。

三指握碗法到底怎麼操作?

其實很簡單,伸出慣用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把大拇指和中指輕輕搭在蓋碗兩邊的碗沿上,食指穩穩地摁住蓋鈕。

這三根手指自然形成一個三角形,既穩固又省力,輕鬆就能端起蓋碗。

0踩坑攻略!想學泡白茶卻無從下手?牢記這5點,快速學會泡茶 - 天天要聞

這裡有個關鍵,一定要握碗沿,別碰碗身。

注滿沸水的蓋碗,碗身溫度極高,直接用手碰肯定會被燙到。

而碗沿尤其是寬碗沿的蓋碗,因為離熱水有一定距離,短時間內溫度不會太高,握在上面既隔熱又安全。

錯誤的握法不僅容易燙傷,還會影響出湯速度。

一旦手被燙到,本能反應就是趕緊鬆手,這樣很容易把蓋碗摔了。

而且握得不對,手腕轉動不靈活,出湯慢了,茶湯就容易悶苦澀。

剛開始練習時,可以先用空蓋碗找手感,熟悉三指發力的方式。

等動作熟練了,再慢慢加入溫水、熱水練習。

0踩坑攻略!想學泡白茶卻無從下手?牢記這5點,快速學會泡茶 - 天天要聞

《5》

第四步,使用環壁注水。

剛開始學泡茶的朋友,很容易被網上各種注水技巧繞暈。

高沖、低斟、順逆時針轉圈……看著專業,實際操作起來手忙腳亂。

其實泡茶注水沒那麼複雜,對新手來說,掌握環壁注水法 ,就能泡出好喝的茶湯。

為什麼不推薦新手嘗試複雜注水方式?

高沖容易濺水燙傷,定點注水又可能讓茶葉泡不均勻。

泡茶注水的核心,就是用最簡單的方式讓茶葉快速吸水,釋放香氣和滋味。

0踩坑攻略!想學泡白茶卻無從下手?牢記這5點,快速學會泡茶 - 天天要聞

環壁注水具體怎麼做?

燒好開水後,把水壺放低,貼著蓋碗內壁,像畫小圓圈一樣勻速注水。

這樣水流能均勻浸濕每一片茶葉,避免有的茶葉浮在表面不釋放味道。

注水時要注意,不要超過最佳水位線,以合蓋後碗口不溢水最佳。

如果注得太滿,不僅茶湯容易變淡,倒茶時還會燙手,操作起來也不方便。

剛開始練習時,可以先拿空蓋碗模擬注水動作,熟悉手腕轉動的節奏。

實際泡茶時,注水速度稍快些,3-5秒內完成,讓干茶快速浸潤。

0踩坑攻略!想學泡白茶卻無從下手?牢記這5點,快速學會泡茶 - 天天要聞

《6》

第五步,快速分離茶水。

剛開始學泡茶的朋友,常常會糾結茶湯該泡多久。

其實,對優質白茶來說,想要泡出鮮爽清甜的滋味,關鍵就在於快速出水 。

為什麼要快?就像煮青菜,時間久了營養和口感都會流失,茶葉泡太久,釋放的不僅是香氣和滋味,還會帶出過多的苦澀物質。

尤其是內質豐富的白茶,注水後立刻合蓋、快速倒出茶湯,才能最大程度鎖住鮮爽感。

0踩坑攻略!想學泡白茶卻無從下手?牢記這5點,快速學會泡茶 - 天天要聞

一般來說,從注水到大部分茶湯倒出,控制在7-8秒最合適。

具體操作時,注水完成後,用三指握法迅速合蓋,手腕輕輕翻轉,將茶湯倒入公道杯。

倒完別急著放下蓋碗,稍微傾斜、輕晃一下,確保碗底的茶水也瀝干,避免殘留的濃茶湯影響下一泡的口感。

當然,「快出水」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前六、七泡時,茶葉內含物質豐富,快速出湯就能泡出層次豐富的茶湯。

等到後面幾泡,茶味慢慢變淡,就可以適當延長浸泡時間,讓茶葉充分釋放剩餘的風味。

0踩坑攻略!想學泡白茶卻無從下手?牢記這5點,快速學會泡茶 - 天天要聞

《7》

學習泡茶沒有捷徑可走,就像學騎自行車,總要經歷搖搖晃晃的階段。

眼睛看到的注水姿勢、抓握手法,若不親手實踐,永遠只是紙上談兵。

這個過程急不得,需要反覆練習,讓動作形成肌肉記憶。

作為新手,不妨放下急於求成的心態,從最基礎的選器、注水、出湯練起。

每一次被燙到的小失誤,每一杯不盡人意的茶湯,都是成長的印記。

沒有人天生就是泡茶高手,那些行雲流水的沖泡動作、恰到好處的茶湯滋味,背後都是無數次練習的積累。

靜下心,慢慢來,終會在茶香氤氳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泡茶節奏。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考試光喊「認真檢查」是沒用的,要教會孩子這些試卷檢查方法 - 天天要聞

考試光喊「認真檢查」是沒用的,要教會孩子這些試卷檢查方法

很多老師總是在孩子考試前不斷叮囑:「一定要認真檢查啊!」「考完至少檢查三遍!」但結果是怎麼樣的呢?——基本沒用。很多孩子無法安靜答題且不會主動檢查的,考完都做三件事。「發獃」「開小差」「睡覺」。有的甚至在桌上畫出一幅連環畫了……答題後到底該怎麼檢查呢?老師需要把這些方法教給孩子們。開始做題時,就要為...
將「青春叛逆期」改成「自我意識期」,可避免引導對抗! - 天天要聞

將「青春叛逆期」改成「自我意識期」,可避免引導對抗!

樓下張姐最近總嘆氣:「我家閨女才十三歲,怎麼越來越叛逆了?大太陽讓她打把遮陽傘出門,她偏不,多說兩句就摔門而出。」我看著張姐發紅的眼眶,突然想起自己初中時也是這樣——其實不是故意氣媽媽,只是實在沒法再像小時候那樣,對她的話言聽計從。
會說話會撒嬌,還能開口喊爸媽?在逆水寒一鍵開啟賽博養「娃」 - 天天要聞

會說話會撒嬌,還能開口喊爸媽?在逆水寒一鍵開啟賽博養「娃」

《逆水寒》手游中,玩家們在遊戲中探索江湖時常有萌寵相伴,光是它們可愛的外表俘獲了不少玩家的心。沒想到《逆水寒》手游的寵物們還蛻變了——現在這些呆萌可愛的小夥伴們不僅撒嬌賣萌,還能開口說話,記錄與玩家們經歷的江湖趣事!經歷諸多江湖風雨,小寵物們和玩家的羈絆也在漸漸加深,但無法言語的寵物們並不能向玩家們...
不是孩子難搞,是你不懂尊重 - 天天要聞

不是孩子難搞,是你不懂尊重

比起「叛逆」,我更怕那種沉默。說難聽點,孩子要是還敢吼你、頂你嘴、摔門走人,至少說明他還願意耗情緒跟你糾纏,還有點親情的存貨在裡頭。最怕那種——你說東他看西,你說「吃飯了」他動都不動,連個表情都不送你一枚。這不是「沉穩」,這是在用零交流給你
周伯通為人單純,為何一遇瑛姑就鑄成大錯?你看南帝為何從不碰她 - 天天要聞

周伯通為人單純,為何一遇瑛姑就鑄成大錯?你看南帝為何從不碰她

《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稱得上是金庸最出圈的兩部作品,同時它們之間也存在傳承關係,因此只要是讀過前者的人,都不免要把後者也讀一遍,所以書中的兩位主角都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除了兩位主角之外,還有一個角色也格外出眾,那人即是「老頑童」周伯通。
人性,就是如此而已!(句句大實話) - 天天要聞

人性,就是如此而已!(句句大實話)

正如這樣一句話:你買車了,發現有車也就那麼回事吧;你買房了,發現大家都有房子也並不稀奇,你好不容易當上老闆了,才發現,員工比老闆厲害多了;你以為榮歸故里了,可村裡都不屑搭理你。不是社會冷漠了,而是大家都活明白了,你好不好與他無關。所以不要總覺著別人都在注視你,
一個人來,一個人走,一個人嘗盡人生百味 - 天天要聞

一個人來,一個人走,一個人嘗盡人生百味

人生恰似一場孤獨的旅程,一個人呱呱墜地來到這世上,又將在某個時刻獨自消逝離去。從呱呱學語到垂垂老矣,短短几十載光陰,我們終究要一個人去經歷、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餘生做個「四不」的人 - 天天要聞

餘生做個「四不」的人

任何一個明智的人都不會把寶貴的時間花費在無意義的生氣上,在生活中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餘生很短,沒必要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