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文學將何去何從?

2025年03月31日12:50:40 育兒 1194

在市場化高度發達的今天,文學似乎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不僅人們讀到的濫俗作品越來越多,而且偉大的作品幾乎不再出現。那麼當代文學將何去何從?

當代文學將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從作品的數量來看,當代文學的數量浩如煙海,甚至有的網路文學作家每天更新幾萬字,已經成為常態。但文學並不是以數量來取勝,而是以優質作品來取勝。即便作家自稱為偉大的作家,也仍然要拿出偉大的作品來說話,而不能只是自吹自擂,更不能和其他作家一起互相吹捧,而作品卻乏善可陳。和當代作家作品比較起來,古代文學作家並不是特別多,文學作品也不是很多,甚至有的唐代詩人只流傳下來三首詩,就可以成為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而流傳下來的三首詩也稱為著名的詩篇。古人對待文字的態度比較嚴肅,並不會隨便亂用文字。這種態度和他們接受的教育有關係,他們從小就接受儒家正統教育,成為書生之後,就要「貨賣帝王家。」隋唐以前沒有科舉考試製度,民間的書生要到權貴家裡做門客,為權貴出謀劃策,立功之後才可以接受封賞。隋唐以後有了科舉考試製度,民間的書生要刻苦攻讀,通過科舉考試做官,可以光宗耀祖。讀書人本來就少,讀書也不容易,需要成本,他們對待文字的態度就變得很認真,因為他們從小接受的是嚴格的教育,而並非現在非常鬆散而粗疏的教育。古代大多數人都是農民,要長期在農田裡耕種,即便忍受奴役和剝削,也要堅強地活下去。活著似乎成了他們人生最重要的目標,即便借貸生存,也仍然要忍辱負重。農民要想出頭,就要花費三代以上人的努力,供養一個書生,讓書生去參加科舉考試。書生背負了家族的希望,寫文章的時候用字非常謹慎,不能違背皇帝的意願,不能背離官員的審美取向,也不能違背做文章的方式和方法。

書生考中以後,會成為體制內的官員,平時吟詩作賦,寫文章給上級官員,寫表給皇帝,達到了字斟句酌的程度。他們寫的文章有一定的水平,不像當代人寫文章用濫了詞語,甚至很多文章都像摻了水,擠幹了水分之後,就剩不下幾個字了。新文化運動時期,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未免有矯枉過正之嫌。白話文一直發展到現在,簡直蔚為大觀,複雜的語言系統里並非都包含了文言文的辭彙,而是有西方人的語言系統遺留。比起當代的白話文語言系統,古代文言文的語言系統要簡單得多。按理說,當代複雜的白話文語言系統應該能夠發揚光大,能夠被作家們借鑒,也能夠結構成偉大的作品。但作家們往往不爭氣,並不能完全掌握當代複雜的白話文語言系統,甚至他們根本不太懂語言系統,也不想做語言學家,只是用大白話來寫一寫小說,追求新鮮和刺激,追求與眾不同,卻最終弄得語言乾癟,讀之無味,也就引不起讀者的興趣了。雖然有一些作家形成自己成熟的語言風格,但這種語言風格一旦定型,就不容易發生改變,甚至會引起一些讀者的審美疲勞。作家需要懂得古代文言文語言系統,也需要懂得當代白話文語言系統,在寫作品的時候力求語言方面的創新,還要在內容、結構、情節、人物方面有一定的創新。

當代文學將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創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有了權力系統的規範,創新就不容易達到。因為作家必須要顧及權力系統的需求,顧及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口徑,而不能和權力系統背道而馳,以免寫了很多文章,一篇也發表不了。作家需要順應權力系統的要求,起碼要順應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口徑,要在這樣的範圍內實現創作的自由,就已經變得非常不自由,受到種種條條框框的約束,不僅歷史遺留問題不能說,而且很多人物和情節都不能寫,尤其是觸及歷史上的一些事情,寫出來就會被有些人審核,即便有所創新,也不能通過,說是意識形態方面的錯誤,就算是根本性的錯誤了。除此之外,作家也受到資本的影響,想要寫作賺錢,就要適應資本創設的文學市場,要滿足絕大多數讀者的喜好,卻往往失掉了自身的個性,失掉了作品的獨立性,也就變得非常庸俗了。很多網路文學作家只是追求作品的新奇,追求刺激人的感官,追求作品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繼續圈錢,卻往往忽略了自身思想的獨立性和作品的獨立性,當然也就沒什麼值得稱道的。即便是一些曾經寫出好作品的作家,也逐漸適應了資本的需要,寫出來的作品成為暢銷作品,賺錢很多,卻沒有偉大作品的特質,不能流傳下去,喧囂一陣就過去了。

古代文學以詩詞為正宗,當代文學以小說為正宗,逐漸淘汰了詩歌、報告文學、雜文。也就是說,小說是最能賺錢的文體,因為小說可以直接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甚至可以改變成網路遊戲,弄很多周邊文化產品,賺錢是很多的。能寫出偉大小說的作家並不多,甚至逐漸消失了。並不是作家創作力減退了,而是由於權力的限制,讓作家失去了創作的自由。由於資本的誘惑,作家不得不委身於市場,要以賺錢為目的,當然也就走向了形而下的追求,卻忽視了寫作形而上的架構。當寫作成為假話泛濫的技能,寫作就會迷失了方向,當代文學也會誤入歧途。很多作家只是喜歡虛構故事,卻不喜歡深入生活,不知道生活中的人到底是怎樣的,而是以自身的體會來虛構,怎麼說都遠離了生活,甚至很多作家弄的作品廢話連篇,卻沒有一句真話,當然也就不具備震撼人心的作用。即便讓小說中虛構的人物說幾句真話,也算是作家有社會擔當,會成為社會的良心,但往往事與願違,這樣的小說並不多見,這樣的作家幾乎沒有。人工智慧出現以後,寫作一部長篇小說也就幾分鐘的事,比人寫小說要厲害多了,但也僅限於速度和模式套用先進,卻在創新方面沒有太多的優點。

當代文學將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作家們堅信,人工智慧不能代替作家寫作。倘若人工智慧進一步完善,完全代替作家寫作,也不會產生當代文學偉大的作品。因為人工智慧也是靠人控制的,會受到權力和資本的操控,也會受到社會風俗的約束,會受到道德的限制,在諸多限制下形成一定的智能模型,用這樣的模型來套用小說,怎麼說都是千篇一律的,但作家也不能寫出偉大的作品,弄得當代文學失去了活力和創新性。當代文學最終會被權力脅迫,被資本綁架,走向庸俗化,甚至只是在自己的圈子裡自戀和自大,卻不會和世界文學接軌,也不會出現偉大的作家和作品。即便有人工智慧參與創作,也仍然會出現這種狀態。只有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當代文學才有可能走出庸俗化的魔咒,走向光明的未來。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雙春閏年掃墓禁忌是真講究還是老黃曆?2025清明祭掃全解析 - 天天要聞

雙春閏年掃墓禁忌是真講究還是老黃曆?2025清明祭掃全解析

「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這句民間俗語,讓不少朋友對即將到來的2025年清明節掃墓產生了顧慮。雙春閏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2025年的清明節,咱們到底能不能安心去掃墓呢?別急,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這個話題,給大家一個明明白白的答案。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 天天要聞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小易(化名)媽媽怎麼也沒想通:女兒只是跳了200個繩,做了30個仰卧起坐,後果竟如此嚴重。11歲的小易今年上小學四年級,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運動打卡。幾天前,在即將完成「每日任務」時,小易突然感覺小腹一陣陣劇痛,得知情況的母親起初並沒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 天天要聞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觀察到幼兒的行為,卻不了解其背後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經常容易根據成人思維推斷,給幼兒的行為簡單粗暴地貼上各種道德標籤:哭鬧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戀媽媽是軟弱……殊不知幼兒有獨特的大腦發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可能猶如驚濤駭浪。這一階段面對的人生挑戰遠比成人以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