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是《水滸傳》中最出彩的人物,不過即便施耐庵花費了十回來描寫他的經歷,卻也總讓人覺得缺了些什麼,是的,武松的故事缺了個「抱得美人歸」的結局,他這麼一位英雄漢,自然值得一位佳人相伴。
倒也不是說施耐庵沒給過武松機會,而是他主動放棄了這個機會,那玉蘭就差點與武松成了一對,可武松為何誓死不碰玉蘭?反而還在血濺鴛鴦樓時將玉蘭狠心殺死?

(武松、玉蘭劇照)
施耐庵如此安排,到底有何深意?或許當你讀懂了書中的一些細節,就能理解施耐庵的安排有多妙。
一、玉蘭之死
武松是個猛漢,但同時他也是個男人,即便後來的他自詡「行者」,他也從來都沒把自己當成一個出家人來看,他始終是個俗世之人,說白了,他也是有愛美之心的。
比如當初他回鄉見到那美麗的嫂嫂潘金蓮時,書中就有這麼一段描述:「武松看那婦人時,但見: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雲愁;臉如三月桃花,暗藏著風情月意。纖腰裊娜,拘束的燕懶鶯慵;檀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玉貌妖嬈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
這即是武松眼中的潘金蓮,貌若天仙,當然,他並未動情,只是注意到了潘金蓮的美而已,說明他也是正常男人。
他對潘金蓮表現得十分克制,是因為那是他嫂嫂,正如他自己所言,他可不是那種「敗壞風俗沒人倫的豬狗」,不會對嫂嫂有任何非分之想,而玉蘭不同,這女子不僅生得美,而且還是張都監賜給他的,他理應要收下這女子才是。

(玉蘭、武松劇照)
關於玉蘭,書中是這麼寫的:「那玉蘭生得如何?但見:臉如蓮萼,唇似櫻桃。兩彎眉畫遠山青,一對眼明秋水潤。纖腰裊娜,綠羅裙掩映金蓮;素體馨香,絳紗袖輕籠玉筍。鳳釵斜插籠雲髻,象板高擎立玳筵。」
可以說她絲毫不輸潘金蓮,甚至還少了潘金蓮的那種風塵之感,當是娶來當妻子的絕佳人選。
可武松後來殺害張都監一家時,為何就連玉蘭也沒放過?書中可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玉蘭也知曉張都監的計劃,從表面來看,她一個下人,也不可能參與主子的計劃,她是無辜的。
武松何至於如此狠心?
二、為人正派的武松
其實原來的武松不是這樣一個狠心之人,早年間的他固然也為人十分莽撞,但不至於冷血。
順著原著劇情讀下來,你就會發現武松這個角色前後的變化極大。
後來血濺鴛鴦樓時,他殺得張都監一家一人不剩,照理說,此時的他應該會有些許負罪感才是,但事實是他格外冷靜,彷彿就是幹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一般。
書中只道:「武松左腳早起,翻筋斗踢一腳,按住也割下頭。轉身來,把張都監也割了頭。見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鍾子,一飲而盡,連吃了三四鍾,便去死屍身上割下一片衣襟來,蘸著血,去白粉壁上寫下八字道:『殺人者,打虎武松也!』」
當真是狠,可一開始的武松哪裡是這樣的?
可還記得他當初為何在柴進府上避難?

(武松、潘金蓮劇照)
他自己是這麼說的:「小弟在清河縣,因酒後醉了,與本處機密相爭,一時間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廝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徑地逃來,投奔大官人處躲災避難,今已一年有餘。後來打聽得那廝卻不曾死,救得活了。」
你看,還是那句話,武松雖然向來莽撞,但曾經的他還是非常怕事的,打了人就逃去外地避難,後來怎會變得那般冷血?
答案或許很簡單,就因為一個女人的出現,顛覆了他的世界觀,那是一個比潘金蓮都更風流無恥的女人。
筆者所指即是那王婆。
三、武松的殺心
關於「武松回鄉」的這段劇情,多數人印象里最可惡的人無疑就是他那風流惡毒的嫂嫂潘金蓮。
不可否認,潘金蓮作為武大郎的妻子,不僅背著武大郎與清河縣的那些浪蕩子弟勾搭在一起,甚至在武大郎搬離清河縣之後,還要撩撥西門慶,當真是油鹽不進,不知悔改。

(武松、張都監劇照)
但如果事情只發展到這一步,她還罪不至死,更可恨的地方在於她居然對武大郎動了殺心,她最終是喂武大郎喝下毒藥,繼而用被褥將武大郎活活捂死,這心腸當真是歹毒至極,武松殺她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話說回來,潘金蓮尚且還有一些可憐之處,書中說了,她是被那清河縣的大戶白送給武大郎的,只因那大戶對她圖謀不軌,她不從,從這裡不難看出,最初的潘金蓮甚至有幾分「烈女」的意思,只是後來落入武大郎手中,那傢伙又不願休妻,她才自暴自棄,做出殺夫之舉。
不過在此過程中,還有一個關鍵人物,即王婆。
潘金蓮後來做的那些狠心的決定,其實都是王婆一手促成的,潘金蓮恨武大郎,她殺夫尚且有理由,王婆與武大郎無冤無仇,她卻要唆使潘金蓮做出謀害親夫之舉,而且從她為潘金蓮、西門慶牽線搭橋的做法來看,她可沒少幹這種事,足見她骨子裡就是個風流卑鄙之人,她才是徹頭徹尾的惡人。

(王婆、潘金蓮劇照)
也正因為她的所作所為,才導致了潘金蓮殺夫,繼而讓武松做出殺嫂之舉。
可以說武松之所以變得狠心,就是因為王婆這傢伙,真正第一個讓武松犯下「殺戒」的人,就是這可惡的王婆。
而王婆對於武松的影響絕不僅僅只是害了潘金蓮、武大郎一家,更是讓武松變得不再信任女人,所以即便玉蘭未必參與了張都監的計劃,武松也沒法相信她,於是他血濺鴛鴦樓時,也把玉蘭一併殺死。
如果沒有王婆這事,或許武松真的會帶玉蘭遠走高飛吧,可惜這世上沒有那麼多「如果」,只嘆造化弄人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