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老師遇見好孩子!黃蓓佳全新力作《上鋪的兄弟》展現「好的教育」如何讓孩子「發光」

2025年03月17日17:52:03 育兒 1344

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漫天禮花拉開了新的帷幕,帶著美好的憧憬,凌雲實驗學校在北京郊區宣告成立。這所充滿了教育實驗色彩和理想主義光輝的學校,迎來了第一批學生:擅長運動的石磊、愛好文學的鄒亮、具有超強空間思維能力的張小木、過目不忘的那月……在這裡,孩子們收穫了知識、尊嚴和純真質樸的友情……

當好老師遇見好孩子!黃蓓佳全新力作《上鋪的兄弟》展現「好的教育」如何讓孩子「發光」 - 天天要聞

近日,著名作家黃蓓佳全新長篇《上鋪的兄弟》由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作品展現了我國教育工作者的赤誠之心和眼界胸懷,細緻刻畫了一眾出身貧寒卻堅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的少年形象,引發關注。

當好老師遇見好孩子!黃蓓佳全新力作《上鋪的兄弟》展現「好的教育」如何讓孩子「發光」 - 天天要聞

黃蓓佳,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1984年成為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主要兒童文學作品有「黃蓓佳傾情小說系列」「『5個8歲』系列長篇小說」「中國童話美繪書系」等。兒童文學代表作有《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親親我的媽媽》《你是我的寶貝》《艾晚的水仙球》《余寶的世界》《童眸》《野蜂飛舞》等,另有科幻小說《黎明動物園》《極地穿梭》。作品曾榮獲「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等。

當好老師遇見好孩子!黃蓓佳全新力作《上鋪的兄弟》展現「好的教育」如何讓孩子「發光」 - 天天要聞

《上鋪的兄弟》是黃蓓佳繼《叫一聲老師》之後,又一部探討兒童教育的長篇小說。作家創造性地描繪了一所以人文主義和通識教育為基礎的、具有實驗性質的學校,講述了一群心懷教育理想的老師所做的寶貴探索與實踐,展現了「好的教育」如何調動兒童的內驅力,讓每個孩子都變成獨一無二的發光體。

作品塑造了石磊、鄒亮、那月、李雯、張小木等一眾貧寒子弟的形象,刻畫了兒童身上不被限制、不被定義的生命力和靈魂力。

作品深入到困境、喜悅、約束、堅韌、衝突、妥協等鮮活的生活肌理,把孩子們心靈深處向上、向善的力量描繪得真切感人。

小說充滿質感和煙火氣的情節,也倒映出教育的底層邏輯,強調了兒童成長中「集體」與「個體」的合力作用,指明了學校教育的雙重目標:既要營造共同進步的集體氛圍,又要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因材施教,體現了作家對兒童成長的持續關注和對教育問題的深刻思考。

(出版社供圖)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湖南衛視、芒果TV推出的代際溝通節目《是女兒是媽媽2》將於5月11日上線。黃聖依和鄧傳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陳夢和逄敏、程瀟和梁愛群四對性格迥異的母女,攜手踏上一場只屬於母女的率性「出走」,她們在過程....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著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著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 天天要聞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大家好,我是辣媽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有,有時候,我們隨口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強大的種子,讓他們的內心越來越堅韌。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這兩句話,就是這樣的魔力源泉。 「我相信你可以」這句簡單的話語,卻蘊含著無盡的鼓勵和信任。信任不是廉價的誇讚,而是對孩子潛能的「莊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