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的小宇原本是個活潑開朗、聰明伶俐的孩子,在學校和老師同學也相處融洽,可就是去年暑假的時候,小宇因為一件看似平常的事兒,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去年暑假,小宇和幾個小夥伴在小區躲迷藏的時候,不知道從哪裡突然竄出來一隻沒有栓繩的大狗突然把他撲倒,雖然當時並沒有咬他,可是也把小宇嚇的臉色蒼白,連哭都忘記哭了。
回去當晚孩子就發起了高燒,後面就算燒退了,晚上入睡的時候也總是哭鬧,還老是驚醒哭個不停,白天在學校也是不停的眨眼,聳肩,清嗓子,有好幾次和小夥伴玩的時候,還發出怪叫,孩子奶奶還以為是上次被嚇到丟了魂兒,找了幾次神婆。父母也急得不行,輾轉多家醫院,最終被確診為抽動症。
其實,像小宇這樣因為受到驚嚇而引發抽動症的情況並不少見,在臨床上,我診治的不少抽動症患兒都是因為驚嚇才出現癥狀的。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格外注意以下幾件事,儘可能避免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
1、避免過度驚嚇:孩子的神經系統尚在發育中,對突如其來的刺激尤為敏感。家長應盡量避免讓孩子經歷過度的驚嚇或恐懼,如觀看恐怖電影、參與過於刺激的遊樂項目等。
2、創造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孩子最容易患上抽動症,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一個充滿愛、理解和支持的家庭環境能有效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減少抽動症等心理相關疾病的發生。
3、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家長應細心觀察孩子的情緒狀態,及時發現並疏導負面情緒。當孩子遇到挫折或恐懼時,給予耐心的傾聽和適當的引導,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應對策略。
4、合理安排學習與休息:過度的學習和壓力也是抽動症發生的潛在因素之一。家長應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鼓勵他們參與體育鍛煉和興趣愛好,以平衡身心,減輕壓力。
5、不要過度提醒或批評孩子的癥狀:當孩子出現抽動癥狀時,家長不要過度提醒或批評,比如反覆說「別眨眼睛」「別聳肩」等。這樣反而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導致癥狀更加嚴重。應該以平和的態度對待,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
6、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規律的作息:睡眠不足和作息不規律會加重抽動癥狀。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確保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睡前避免讓孩子玩手機或看電子屏幕,可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講故事幫助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