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龍桿」撐起豐收願景

2025年02月01日22:50:13 育兒 6186

倒香爐、轉幺幺、登鴨、耍流星……在靜海區台頭鎮大六分村,登桿聖會的會員們,正緊鑼密鼓地展開訓練,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增添別樣色彩。

三百年「龍桿」撐起豐收願景 - 天天要聞

大六分村登桿聖會會長楊文祥擦拭著傳承近300年的「龍桿」。

三百年「龍桿」撐起豐收願景 - 天天要聞

2024年元宵節,大六分村登桿聖會的表演吸引眾多遊客駐足觀看。

三百年「龍桿」撐起豐收願景 - 天天要聞

孩子們雙手滿是老繭。

三百年「龍桿」撐起豐收願景 - 天天要聞

春節前夕,大六分村的孩子們利用寒假練習登桿技藝。

三百年「龍桿」撐起豐收願景 - 天天要聞

單側牙咬繩索,吊起百餘斤的自身重量,這只是最基本的訓練。

登桿技藝由來已久,相傳興起於西漢時期的「獼猴緣桿」,指的是人們像獼猴一樣赤腳往杆子上爬,向上天求雨,祈求美好生活的一項活動,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傳到靜海,並成為盛極一時的群眾性體育活動,至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而現在登桿所用到的「龍桿」自1743年起至今一直使用,原長8米多,共18節,象徵108節龍骨,桿信是一根長1.4米的鐵棍,與桿垂直,桿頂部有一個桿圈,面積約15平方厘米,演員就在桿信和桿圈上表演。在大六分村幾乎全村的男人都會表演,經過代代相傳,逐漸演變成一項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每到重要節慶,登桿表演便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都是登桿聖會出會的重要日子,村裡的小夥子們赤腳登上那根傳承近300年的「龍桿」,表演各種高難度動作,以此期盼新年豐收,為新春佳節助興。而春節前夕,也是村裡老師傅們帶領年輕一代訓練的關鍵時刻,從最基礎的攀爬姿勢,到如何在桿上保持平衡,再到各種高難度動作要領,一一耐心指導。年輕人則全心投入,儘管天氣寒冷,但大家的熱情絲毫不減,一次次嘗試,一次次改進,眼神中滿是對這門古老技藝的敬畏與熱情。

在傳承過程中,登桿聖會也曾遭遇過「斷檔」,最初的108式登桿動作有些也已經失傳。面對這些困境,一代代的桿會人都不曾放棄。他們從老一輩會員口中復原動作、創新招式、以老帶新,就這樣把傳承下來的「龍桿」撐起來。正是靠著一代一代桿會人的堅守以及整個大六分村人的信念,已被納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登桿聖會傳統技藝才能傳承下來,讓每個新年過得更加有滋有味。

(記者 潘立峰 通訊員 王震 陳澤宇 攝影報道)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屬實!17歲女孩為50歲男子代孕生下雙胞胎! - 天天要聞

屬實!17歲女孩為50歲男子代孕生下雙胞胎!

3月24日,知名打拐志願者上官正義發微博稱,一名17歲的未成年女孩成為代孕媽媽,於今年2月在中山小欖鎮產下雙胞胎。此前報道:曝17歲女孩為50歲男子代孕生下雙胞胎!廣州市衛健委回應3月25日,央廣網記者從中山市相關部門權威人士處獲悉,當地衛健部門已對相關情況進行初步核查,產子一事屬實,有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綜合|...
下屬不服管教?三招破局重塑權威! - 天天要聞

下屬不服管教?三招破局重塑權威!

在職場叢林中,遭遇下屬"不服管"的困境,幾乎是管理者必經的淬火試煉。2023年領英調研顯示,68%的中層管理者曾因團隊執行力問題夜不能寐,而其中"下屬挑戰權威"高居誘因榜首。這絕非簡單的權力博弈,而....
孩子哄著哄著就優秀了,這些話一定要經常說 - 天天要聞

孩子哄著哄著就優秀了,這些話一定要經常說

嗨,大家好呀!我是浩源媽媽你有沒有發現,有些孩子總能把"我不會"變成"我來試試",而有些孩子遇到小事就往後退縮?​​哈佛大學20年追蹤研究揭示:孩子成長的分水嶺,往往藏在父母日常的"語言魔方"里。那些被科學驗證的成長型語言,就像神奇的種子,
別亂吃!別亂吃!最近不少家長要給孩子買!醫生:隨意服用後果嚴重 - 天天要聞

別亂吃!別亂吃!最近不少家長要給孩子買!醫生:隨意服用後果嚴重

「黃醫生,孩子快中考了,學習的時候注意力還是不集中。聽說現在有一種『聰明葯』,吃了後注意力就集中了,給我開一瓶吧!」寧海縣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科長黃敏輝說,最近一周有4名中高考孩子的家長前來詢問「聰明葯」。黃敏輝提醒,這種所謂的「聰明葯」,並非如家長們想像的那般神奇,反而可能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
航天工作者的婚姻之困:奉獻背後的情感天平失衡 - 天天要聞

航天工作者的婚姻之困:奉獻背後的情感天平失衡

一位航天集團職工的分享,撕開了職業奉獻與家庭經營間的矛盾缺口。他為航天事業常年駐守發射場,卻三次被妻子以「喪偶式育兒」為由提離婚,家庭關係陷入僵局。 從男方看,他自覺為家庭經濟付出,工資全交、長輩幫襯帶娃,妻子卻「不知足」。
二月十三火神節,三吃三忌有講究,古今智慧巧融合 - 天天要聞

二月十三火神節,三吃三忌有講究,古今智慧巧融合

親愛的寶子們!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三日,也是民間信仰中 "洪聖大王" 祝融的誕辰日。這個傳承千年的 "火神節",不僅承載著先民對自然力量的敬畏,更蘊含著一套完整的飲食文化體系。通過 "吃三樣,忌三樣" 的傳統習俗,我們既能體驗舌尖上的文化密碼,又能在科學視角下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