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真快,轉眼之間,就來到了農曆的十月十五,這天是啥日子呢?老人說「十月望,吃三樣」,3樣指啥?咋吃?
都說民以食為天,這話是一點不假,我們可以回過頭看看,中國的哪些傳統節日,幾乎每一個都離不開吃,而十月十五,同樣也有很多的應景食物,人們希望吃上這些,可以帶來福壽安康,在接下來的生日當中,安康如意,平平安安。
十月十五到底是啥日子?
最被人提及的,肯定是下元節,雖然這個節日已經沒落,可是在古代,地位還是相當之高的,人們認為這天乃是水官解厄之辰,人們會在這一天舉行祭祀的儀式,從而尋求庇佑。
同時這天還是十月的望日,也是一年當中最後一個月亮節,一提到月亮的話,立馬就會讓人想起祭祀的儀式,而望日,在古代同樣,有著望日不出門的一個說法。
所以十月十五,它是望日,也是一年當中最後的一個月亮節,同時還是水官解厄誕辰之日,在這樣的日子當中,要吃些什麼呢?
老人說「十月望,吃三樣」,3樣指啥?咋吃?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十月的望日,提醒人們要吃3樣傳統的食物,這也算比較應景的做法,那麼3樣分別指的是什麼?要怎麼吃可不能大意。
第一樣:小糰子
這個小糰子,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年?它其實有點像湯圓,不過裡面的餡料不一樣,一般小糰子裡面包的素菜餡,然後經過蒸制,熟透之後就可以直接開吃了。
做法:用今年的新糯米,磨成糯米粉,然後加入適量的溫水,把它和勻,製作成麵糰狀,接著準備一點餡料,我們可以選擇白菜餡,或者是其它的素餡,包起來,最後放入到蒸籠中,把它蒸熟透,就可以吃了。
第二樣:豆泥骨朵
這個豆泥骨朵,聽著可能有些陌生,但是把它換個名字,大家就明白了,那就是豆沙包子,只不過這個豆泥,需要用到紅小豆,把它製作成豆泥,然後製作而成。
做法:準備好麵粉還有紅豆沙,以及酵母還有白糖,把麵粉和白糖混合在一起,酵母溶於水中,放入到麵粉還有白糖的混合物中,揉搓成麵糰狀,醒5分鐘左右,提前準備好豆泥,接著把麵糰分成均勻的小份,包入豆泥,讓其發酵25分鐘,最後隔水蒸熟,就可以開吃了。
第三樣:麻腐包子
在河西大部分地區,十月十五這天,還會吃一種美食,那就是麻腐包子,把這個製作好之後,用來祭祀,祭祀完之後,就可以分給孩子們吃了。
做法:準備好麵粉,放入發酵粉,加入溫水和面,和好之後蒙上保鮮膜,然後進行發酵,取適量土豆,把它煮熟透,接著把麻子壓碎放入適量的水拌勻,在進行過濾,把壓爛的土豆混合在一起,炒好,然後把製作好的餡料,包在面當中,最後把它煮熟即可。
十月十五到了,你們當地有哪些特色美食,可以吃呢?這天是下元節,還是望日、同時還是月亮節,它象徵的是團圓,所以這些食物,多半也是圓圓的,象徵這我們的生活,圓圓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