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你好,我是一個全職寶媽,孩子今年4歲多,感覺不怎麼活潑愛動。
平時也不怎麼愛和小朋友玩,我很害怕孩子患上什麼自閉症之類的,但是又不知道要怎麼去引導他。
孩子爸也總是借口忙,老是不著家,對孩子管得也少。
為了這個事,我們也總是三天兩頭吵架,關係比較緊張。
孩子每次聽見我跟他爸吵,都會乖乖的迴避,躲起來,說實話,他才4歲,我真的很心疼他呀。
超媽,你說,我們夫妻總是避免不了爭吵,會對孩子不好嗎?會有哪些不好的影響嗎?
如果有,我要跟孩子他爸攤牌,盡量減少對孩子的傷害,畢竟,他還是個孩子.......
答
感謝你的信任,相信有不少父母也有你一樣的疑惑與困擾。
對於父母吵架,會不會對孩子產生影響,答案是肯定的。
而且孩子越小,所產生的影響會越大。
例如:
無安全感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其接觸外在世界的主要渠道,所以一旦父母出現問題,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懷疑自己,認為自己做錯了事情,導致父母不開心。
因此,孩子便會產生負罪感,甚至會自責,這也就是你所描述的那樣,孩子會躲起來,逃避這樣的場合。
這其實是孩子內心沒有安全感的體現。
安全感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有多重要?
安全感關係著孩子一生的幸福,一個有安全感的人,會發出溫煦的光芒,既溫暖自己,又照亮他人。
一個孩子只有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才能夠開心、自由的健康成長。
孩子安全感缺失,一生也很難彌補回來。
蒙台梭利博士曾說,「成人的幸福與兒童時期過的那種生活緊密相連。
所以,經常爭吵的父母,很難養出內心有安全感的孩子,註定會影響孩子今後的幸福。
影響孩子的性格
經常吵架的父母,對孩子最直接的影響是會導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
經常生活在父母長期吵架的緊張家庭氛圍里,孩子極易形成自卑、敏感的性格。
同時,因為經常目睹父母吵架的場景,孩子性格上更容易帶有暴力傾向,容易變得暴躁易怒。
這些都是孩子從父母身上習得的處理問題的方式。
孩子今後與另一半相處,也更容易因為小事,而模仿父母爭吵,這對於今後孩子的感情生活會有嚴重的影響。
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夫妻之間即便有矛盾,有摩擦,也要盡量避開孩子,不要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讓孩子社交恐懼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如果在孩子的童年時光里,父母經常爆發爭吵,那麼對孩子來說,是不幸的。
有兒童研究所曾對3000多名學齡兒童進行心理調研,其中有一個問題是:
「爸爸媽媽的什麼行為令你感到害怕?」
回答最多的是:「害怕爸爸媽媽生氣、吵架」
其中有一位孩子說:爸爸媽媽吵架可凶了,我嚇得像只老鼠,心裡撲通通的跳,不敢吃飯,也睡不了覺....
你看,父母吵架,給孩子帶來的恐懼,難以言表。
這樣的恐懼會嚴重影響孩子今後的社交能力,讓孩子對社交抱有恐懼心理,尤其是對另一半的選擇上,更多時候會抱有敵意。
因為從小目睹了父母的吵鬧,所以很難相信人與人之間感情的真實性。
這種對關係持懷疑的態度,會直接阻礙孩子今後的社交,影響其社交能力,以及社交關係。
提醒:
夫妻關係出現裂痕,盡量選擇溫和的方式解決問題,如好好溝通、協商等。
如實在無法避免爭吵,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著想,也請盡量避開孩子,不要讓孩子成為父母爭吵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