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大喜之夜,新郎發現屋裡多了一個女人,去找老道長,老道長一番話讓他死裡逃生,引出一段神奇故事。客官不要急,故事得從頭講起。
唐德宗貞元年間,有一個名叫鄔高登的書生,貌似潘安,風流倜儻。他一心想找一個美如天仙的才女,經過千百次的挑選,他和私塾先生的女兒定下了婚約。
女子閨名滿月,從小跟著父親識文斷字,擅長琴棋書畫,是遠近聞名的才女,相貌也是一等一的出眾,大家都把她比作曹魏時期的蔡文姬。

鄔高登見過滿月幾次,彼此都非常中意。兩年後,雙方家長相商,打算在八月初八完婚,雙方都在為婚事做準備。
這一天,鄔高登去縣城訪友,也是湊巧,走在小巷子里,忽然一名女子急匆匆地出來,與鄔高登撞個滿懷。女子羞紅了臉,趕緊道歉。原來她的父親病了,兄長恰好不在家,她出去請醫者,因為太過焦急,不小心撞了人。
鄔高登不由得驚呆了,因為女子貌美如花,正符合他的擇偶標準。看著女子遠去的背影,他發獃了好一會兒才離去。
到了好友家裡,他詢問女子的家世。好友笑著說:「仁兄好眼力,此女姓林,出身書香門第,頗有才名,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尤其擅長寫詩,到處流傳,我這裡還收集了兩首她寫的詩。」說罷,令書童拿出詩文,鄔高登一讀,果然不同凡響,頓時生出傾慕之心。
晚上,鄔高登失眠了,他的腦海里全都是林氏的姣好面容,滿月雖然美麗,卻不是他心中伴侶的形象,而林氏才是他的夢中情人。思來想去,他決定撕毀婚約,另聘林氏。

鄔家父母寵愛兒子,自然依了鄔高登之言,退了滿月的婚約,到林家下聘。因為鄔家是名門望族,林家同意了婚事。
第二年春上,鄔家選了一個好日子,鄔高登娶回了林氏。洞房花燭夜,鄔高登正要和林氏親熱,忽然發現了一個人影站在床邊,他抬頭一看,竟然是滿月,正冷冷地盯著他,嘴角浮現出一絲怪異的淺笑。
鄔高登嚇得啊了一聲,自從他退婚後,滿月覺得羞恥,氣憤不過尋了短見,如今站在床邊,怎麼不令人吃驚呢?
林氏詢問鄔高登怎麼啦?鄔高登指著滿月,驚慌地說:「鬼,有鬼!」林氏看過去,卻什麼也沒有。她柔聲安慰了鄔高登一回,鄔高登收回心神,和林氏親熱,卻發現身下的不是林氏,而是滿月。
鄔高登嚇得猛地坐起來,林氏也坐了起來,柔聲詢問到底怎麼啦?可是,鄔高登分明看見的是滿月,根本就不是林氏,他只好放棄親熱,睡在另一頭。可是,他感覺到身邊有人,一側臉,看見滿月躺在身邊。鄔高登嚇得坐了起來,再也沒有睡意了,坐等天亮。

天亮後,鄔高登也不向父母說明,騎著馬來到了道觀里,拜見老道長。老道長聞言,手指在袖中掐算了一回,點點頭說:「你要在棺材裡躺滿七天,才能躲過災禍。」
原來,滿月心中充滿怨恨,不但要來破壞鄔高登的新婚之夜,而且要索走鄔高登的性命。鄔高登只有躲在棺材裡,滿月尋找不到,自會離去,與此同時,鄔家要做七天的法事,超度滿月的亡魂,化解恩怨。
鄔高登哭喪著臉,才新婚第二天,家裡就要做法事,而且他要躺進棺材裡,這多麼地堵心啊。但是,為了活命,他又不得不如此。
他把老道長請到家裡,開設法壇做法事,又買來一口棺材,躺了進去。老道長吩咐虛掩棺材蓋,在棺材蓋上綁上一根紅色的綢緞,吃飯時,就移開棺材蓋,讓林氏喂飯。需要如廁時,鄔高登手持符紙如廁,方便完,馬上要回到棺材裡躺下。
在這七天里,鄔高登終於能靜下心來,想了許多事情。他覺得自己確實對不住滿月,真心後悔起來。

七天後,鄔高登從棺材裡出來,法壇也撤掉了。當晚,他才和林氏圓了房,沒有怪異現象發生。過了一段時間,鄔高登買來祭品,到滿月的墳上祭奠了一番。
第二年,林氏懷了身孕,分娩之時,鄔高登夢見滿月走進了產房。過了不久,林氏生下了一個女兒,女兒脾氣怪異,一不高興,就抽打著鄔高登的臉,鄔高登心知肚明,她是滿月投胎轉世的,總是笑眯眯地挨著打,也不惱火。
世上最可恨的,就是負心漢了,做人要用情專一,千萬不可辜負愛人的心。本故事採用了荒誕的筆法,在於借事喻理,勸喻世人,與封建迷信無關。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