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本質上都是想要讓孩子更聰明、更優秀、更強壯、更具有才華的。
相信沒有任何一名家長是為了「迫害」孩子,而給孩子報興趣班的。
但有時候,家長給孩子選了不對興趣班,真的可能會害了孩子。
4歲女童下身癱瘓,只因一個興趣班
小晴是個可愛的女孩子,4歲的她非常聰明,並且很有禮貌,非常受幼兒園老師以及家長、鄰居們的喜歡。
小晴的爸爸媽媽也是比較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有一個好身體,為了鍛煉孩子的意志,為了塑化孩子的形體,在徵得孩子同意之後,就給孩子報了一個舞蹈班。
小晴打小就喜歡跳舞,家長的選擇也算是隨了小晴的心愿,小晴非常的開心。
第一天,小晴高高興興的上課去,當媽媽來接小晴的時候,小晴看起來很累,但是很開心。
第二天,小晴又高高興興的上課去,但是放學的時候,媽媽看到小晴不但很累,並且不是很高興,小晴表示:「練動作很痛」。
第三天,小晴去上課的時候不是那麼開心了,但是也不是那麼抵觸。
但是,去了一段時間之後,小晴便開始不願意去了,感覺興趣班的那些動作,自己都做不好,但是老師非得讓做,而強行做的話,小晴一直很痛苦。
媽媽覺得應該鍛煉一下孩子的耐心,於是還是勸說孩子繼續上課,孩子也比較聽話。
不過,小晴又一次去上課的時候,媽媽卻在課間接到了老師的電話,讓小晴媽媽快點去某某醫院,說小晴受傷了。
媽媽一聽孩子受傷了,立馬便趕去了醫院,結果到了的時候,就聽到了噩耗:「孩子可能癱瘓了。」
原來,當天孩子去舞蹈班的時候,老師要求進行「下腰」練習,但是小晴卻總是下不去,後來不知道怎麼下去之後,瞬間就感覺身體不適,走路的時候也有點踉蹌。
但是,當時因為班裡面的學生較多,老師並沒有注意。
不一會兒,小晴就感覺不對勁,自己的雙腿再也使不出力氣。
但是,這時候老師還沒有發現小晴的異常,直到老師讓學員們集合的時候,才發現小晴在地上癱坐不起。
而當時老師並不覺得小晴是受傷了,只覺得小晴是練累了想要休息。
於是,一名舞蹈老師就呵斥小晴起來集合,但是小晴表示自己動不了,這時候老師才察覺異常,趕忙查看小晴的情況。
結果發現,小晴的雙腿沒了知覺,便立馬暫停上課,和其他的老師一起將小晴送到了醫院。
後經檢查,小晴的脊柱受傷,下半身發生癱瘓,而這很可能會讓小晴一輩子都站不起來。
當然,還有很小的幾率,小晴可以通過康復訓練逐漸的站起來,但想要回到正常狀態,很難。
知道了具體的情況,小晴的媽媽差點就昏厥過去。當初想著為了孩子好,才給孩子報的興趣班,結果卻害了孩子。
如果當初孩子不想繼續去興趣班的時候,自己同意了孩子的意見,也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如果孩子喊痛、喊累的時候,自己沒有堅持,也不會有這樣的事情。
如果自己留意到孩子說老師「強行做動作」的行為時,就和老師溝通,就告訴孩子不要強行做,也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可惜,現實中沒有如果,小晴媽媽只能夠接受了這個噩耗。
不過,之後經過醫生的治療,加上小晴也十分懂事,所以恢復得還是很理想的。
同時,小晴也非常的堅強,在進行康復治療的時候哪怕是痛的流眼淚,也絕對不氣餒,堅持康復訓練,心裡一直保持著「我要站起來,我要自己走」的信念,最終雙腿的知覺也在快速恢復。
據悉,在剛出事的時候,小晴下肢根本沒有任何的知覺。
但是幾年之後,小晴已經能夠獨自站立,並且可以進行短暫的行走了,雖說走起路來有點顫顫巍巍,但是這代表著孩子在不斷恢復,有朝一日,小晴必定會恢復如初。
小晴是幸運的,在康復訓練之後開始好轉,但有些人卻終身落下了癱瘓:
某5歲女童練舞蹈作業時脖子以下癱瘓,一年半治療費用150萬,但孩子仍舊沒有絲毫好轉。
某8歲女童練習舞蹈動作「下腰」之後下肢癱瘓,醫生表示很難治好。
某9歲孩子練習五年舞蹈,被發現半月板撕裂。
……
而他們之所以成為這樣,其實就是因為一個原因:報了與年齡不符的興趣班。
興趣班不是你想報就能報
如果孩子不到年齡,報這些興趣班只會傷害孩子的身體
①舞蹈班,不建議5歲以下兒童參與啟蒙舞蹈。當然,不同的舞蹈學習要求的年齡也不同。
比如專業舞蹈學習的年齡不能低於10歲,因為舞蹈對於孩子的肌肉、骨骼、脊椎強度等要求較高,不到年齡很可能發生危險。
②書法班,你以為書法班就是寫寫字,其實不然,書法班對於孩子的指關節、手部肌肉等要求較高,過早學習可能會影響手部發育,導致手指畸形等問題。
所以一般需要到6歲以後才能參與。
③武術班,武術對於孩子的身體強度、意志力都有要求,孩子年齡太小的話,無論是骨骼還是肌肉,亦或是平衡能力或者感官敏感性都達不到要求,盲目參與可能會損傷身體,建議6歲以上再接觸。
結語
家長們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不僅需要考慮孩子的意願,還需要幫助孩子把關,認真地審視興趣班的性質、內容等,避免讓孩子參與一些不符合孩子年齡段的興趣班,讓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傷害。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