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參照效應:如果沒有記憶,那還有自我嗎?

2023年09月15日13:33:13 育兒 7934

自我參照效應

指記憶材料與自我相聯繫時的記憶效果優於其它編碼條件的現象。如在接觸新東西的時候,如果它與我們自身有密切關係的話,學習的時候就有動力,而且不容易忘記。 [由美國心理學家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和Kuiper等人於1977年提出。

記憶的自我參照效應的研究範式主要有經典範式、自傳體提取範式和R/K範式。記憶的自我參照效應存在多種理論解釋,最主要有:精細加工說、組織加工說及雙過程說。影響記憶的自我參照效應的因素主要有:參照他人的親密程度、回憶方式、個體差異、刺激材料的性質。

自我參照效應:如果沒有記憶,那還有自我嗎? - 天天要聞

洛克和休謨認為記憶為我們的個人特徵提供非常重要的基礎。詹姆斯(1890)進一步指出,我們的特徵取決於我們的記憶得成為我們自己的能力;James Mill (1982)更是概括出:自我現象和記憶現象僅僅是同一事實的兩個方面。

自我一直是較難操縱的問題,因為記憶與自我之間的微妙關係,使其兩者之間較難分離,這也成為自我研究精細之處和難點所在。直到Rogers(1977)發現自我參照效應,使其成為研究記憶、自我與文化的紐帶,而且對自我參照效應的行為實驗和腦認知成像的認知科學的研究,都為探討自我在大腦中如何定位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

自我參照效應:如果沒有記憶,那還有自我嗎? - 天天要聞

美國格言說「叫得響的輪子得到潤滑油」,而中國格言卻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家公司,為提高員工的生產效率,要求員工上班前對著鏡子說100次「我真漂亮」,而在日本人開的超市,員工每天早晨都要相互握手並對對方說「你真漂亮」。這些差異反映了東西方對個人的基本看法的差異。東方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其自我概念具有互倚性(interdependent)的特徵,強調保持自我與他人的相互依存關係,自我的圖式涵蓋了母親等較為親近的熟人;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其自我概念具有獨立性(independent)的特徵,強調維持自我的完整性和排他性。

自我參照效應:如果沒有記憶,那還有自我嗎? - 天天要聞

案例1:

美國歷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安德魯·傑克遜,曾經於1837年出任美國總統。在他妻子死後,傑克遜對自己的健康狀況變得非常地擔憂,家中已經有好幾個人死於癱瘓性中風,傑克遜因此認定他必會死於同樣的癥狀,所以他一直在這種陰影下極度恐慌地生活著。

一天,他正在朋友家與一位年輕的小姐下棋。突然傑克遜的手垂了下來,整個人看上去非常地虛弱,臉色發白,呼吸沉重,他的朋友走到他身邊。

「最後還是來了,」傑克遜乏力地說,「我得了中風,我的整個右側癱瘓了。」

「你是怎麼知道的呢?」朋友問。

「因為,剛才我在右腿上捏了幾次,但是一點感覺也沒有。」傑克遜答道。

這時,和傑克遜下棋的那位姑娘說道:「可是,先生,你剛才捏到的是我的腿啊!」

不要以為這種錯誤的恐慌只會出現一位垂垂老去的人身上,實際上它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存在,只不過表現的形式與程度不同而已。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每個人都會受到一種「記憶的自我參照效應」的影響。所謂「記憶的自我參照效應」,就是指我們在接觸到與自己有關的信息或者事情時,最不可能忽視或者出現遺忘,總是先想到自己。

自我參照效應:如果沒有記憶,那還有自我嗎? - 天天要聞

案例2:嘟嘟最近在學習設計,在圖書館偶然看到一本不錯的設計教程時,愛不釋手,花兩天時間就學完了,對其中的要點記憶猶新。

摘自獨立學者,作家,藝術家靈遁者書籍《探索生命》。

《探索生命》為靈遁者科普四部曲之一,其他三本為《變化》,《見微知著》,《重構世界》。為靈遁者必讀書籍。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基層醫療機構開辦普惠托育園啦!全市首批兩家,均在昌平 - 天天要聞

基層醫療機構開辦普惠托育園啦!全市首批兩家,均在昌平

5月6日北京市首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辦的普惠托育園和科學育兒指導驛站分別在昌平沙河、北七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運行兩園共可提供超過100個普惠托位將以「醫育結合」為特色為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提供全面、科學、優質的健康管理和普惠托育服務沙河鎮愛
家裡那點事兒(2025—125)以後節省點兒吧,又沒人養你了 - 天天要聞

家裡那點事兒(2025—125)以後節省點兒吧,又沒人養你了

星期四聲明:本文為半分雨今日頭條原創首 發,禁止抄襲搬運。感謝您點贊,評論,轉發。本故事是以第 一人稱來寫的,純屬虛構,請不要過度解讀一齊學書昨天給我發了一個信息,說是這兩天都回不來,要在醫院裡照顧他大哥。因為他大哥不是什麼大毛病,他嫂子就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真正的換位思考是一個移情的過程,需要你發自內心地體諒別人,並真正地站在他人的立場,像感受自己一樣去感受他人。——《墨菲定律》母親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媽媽們是否在期待孩子能給您一份特別的禮物?不是精美的鮮花,也不是昂貴的首飾,而是一份發自內心的
長沙媽媽請注意!本周末藝術Buff疊滿,帶娃or被娃帶都能嗨 - 天天要聞

長沙媽媽請注意!本周末藝術Buff疊滿,帶娃or被娃帶都能嗨

當五月的康乃馨綻放出愛的氣息,母親節便悄然而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長沙各文藝場所準備了不少活動,以儀式感加固我們與母親之間的聯繫,一起來看看,母親節我們可以和媽媽去哪些地方吧~小時候,母親帶我們看世界長大了,我們帶母親重溫經典近日,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票務中心特別策劃母親節專屬票根定製,帶...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湖南衛視、芒果TV推出的代際溝通節目《是女兒是媽媽2》將於5月11日上線。黃聖依和鄧傳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陳夢和逄敏、程瀟和梁愛群四對性格迥異的母女,攜手踏上一場只屬於母女的率性「出走」,她們在過程....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著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著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