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讀詩歌

原文
六言
文/張二棍
因為擁有翅膀
鳥群高於大地
因為只有翅膀
白雲高於群鳥
因為物我兩忘
天空高於一切
因為蒼天在上
我願埋首人間

賞析
有小段時間沒讀張二棍的詩歌了,網上流傳的詩歌讀了個七七八八,怕有紕漏,就買了一本他的詩集《搬山寄》,今天翻開看了一下,就從該詩集的第一首詩《六言》開始。這首詩標題簡潔,詩歌結構工整,但內容頗有深意,詩文意境高遠,能夠快速激發讀者的想像力,有直擊靈魂的力道。欣賞詩歌,主要看詩人遣詞造句是否有靈性,是否能觸動讀者的靈魂。詩歌屬於精神層面的東西,要想俘獲讀者的心,首先要剖開自己的靈魂。下面一起來看看這首詩。
這首詩的標題,確實沒有出彩的地方,整體來看,該詩有古體詩的風味,從句式結構講,可以當作古為今用的範例。但從內容來看,該詩的內容大於形式,也是要解析的重點。結構形式很親民,很能吸引注意力,但是在嚴格的字數限制下,內容要出彩,還是得費一番心力的。作者把該詩放在詩集首篇,用意很深。
下面正式進入詩歌正文部分。詩歌的句式也是相當簡單的,四對因果關係,將詩歌一步步推向高潮,將讀者引入自我的內部,在朦朧的意境下,詩歌自我言說。
通過因為所以的特殊關係,詩人描述的對象一個比一個層級更高,鳥群高於大地,是因為有翅膀,這是實寫,白雲高於群鳥,是因為只有翅膀,沒有身體的束縛,更自由輕便,這時的描述進入到半實半虛的境地,朦朧感漸次加強,意境向虛幻突破。
接著,「因為物我兩忘/天空高於一切」,物我兩忘,是與詩學有關的古代美學概念,指創作時藝術家的主體與創作對象的客體渾然為一而兼忘的境界。也就是詩人常說的化境。在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有一段非常精妙的論述: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只有無我之境,才能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這裡面有很深刻的哲理內涵。
從該詩來看,詩人說「天空高於一切」,這是有大我,大視野,大格局的,已經上升到宇宙觀的境界。無限擴展的空間,萬事萬物皆在其中,又無限渺小,這就是以物觀物的哲學內涵。只有無我,才能融入到客觀真理之中。物質是第一性的,客觀真理不以人和人類意志為轉移,人的意識是第二性的,要做到無我,此時就要完全消除人的主觀意念,把自己當作沒有思想的物,這裡能展開的內容實在太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補充。
最後來看結尾兩句「因為蒼天在上/我願埋首人間」,似有大道至簡的餘味,很顯然詩人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有人常說,明白了很多道理,為什麼還過不好這一生。因為只停留在明白的階段,沒有實踐,而只有實踐才能檢驗這些道理的真偽。從這兩句還可以看出,詩人對天地是無比敬仰的,不好高騖遠,能夠做到腳踏實地,這是在清醒認識後的選擇,詩人對自己的定位是明確的。
通讀全詩,極簡的語義蘊藏著大道理。詩人通過因果關係和對比關係,再通過邏輯關係將全詩串聯起來,明晰達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放在詩集的開篇,有過之而無不及。

至此,就結束了,拋磚引玉,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薦的詩歌,歡迎留言告訴我,一同欣賞,共同進步。我是詩者格命草,歡迎關注,下期詩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