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天又哭又鬧?幾個原因,家長提前了解

2023年04月20日20:38:03 育兒 1067

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總結過:「孩子是否能學會管控情緒,是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哪怕是哭鬧,也要合理對待!」

而對於2歲多、3歲,不僅開始需要面臨離開家長,且心智未成熟,還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哭鬧似乎已成了必經之路

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天又哭又鬧?幾個原因,家長提前了解 - 天天要聞

小區業主群里,一位寶媽向大家求教。因為她女兒丫丫剛去了2周幼兒園,如今不僅孩子自己不肯再去,幼兒園的班主任建議帶她回家引導一段時間。「這不相當於勸退嗎?丫丫看起來活潑可愛,怎麼了嗎」,平日里在小區也碰到丫丫的其他業主都感到疑惑。

「哎,我女兒從去幼兒園第一天開始從家裡就開始哭,更別提到幼兒園分別的時候,簡直就是嚎啕大哭」,丫丫媽媽無奈說到。而且,除了與媽媽分別的時候又哭又鬧,甚至直接坐在地上外,在幼兒園裡也是完全不聽老師的安排不肯吃飯也不肯睡覺

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天又哭又鬧?幾個原因,家長提前了解 - 天天要聞

剛開始丫丫媽還能好言相勸,連續3、4天沒有效果後,便開始對女兒說一些威脅的話。如「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別的小朋友都不哭,你也不許哭」等,但效果也只是維持了1、2天,之後也就毫無效果了!再加上老師耐心勸導沒有明顯效果,最終只能讓丫丫先回家調整一段時間。不過,只要家人試圖勸說去幼兒園時,她一定又哭鬧起來

大家聽了丫丫媽的「吐槽」,也實在想不通平日里看起來乖巧的小女孩,怎麼如此抗拒上幼兒園呢?直到一位擔任幼兒園園長的業主解釋了緣由,大家才知道孩子哭鬧原來與父母的引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孩子剛上幼兒園都會哭鬧?「元兇」不外乎這幾個

元兇一:對幼兒園不熟悉

兒童心理學指出,當孩子離開了熟悉的環境或者人時,會對一直陪伴父母、家長產生依戀感,而這種感情將引起孩子內心感到不安、焦慮,進而產生痛苦、難過等負面情緒,這便是分離焦慮情緒,也是一種正常心理反應

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天又哭又鬧?幾個原因,家長提前了解 - 天天要聞

而孩子需要離開父母、家長,獨自到陌生的幼兒園,分離焦慮情緒自然便產生了。這也提醒了家長們要細心觀察,一旦發現孩子有類似的表現,一定要及時安撫、處理

早在20世紀時,美國知名心理學家約翰·華生就已經指出,孩子對於陌生的環境做出諸多聯想。如自己會待多久、期間會發生什麼事情等充滿未知的事情,進而內心缺乏安全感恐懼感「爆棚」

家長們可以事先帶孩子到幼兒園參觀、熟悉,同時也要教導他學會區分什麼是幻想,什麼是現實。如此一來,孩子不僅不會對幼兒園感到陌生,也不會讓自己做出諸多讓自己產生恐懼心理的聯想

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天又哭又鬧?幾個原因,家長提前了解 - 天天要聞

元兇二:難以適應集體生活

幼兒園創始人福祿培爾曾說過:「幼兒園是孩子人生里第一個集體,也是第一次體驗集體生活的場所。」

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在第一時間適應集體生活,畢竟幼兒園老師不可能只照顧一個孩子,這與家庭環境有著極大差別

為了讓孩子能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家長除了要提前進行心理方面的教導,還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保證可以在老師未能兼顧的時候,照顧好自己

孩子的哭鬧並非無緣無故,尤其是剛剛去幼兒園,諸多負面情緒都是有不同的緣由。而瑪麗亞·蒙台梭利指出,教育是優秀人士的搖籃,沒有「壞孩子」,只要有正確、合理的教育,孩子就能克服各種問題

孩子上幼兒園不可不鬧?因為父母做到了這些

1.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

李玫瑾教授在講座里建議家長「3歲建立好依戀關係6歲之前懂得遵守規矩12歲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是非觀」。不難看出,在孩子上幼兒園階段,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十分重要

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天又哭又鬧?幾個原因,家長提前了解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孩子在3歲前儘可能與父母待在一起,彼此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滿滿的愛意,清楚明白自己是被愛著的。如此一來,哪怕上幼兒園需要短暫的分離,孩子也不會缺乏安全感產生焦慮

如陪伴孩子一起玩耍、睡覺,又或是給予擁抱、表達愛意等。同時,父母還要牢記,切不可隨意說出「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你這麼不聽話,我們都不喜歡你」等帶有威脅的語句,因為還不懂得辨別真假的孩子很可能會信以為真質疑父母的愛與失去安全感

2.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

孩子之所以畏懼上幼兒園,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照顧不好自己。哪怕只是簡單的吃飯、上廁所等都因為時刻有父母、家長幫忙失去獨立自理能力,自然也缺乏自信與安全感

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天又哭又鬧?幾個原因,家長提前了解 - 天天要聞

易卜生曾說過:「最堅強的人莫過於最獨立的人。」

當孩子能自己吃飯獨立上廁所,就算老師無暇顧及也能生活得很順利,那麼孩子又有何畏懼呢?所以,家長們在送孩子入讀幼兒園之前,一定要培養孩子擁有足夠的自理能力

3.引導孩子擁有管理情緒的能力

在家裡,父母、家長對孩子都是千般寵愛、萬般照顧。但到了幼兒園,老師不可能給予一對一的照顧,孩子也需要與其他小朋友相處。這時候,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產生負面情緒,能否進行自我調節與管控,不僅關乎孩子在幼兒園是否過得愉快,還會影響他的交際

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天又哭又鬧?幾個原因,家長提前了解 - 天天要聞

而根據兒童心理學可知,一般2至6歲是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重要時期。家長不僅要包容孩子的負面情緒,與孩子約定好發泄的方式,讓孩子學會正確釋放情緒的方法

同時,還要引導孩子掌握從各種情緒中「走出來」的方法。如做運動、聽音樂、一個人冷靜、與他人交流分享內心情緒等,找到合適自己排解、調節方法

當然,教育孩子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需要父母們尋找到合理、正確的方法循序漸進慢慢引導

結語:

李玫瑾教授等育兒、心理專家等都普遍認為:「當發現孩子有了問題,或是教育他很吃力時,說明問題早已存在,且與父母的言行、教育方式密不可分。」這也提醒家長們,或許看到的只是孩子抗拒去幼兒園,哭鬧不止,殊不知平日里的教育方式有了問題,及時根據孩子的狀況調整教育方式是關鍵!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