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在家做實驗引發爆炸,鼓勵孩子探索也要重視安全教育 | 時評

2025年04月07日13:10:29 育兒 5558

據報道,4月6日,廣州市某小區被曝「一男孩在家進行化學實驗引發爆炸並受傷」,有網友稱事發樓棟「整棟樓震了一下」,引發關注。同日,廣州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告訴媒體記者,經初步了解確為一小孩在家中做實驗引發。媒體記者從相關醫院了解到,傷者因爆炸導致燒傷,眼睛、腹部傷勢較重,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

男孩在家做實驗引發爆炸,鼓勵孩子探索也要重視安全教育 | 時評 - 天天要聞

對於這起因做化學實驗而引發的事故,有網友為這名男孩的探索精神點贊,肯定他具有科學探究精神;也有網友質疑在家做化學實驗太不安全,家長沒有盡到監護責任。這其實涉及了鼓勵孩子進行科學探索的兩個方面——既要激發、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又要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和責任教育,教育他們學會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科學實驗。這也是科學教育的應有之義。

當前,我國正在推進「雙減」,要求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在節假日、雙休日、寒暑假開展培訓,其目的就是要把這些時間還給學生,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自主學習。其中,就包括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除了學校要加強科學教育之外,家庭和社會也要為學生提供動手進行科學實驗的機會。

這名15歲的男孩在家做化學實驗發生事故,有諸多問題待解。諸如:他做的是什麼實驗?做實驗用的是什麼器材、試劑,它們從何而來?他做實驗的時候,是一個人偷偷在家搗鼓,還是有家長在場?從媒體報道的信息看,實驗事故引發的爆炸威力不小,好在他沒有生命危險,也沒有造成大樓損毀,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回答這些問題,有助於從這起事故中吸取教訓,讓全社會進一步重視對學生開展科學實驗進行相關安全教育。特別是,老師和家長要明確告訴學生,做科學實驗和科學探究必須用科學的方法,要嚴格遵守實驗規範、步驟,並且做好實驗的安全保障,不能在缺乏安全保障的環境中做實驗。安全第一,這也是學校和家庭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時應該注意的基本教育。

從這名孩子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青少年身上具有的強烈的求知慾和科學探索興趣。但也要意識到,當前學校、家庭和社會對學生的科學教育還有「短板」需要補上。

一是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短板」。進行科學探究需要有冒險精神,但不能把冒險精神與不顧安全隱患混為一談。當前,有一些自媒體博主也在教學生做實驗,有的學生就按自媒體博主的「指導」,網購實驗儀器、試劑做實驗。但有的自媒體博主的指導並不科學,學生購買的儀器、試劑也不合格。而且,有的實驗必須在嚴格的實驗環境中才能做,不能在家裡、居民區里隨意做。但學生並不了解這些,貿然做實驗就可能闖禍或發生事故。

二是校外缺乏進行科學實驗的場所和專業的指導老師。學生在節假日、雙休日、寒暑假裡做科學實驗,如果缺乏校外適合的場所,就面臨「無處可去」,從而只有在家裡做。但家裡往往並不是適合做實驗的環境。加強對中小學生的科學教育,就需要社區和校外公益機構為學生提供做科學實驗的場所,如向中小學生免費開放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技館少年宮等,或者開闢一些適合做科學實驗的空間,並招募志願者指導學生開展科創活動。這樣才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保護和激發學生科學探索的興趣與熱情。


文 | 蔣理(知名教育研究學者)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 天天要聞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春秋,可我們卻常常在無謂的爭鬥中耗盡心力,在莫名的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憂愁里蹉跎時光。其實,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於明了何事當爭,何事不必氣,何事無需愁。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 天天要聞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著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點,分別是閏月加持、恰逢「出梅時間」、出現「秋包伏」現象以及小暑節氣在晚上。這些特點不僅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聞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新手媽媽玲玲最近頭都大了:二寶滿月後突然變得特別難帶,整天哼哼唧唧哭個不停,便已經是二胎寶媽,也不知道寶寶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嗎?這種被無數媽媽恐懼的「二月鬧」恰恰是媽媽想要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信號!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 天天要聞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每一代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美好回憶。在沒有手機、電視、網路、快餐的年代,童年又會是什麼模樣?翻開作家劉海棲的新書《萬物生長》,答案就藏在11個帶著陽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裡。它們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間把我們拉回那個沒有電子屏幕卻野趣橫生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講大道理,只講少年們憨里憨氣的童年故...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著,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報,而是要腳踏實地,知足常樂,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