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玩具,能讓玩耍變得有趣,有鍛煉價值。積木就是鍛煉精細動作、思維、創造力、專註力和解決能力的『複合型選手』。
有時候我在忙,2歲+的小寶能一聲不吭站在積木桌前面玩大半個小時,一聲媽都不喊~
寶玩醬之前分享了一篇《
這個階段的孩子,積木疊高如果還不是很穩定,家長可以幫助疊高高,邊玩邊說:「放上面」、「放左邊」等方位詞,培養孩子的空間概念。
玩的過程中,也可以和孩子「你一塊、我一塊」地輪流疊高,讓孩子學會等待、輪流。
疊高高後,再跟孩子一起推倒積木塔,孩子會十分開心並反覆玩,間接讓孩子對積木產生興趣,為下一階段玩積木打下基礎。
02 誰的積木更多
2歲左右,我們可以和孩子玩「石頭剪刀布」之類的遊戲,贏得一方獲得一塊積木,最後再看看誰的積木更多,讓孩子感知數量的多少,培養數理思維。
03 找圖形,辨顏色
之前帶孩子去一家室內遊樂場玩,一位小姐姐拎出一盒恐龍幣和孩子們互動玩遊戲。她先是介紹了每一隻恐龍的名字,接著發出不同的口令,讓孩子找出一種顏色的恐龍,一種形狀的恐龍幣,又或者某一隻恐龍,比賽看誰找得又快又准。
整個過程孩子們積極又專註,非常鍛煉觀察力、記憶力和分類能力。
同樣的方法,我們也能運用到不規則積木上,讓孩子找出某個顏色的積木,又或者某個形狀的積木。
04 圖形組合配對
兩個相同的長方形可以組成一個正方形,兩個三角形同樣可以組成一個正方形,兩個半圓形可以組成一個圓形,一個帶圓孔的積木需要找圓柱體積木正在放在圓形當中等等。
這個遊戲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不同圖形之間相互組合的關係,理解部分與整體等概念。而且在玩的過程中,孩子需要用眼睛觀察不同形狀的積木是否能夠對得上,能鍛煉和提升觀察力。
05 積木排隊
媽媽可以將不同特徵的積木排隊成列,再讓孩子觀察規律模仿排列,鍛煉孩子的觀察力和理解能力。
06 造型想像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從日常物體啟發擺放出物體形狀,引導孩子思考如何將現有的材料拼湊出腦海中的物體,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邏輯思維,發揮想像力。
07 搭建過家家場景
我們可以將不規則積木塊搭建成簡單的農場 、車庫,玩過家家時可以把小汽車送回車庫。小汽車要「過河」,我們可以為小汽車搭建「橋樑」。
反覆枯燥的拼搭遊戲,融入孩子熟悉的繪本情節,原本停留在腦海里的畫面被搬到現實中,可以鍛煉孩子「思考——分析——實操」解決問題的能力。
寶玩醬叨叨叨
有的媽媽跟我說,玩具買回家,玩沒幾次就不玩了,很浪費。
玩具我們要買好買精不買多,但真正支撐我們理直氣壯剁手的,是我們要花心思去解鎖玩具的玩法,而不是買回家就扔給孩子瞎玩。
孩子不懂,自己摸索幾輪發現還是不會,信心就會受挫,對那個玩具不感興趣。
聲光玩具之所以更受孩子們歡迎,是他們主動發出的音樂和燈光,讓孩子不需要耗費力氣、被動接收就行,不需要費力主動思考。
那是不是意味著聲光玩具就是不好的,不能買?
也不是!玩具的使用要分年齡和場景進行選擇。
0-1歲的小寶寶,感官發育正在快速發展,柔和的聲光玩具,可以促進孩子視覺、聽覺發育。受聲光吸引,寶寶還會主動伸手去抓握玩具,鍛煉手指靈活度、手眼協調和肩膀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