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熱水」是種敷衍,但生病的身體很喜歡

2024年02月09日11:25:42 健康 1630

喝熱水,似乎是中國人骨子裡的傳統。感冒發燒時,親朋多會囑咐「多喝熱水」;女孩子「姨媽」痛時,也常會收到男朋友「多喝熱水」的關心,以至於後者都成了「梗」,被廣大網友列入不懂體貼的「直男語錄」中,並視為一種不走心的敷衍。

你我都清楚,水不是葯,熱水也不能治病,但為什麼生病時卻常被囑咐要「多喝熱水」呢?

這很簡單,生病的時候不能全靠藥物,身體的潛能、自愈力才是最好的藥物,從這個角度上說,多喝熱水的這種敷衍,正好是對身體潛能的最大保全。

「多喝熱水」是種敷衍,但生病的身體很喜歡 - 天天要聞

多喝水,利於維護自愈力

西醫學鼻祖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叫「自愈力是最好的醫生」。那麼,自愈力是什麼呢?又是如何體現的呢?

自愈力,簡單來說,就是人體自我修補的能力。比如,皮膚外傷了,用藥給傷口消炎後,剩下的癒合全是靠皮膚的自愈力;骨折後上夾板固處,剩下的恢復靠的也全是自愈力;得了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開始調整好生活方式,多動少吃,結果沒吃藥,血壓血脂血糖都恢復正常,靠的還是自愈力。

現在正是「流感」高發期,很多人都感冒發燒了。這時候就算看醫生、吃藥,也都只是改善癥狀,無非是使體溫降低,讓鼻涕減少,而對付病毒這個致病根源,卻沒有針對性的藥物,只能在改善癥狀的同時,靠自愈力熬到病毒死亡。

不僅是西醫,中醫辨證開方也不能殺死病毒,而且中醫向來不針對病毒、不針對外邪,而是助力自身正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個「正氣」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自愈力,最好的醫學、最好的藥物,也就是最大限度地保全自愈力。

話再說回「多喝熱水」上。我們身體70%都是水,水環境的平衡保證身體的各種代謝,喝水可以維穩這個平衡,多喝水則可以增加各種代謝,所以,即便你的病不能立即痊癒,多喝水也沒毛病,因為水雖然不是葯,但卻能幫助身體恢復自愈力,和「有病亂投醫」相比,多喝水是對身體最小的打攪。

喝水要有度,恰到好處才健康

水是生命之源,喝水的好處固然多,但並非多多益善,而且中醫也沒有一味地提倡要多喝水。

中醫治病養生都要因人而異,比如有些人不喜歡喝水,這並非習慣不好,而是他們身體運化不了太多的水,不喜歡喝水是他們的病狀之一,如果這種人再強迫自己多喝熱水,就會出現新的問題。

對此,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講:「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飲水自愈,小渴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其禍,不可複數也」,意思是,不渴的時候強行飲水,喝進去的水不能及時運化出體外,就成了致病緣起,也就是中醫說的「水飲」。

很多孩子在輸液後,即便不缺覺,也會有明顯的黑眼圈,甚至是眼袋,而且還會遺留食欲不振、疲勞的問題。在中醫看來,黑眼圈、眼袋、食欲不振、疲勞,都是「強與飲之」的結果。

輸液相當於從非正常途徑一次性地「喝」進大量水,孩子又多是脾虛,運化能力本身就弱於成年人,運化不動,血液循環減慢而缺氧時,血液顏色就要從鮮紅色變成暗紅色,眼周皮膚又是全身最薄的部分,暗紅的血色就從那裡顯露了出來。

所以,多喝水即便比多吃藥更利於自愈力的維護,但多喝水也要因人而異。

如果是脾虛,且因病非要輸液不可,最好也用健脾的藥物陪伴、善後,比如參苓白朮丸,或者用醫理上與其相通的茯苓、山藥,葛根、白扁豆,薏米、芡實等做食療,有了這些健脾的藥物食物相助,即便「強與飲之」,也會少些後患。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嚴肅批評!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通報科室開張喊「開門大吉」事件 - 天天要聞

嚴肅批評!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通報科室開張喊「開門大吉」事件

昨日,奧一新聞報道 南通一醫院科室開張用「開張大吉」引熱議,院方回應了隨後,涉事醫院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就此發布情況說明,並公開道歉。說明中稱,經核實,相關視頻為該院東院區血液內科醫護為記錄科室新病區啟用而拍攝,相關內容及不當表達引發社會關注,
身體這8個「窩」,最易藏著代謝廢物 - 天天要聞

身體這8個「窩」,最易藏著代謝廢物

人體上有許多凹陷的部位,這裡往往隱藏著大量對身體有益的穴位,因此被人們俗稱為「養生窩」。兩肘窩、兩腋窩、兩腹股溝、兩腘窩,是中醫常說的拍八虛的八虛。(圖源:浙江省腫瘤醫院中醫科公眾號)「虛」就是薄弱環節的意思,五臟之邪喜歡藏匿於八虛之中,導致經氣的運行不暢。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岐黃學者張忠德表示,中醫...
豆漿、豆奶、牛奶哪個更有營養? - 天天要聞

豆漿、豆奶、牛奶哪個更有營養?

哈嘍大家好,我是貓力,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豆漿,豆奶和牛奶哪個營養更高,哪個對身體更好,就這個問題,我來分享一下我的見解。喝牛奶的好處牛奶營養豐富,還能補鈣,每天喝適量的牛奶可以增強體質、降血壓、防骨質疏鬆、降低患癌幾率、美容護膚。誰不能喝
中醫把脈看病原理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中醫把脈看病原理是什麼

中國的中醫可謂是博大精深!最早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現在仍然會有很多醫生告訴你「西醫治標」「中醫治本」傳承了幾千年的中醫!仍然是我們現代人的尋醫問葯的前提!最早的脈象記載可以追溯到《黃帝內經》,這是中國古代醫學的經典著作之一。
湖北竹山縣人民醫院陳愛東:勇救落水兒童,彰顯兒醫風采 - 天天要聞

湖北竹山縣人民醫院陳愛東:勇救落水兒童,彰顯兒醫風采

極目新聞記者 關前裕通訊員 繼華 范學勇「施救落水兒童是舉手之勞的事,救死扶傷是我們每一個醫生應盡的義務,相信任何一個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伸出援助之手!」談起兩天前施救落水兒童的事,湖北竹山縣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陳愛東謙虛地說。6月9日中午12時許,像往常一樣,陳愛東下班後沿著河堤不緊不慢地往家裡走,就在快要...
潰瘍性結腸炎的「五駕馬車」載我走向康復之路 - 天天要聞

潰瘍性結腸炎的「五駕馬車」載我走向康復之路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我曾是一名深受潰瘍性結腸炎困擾的患者。那些日子裡,痛苦癥狀、癌變擔憂、生活質量低下以及焦慮抑鬱等問題交織在一起,讓我幾乎陷入了絕望的深淵。然而,幸運的是,我最終遇到了「五駕馬車」康復方案,重獲健康和希望。今天,我想分享這段康復之路的點點滴滴,以此感恩那些幫助我走出困境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