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直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人完美的體現了這一點;一些人會在外出吃飯時實行「光碟行動」,大多數人也會將前一天晚上吃不完的飯放到冰箱里儲存,第二天加熱再吃。
但是,最近卻有傳言說,米飯不能二次加熱,常吃二次加熱的米飯會致癌,這種說法令很多人都感到恐慌。
因為米飯是每家每戶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大多數家庭都有將剩下的米飯重新加熱二次食用的經歷,那麼,常吃二次加熱的米飯真的會致癌嗎?
關於大米
【大米的營養成分】
大米當中的營養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各種礦物質(鈣、磷、鉀、鈉、鎂、鐵、鋅、硒、銅、錳)、維生素(硫胺素、核黃素、煙酸)等。
雖然大米當中各種營養成分含量不多,但營養價值高,可以作為日常主食的基本補充,也是人體營養補充劑的基本原料。
【米飯吃多了會長胖嗎】
一個人是否會發胖,與攝入的熱量密切相關;攝入的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這些都能產生一定的熱量。
大米是一種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超過身體總攝入量時,就會導致肥胖的癥狀出現。
但是,並不是說經常吃米飯就會胖,因為肥胖直接關係到你的體質,或者說遺傳,以及飲食。
雖然米飯當中的含糖量比較高,經常吃會導致肥胖,但是每次吃飯都應該掌握好飯量,飯後適當運動就不會胖。
【米飯和饅頭哪個更容易長胖】
米飯的熱量比饅頭高,但饅頭的蛋白質含量更高。
總的來說,體重的增加主要與一個人的體質、飲食、日常作息有關;不僅是吃米飯或饅頭,盡量選擇七分飽,避免暴飲暴食,調整日常作息,不熬夜,不久坐,適當增加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排出體內的多餘脂肪。
一般情況下,可以選擇早上吃饅頭,中午以米飯為主食食用。
米飯二次加熱會「致癌」嗎?
有傳言說,大米被二次加熱後會滋生許多病毒和細菌,如果經常食用,容易導致腹痛腹瀉,甚至消化道癌症。
其實,米飯放在常溫環境下,時間長了會有一些細菌,但這些細菌不會致癌,最多只會導致腹瀉腹痛等消化道問題;如果米飯保存得當,用保鮮盒包裝好,再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一晚上再食用,不會給健康帶來任何危險。
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以下食物最好不要隔夜吃,也盡量不要再加熱食用,否則容易引起健康問題。
醫生:這6種食物,最好不要二次加熱
1.涼拌菜
亞硝酸鹽是蔬菜中必不可少的物質,而涼拌後和隔夜的鹽滲透會產生更多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過量食用,可能會導致中毒,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肝腎損害,有致癌風險!
所以,涼拌蔬菜不適合隔夜存放,平時最好把涼拌菜都吃完,這也不容易造成浪費;相對來說,涼拌完之後食用也是對身體最好的。
2.隔夜海鮮
海鮮,如各種貝類、魚、蝦、蟹等,不建議加熱兩次。
這些食物都是高蛋白食物,富含蛋白質,但這樣的食物,一夜之間就會被蛋白質降解,蛋白質降解酶容易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害,嚴重的可能導致肝腎功能衰竭。
而且,隔夜的海鮮容易滋生大量細菌,食用後容易對胃腸道造成嚴重刺激,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問題。所以,海鮮不建議隔夜加熱兩次,最好一次吃完。
3.豆漿
做好鮮豆漿之後,本身就不容易保存,非常容易會出現細菌滋生的問題。
一般來事,豆漿三到四個小時就能很容易滋生大量細菌,甚至有的密封包裝的豆漿,保質期一般不超過三天,不能將豆漿放在家裡保存。
所以,豆漿在煮好後最好及時喝,要避免隔夜喝,最好在3小時左右喝完。
4.雞肉
雞肉是生活中經常吃的一種肉類食物,而且,雞肉中的脂肪和熱量都很低,吃多了也不用擔心發胖。
尤其是在減肥期間,很多女性朋友會選擇吃雞胸肉,有助於增加飽腹感,減少其他高熱量食物的攝入。
在二次加熱的過程中,加熱不均勻會導致雞肉中蛋白質分解不一致,經常食用會給腸胃帶來一定的刺激,從而出現腹痛、腹瀉、噁心等問題。
5.香菇
香菇的價值很高,口感順滑,和肉一起炒時,吃起來也很香,也是人們生活中經常食用的蘑菇類食物之一。
香菇味道不錯,但對於這類食物,建議不要再加熱,可以選擇少煮;因為二次加熱的香菇上有細菌,加熱後容易轉化為亞硝酸鹽,吃在體內會對腸胃產生強烈的衝擊,甚至會引起腹痛腹瀉的癥狀。
6.銀耳
銀耳有很強的滋補作用,但是放置一夜後,更容易滋生細菌,甚至還會產生霉變!還可能滋生黃曲霉素,對人們的肝臟、腸胃等造成強烈刺激。
在自然界中,植物生長時會產生一定量的硝酸鹽,銀耳就有大量的硝酸鹽,煮銀耳湯或者涼拌銀耳,不建議隔夜服用,也不建議過度加熱。
哪些食物常吃會致癌?
1.酒精飲料
喝酒會導致身體出現許多癌症,有醫學研究表明,酒精能促進癌症癌變,也就是說,它是癌症的催化劑,容易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功能。
眾所周知,酒精有很強的刺激性,喝了酒之後會對人們的胃黏膜造成很強的刺激,影響消化系統;如果人本來就有胃病,再喝太多酒,很容易變成胃癌。
而且,醫學臨床發現,經常大量飲酒的人不僅容易患胃癌,還會增加口腔癌和食道癌的發病率。
2.發霉的食物
在生活中,經常會發現壞的土豆,花生和其他食物;有的人會比較節約,經常把發霉的地方切掉再吃;但是,其實發霉食物里的毒素已經擴散到其他部位,肉眼是看不到的,經常食用對身體傷害很大。
變質的食物中含有一種叫做黃曲霉素的化學物質,其毒性甚至超過了眾所周知的烈性毒藥砷!研究證明,砷的毒性不到黃曲霉素的1/68,甚至劇毒氰化鉀的毒性也不到黃曲霉素的1/10。
如果黃曲霉毒素在肝臟長期積累,很有可能會誘發肝癌,所以,必須丟棄變質發霉的食物。
3.加工食品
人們熟悉火腿腸、各種紅肉等食物都屬於加工食品,這些食物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所以,長期食用會導致直腸癌。
而且,加工食品當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很容易會誘發大腸癌,腫瘤學家也警告人們儘可能少吃加工食品。
4.砷含量過高的水
砷是一種毒性很大的重金屬,砷的化學式是三氧化二砷,可見其毒性。
如果經常喝砷含量超標的水,可能會致癌;當然,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的水砷含量在合理範圍內,不會影響健康。
5.腌制食品
很多地方都有腌制酸菜的習俗,廣東也有腌制鹹魚的習俗,然而,腌制食品中含有的亞硝胺和其他化學物質對我們的健康有害。
一些實驗表明,導致鼻癌和咽癌的主要化學物質是亞硝胺和亞硝酸鹽,專家建議,盡量多吃新鮮蔬菜,不要經常吃腌制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