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上月初的夜診,接診了一個從雲浮來的大姐,訴頭暈乏力、周身酸痛伴腹痛腹瀉已有半年余,經中西藥治療後一直緩解不明顯,遂乘車300多里來我院就診。
首診情況:
刻診,患者頭暈倦怠、周身酸痛同前,伴煩躁易怒,胸悶,大便溏瀉,便前腹痛,口淡無味,時有噁心欲嘔。經前乳房脹痛明顯,月經夾有較多血塊,睡眠不安,做夢較多。查看舌質淡暗有齒痕,苔薄白,脈沉弦。
辨證思路:
結合患者四診,考慮焦慮狀態,證屬肝鬱脾虛痰凝,肝氣鬱結故見煩躁易怒、胸悶、經前乳房脹痛,脾胃虛寒故見口淡無味、頭暈倦怠、腹痛便溏,脾虛不能榮養氣血,故見周身酸痛,痰飲阻滯故見口淡、噁心、眠差多夢、脈沉弦,於是選用桂附理中湯溫陽健脾,合痛瀉藥方疏肝理脾,二陳湯燥濕化痰:
複診所見:
一周後複診,訴服藥後精神狀態明顯好轉,周身酸痛及胸悶減輕,仍有口淡、大便溏,伴腰痛,睡眠多夢。查看舌質淡嫩有齒痕,苔薄白,脈沉弦。患者精神倦怠較前好轉,但仍有口淡、便溏,考慮陽氣復而未全,於是加大溫陽化飲的力度,以前方合苓桂術甘湯加減,並加一味烏梅味酸入肝,柔肝斂腸。
三診情況:
8月25日再次來診,訴服藥後已無頭暈及周身酸痛、腹痛,大便恢復正常,精神狀態明顯好轉。一周前月經來潮,血塊明顯減少,但仍有乳房脹痛。舌淡嫩苔薄白,齒痕已經不甚明顯,脈沉弦。繼續予以前方加減,考慮經後,加當歸溫經補血。
四診隨訪:
9月1日晚再次複診,訴病情一直較平穩,除睡眠稍多夢之外,余無明顯不適。仍以前方加減,囑隔日服藥一次,以期平穩撤葯。
#中醫來了##頭條健康#@廣州中醫藥大學三附院@本草綱目原著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