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殷教授一句話駁倒「快樂教育」,孩子的未來不能僅僅由孩子決定

2020年11月11日21:04:06 育兒 1679

儲殷教授一句話駁倒「快樂教育」,孩子的未來不能僅僅由孩子決定 - 天天要聞

01

在一檔節目中,儲殷教授和張雪峰老師就孩子的教育問題展開了一番激烈的PK。

張雪峰老師說,教育的主體是孩子,要看孩子是否快樂。

儲殷教授反問道:「教育的主體是孩子,但孩子的利益,是靠孩子自己能夠決定的嗎?孩子總愛追逐眼前的快樂,那麼你願意你的孩子為眼前的快樂犧牲他長遠的價值嗎?你確定他以後不後悔嗎?」

儲殷教授的話引來了許多網友的支持。

教育的主體是孩子沒錯,但教育這件事要由誰來主導完成?

顯然,不是孩子自己。

教育的主導者,是老師,是家長。

02

對於教育來講,讓孩子正確比讓孩子快樂更重要。

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讓孩子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

如果只是看孩子的快樂,顯然玩遊戲比做題快樂,花錢比掙錢快樂,睡懶覺比按時起床快樂。

我們必須讓孩子知道,有些快樂的事情要少做甚至不能做。

當然,什麼是正確的事情,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立場不同看法也會不同。

孩子認為自己的看法對,家長和老師則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而顯然,孩子的年齡越小,家長和老師正確的部分越多。

因為他們有更豐富的知識,更多的閱歷,能從更長的時間尺度上考慮問題。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會在各方面不斷追趕並最終超過父母師長,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一般來講,至少在中小學時期,是父輩強於子輩的,從大學時期開始,雙方會慢慢達到一個平衡,然後強弱會漸漸發生轉換。

所以教育的過程,也是父母不斷退出的過程。

但在孩子成長的最初階段,父母對孩子的干預和影響是最大的,肩上的職責也是最重的。

03

有人說,父母總是想讓孩子實現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

這是真的。

但這並沒有錯。

父母作為過來人,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他們沒有實現自己人生的理想,但已經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

就像走路,他們已經走過了一遍,知道哪裡有坡,哪裡有坑,現在告訴你怎麼爬坡,怎麼躲過那些坑。

他們總是想對孩子說,不要再像他們一樣掉到坑裡,避免再灰頭土臉地從坑裡往外爬,這難道不應該么?

在這樣的父輩的指引下,你的人生難道不應該走得更順,走得更遠么?

04

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如果你能預知未來,你會不會比現在更努力?

排在第一位的最高贊的回答非常肯定:

「會的,而且會更加不遺餘力的去努力。」

儲殷教授一句話駁倒「快樂教育」,孩子的未來不能僅僅由孩子決定 - 天天要聞

我們當然不能預知未來,但我們的老師和家長就是「先知」,他們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捫心自問:當我們長大以後,是不是發現父母當年天天在耳邊說的那些讓我們厭煩的話其實是至理名言?

正如明珠老師在新書《為自己讀書》中說的那樣: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悲哀,是等長大之後才明白,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時光,竟然已經被自己輕易錯過。

然後,等自己做了家長,站出來現身說法,把自己血淋淋的教訓,苦口婆心地講給自己的孩子聽。

而孩子們,卻像自己當年一樣,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根本就不當回事。

家長則眼睜睜地看著孩子犯自己當年的錯誤,等他長大成了家長,再悔恨萬分地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形成一個又一個循環。

當然,能夠跳出這個循環的人,都是人生的成功者。

05

真的,人生沒有後悔葯,不要等終於懂得了人生,卻錯過了最好的年華。

只有過來人才知道,在一輩子的尺度上,做什麼事情最好,怎麼做最好。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要人云亦云談什麼「只要孩子快樂就好」。

教育裡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因為孩子的成長需要約束和規劃。

把人生的選擇權交給孩子,這樣做看似是尊重孩子,實際上是對孩子不負責任。

明珠絮語,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