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寶媽在面對寶寶哭鬧時,第一反應就是要求孩子立刻停止,這個時候家長們通常容易脫口而出這三句話。
「你在哭,媽媽就不要你了」
「再鬧警察把你抓走」
「你哭也沒有用,自己要承擔責任」
當你說完這些話時,大部分都會立即奏效,但當下次再碰到相似的情況時,孩子可能會哭鬧得更嚴重。
這三句話都是希望孩子能立馬不哭,但其實最終會反其道而行之,當孩子在哭鬧發脾氣時,這三句話會讓他的情緒被抑制住,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一個壞寶寶,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從而陷入自我懷疑。
他的情緒問題被壓抑,家長又切斷了負面情緒的輸出,從孩子的感知能力降低,變為討好型人格,不敢拒絕別人,也不敢表達自己的訴求。
其實鼓勵孩子發脾氣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的情緒,從他的立場出發,才能看見孩子的內心世界,從而疏解孩子內心的小情緒。不妨說一句「我知道你這會難過,你可以哭一會」
然後引導孩子感知情緒,我們可以幫助他解釋他發脾氣哭鬧的原因,讓孩子知道原來爸爸媽媽是懂我的,自己的心情也會隨之平復下來。
其次是接納孩子的行為,「媽媽小的時候,也會哭」父母如果能正面看待孩子的行為,減少對孩子的限制,孩子心中沒有逆反,當然也就變得聽話了。
最後是幫助孩子學會「發泄情緒」,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不開心的事情,學會合理地發泄情緒,才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