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嫔妃侍寝是钻被子扛走都是胡说!真实的侍寝是怎样的?

2025年02月04日19:52:10 历史 1512

提到清朝侍寝制度,大家都听过说把嫔妃洗干净裹在被子里,然后由太监扛到皇帝寝宫的故事。

实际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且不说皇帝的安全防卫要求极高,就说晚上皇帝迷迷糊糊的时候看见一披头散发的女子爬上自己的床,你觉得这事儿他靠谱吗?

辟谣!嫔妃侍寝是钻被子扛走都是胡说!真实的侍寝是怎样的? - 天天要闻

养心殿

敬事房究竟是干什么的?

受到很多影视剧影响,大家提到管理皇帝翻牌子的机构都想到敬事房。感觉敬事房只是管理皇帝晚膳和睡觉那点事儿的机构。

实际上清代宫廷内,管理皇帝大小事务的机构是内务府。内务府由皇帝亲近王公大臣担任总管要职,这是正一品的官职。宫廷内皇帝身边太监的管理,则是由内务府下辖的敬事房来总管。

辟谣!嫔妃侍寝是钻被子扛走都是胡说!真实的侍寝是怎样的? - 天天要闻

故宫平面图 东六宫北侧“北五所”中第三所曾是敬事房办公地点(图中文字所在为北五所)

敬事房职责包括全宫内外的太监管理、宫廷大小事务的管理、宫廷内外的文书管理、皇室信息档案的记录管理,还有就是皇帝房事的管理。

由此看来,管理皇帝房事只是敬事房众多业务范围内的一小部分。

敬事房总管太监是正四品官职,只有像苏培盛李莲英这样的亲信大太监才能担任。

所以说敬事房更像是皇帝贴身秘书机构,负责皇帝从早到晚大大小小各种事务。

辟谣!嫔妃侍寝是钻被子扛走都是胡说!真实的侍寝是怎样的? - 天天要闻

李莲英

紫禁城里皇帝的侍寝规矩

皇帝侍寝流程可以分为宫内和宫外两种情况。

在紫禁城皇宫内,皇帝上有祖宗家法、下有各种繁文缛节拘束着,侍寝是一个比较繁琐的流程。

康熙帝时期开始记录皇帝起居录可以看到,历代清朝皇帝每日生活还是比较朴素的。从早到晚,只有两顿正餐,其他时间要不是在学习祖训,要不就是在处理国家政务。个人生活都是在下了班之后晚上才能谈情说爱。

辟谣!嫔妃侍寝是钻被子扛走都是胡说!真实的侍寝是怎样的? - 天天要闻

养心殿平面图 燕喜堂位于西北角,嫔妃由北侧如意门进出

晚膳前,各宫嫔妃都要来养心殿西北角的燕喜堂聚集,等候皇帝召见。如果有嫔妃身体不适那也要提前和太监讲,然后撤掉绿头牌,这就是可以不用来等叫了。

皇帝忙完政务,负责的太监会端着银盘子,里面摆着嫔妃绿头牌等着皇帝选择。被选中的则可以到皇帝寝宫侍寝,其他嫔妃则可以各自回宫,该干嘛就干嘛去了。

被选中的嫔妃并不需要洗干净然后裹被子,就是跟正常一样陪皇帝聊聊天、下下棋,然后就该吃饭吃饭,吃完饭还能去散散步。到了晚上七八点钟,再由太监宫女伺候洗漱准备就寝。

辟谣!嫔妃侍寝是钻被子扛走都是胡说!真实的侍寝是怎样的? - 天天要闻

故宫御花园 万春亭

皇帝晚上宠幸嫔妃也没有什么时间限制,更不会有人(也不敢)趴窗台听动静算时间,到点了还催皇帝结束的。只是等皇帝这完事儿了,按照规矩嫔妃不得过夜,得由太监宫女送回寝宫休息。毕竟清朝特别强调皇帝要勤政,第二天还要赶大早起床,不能影响皇帝休息。

但后宫有一个人可以例外,那就是皇后。

毕竟皇后母仪天下,紫禁城除了皇帝之外她是唯一正经八百的主子,某种角度上她可是和皇帝平起平坐的。首先皇后不用翻牌子,只要皇帝同意她可以随时来养心殿。另外,和其他嫔妃偶尔得皇帝恩赐可以借住燕喜堂一晚不同,皇后是可以常年居住养心殿东北角的体顺堂。这跟皇帝后寝房间也就隔了一道门。

辟谣!嫔妃侍寝是钻被子扛走都是胡说!真实的侍寝是怎样的? - 天天要闻

养心殿体顺堂内景

宫外的侍寝

皇宫内规矩繁多,可皇帝如果出了宫那就自在多了。

从康熙帝开始,清朝皇帝就特别不喜欢待在死板的紫禁城内,他们大多时候都会在圆明园或者避暑山庄度过一年中大部分时候。

辟谣!嫔妃侍寝是钻被子扛走都是胡说!真实的侍寝是怎样的? - 天天要闻

圆明园

毕竟离开了皇宫,皇帝侍寝的那套规矩可就都不用遵守了。皇帝真的可以说随心所欲,想住谁那住谁那,想和谁见就和谁见。只有这个时候,皇帝才有可能像电视剧那样,天天和嫔妃诗词歌赋、打打闹闹的。

毕竟皇帝也需要生活的调剂,如果都是像在紫禁城那样每天靠翻牌子见人,还不能过夜还不能多见的,皇帝怎么可能生的了那么多孩子,又怎会有那么多宠妃呢?

辟谣!嫔妃侍寝是钻被子扛走都是胡说!真实的侍寝是怎样的?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 天天要闻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9月3日晚将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晚会根据中央安排,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