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民回忆掩护干部突围:约好稍后救区长,回来却发现对方不见了

2024年06月14日23:22:21 历史 1021

抗战时期,日伪不断下乡突袭、扫荡村庄、乡镇,抓捕我方抗日干部、游击人员。当年,大伙儿陷入困境之时,往往会有群众、老百姓挺身而出,冒死掩护我方人员,最终瞒过敌人,化险为夷。

不过,也有一些营救失败的例子,让人听罢不禁扼腕痛惜、唏嘘长叹。

解放后,顾高镇苗圃村村民黄桂喜老汉,曾向党史采集人员讲述了一次不算“成功”的掩护经历,讲到最后,老汉的眼中布满晶莹,不住地长叹着:

“唉,等我游回去的时候,一看区长待着的那个地方没有人,我就知道坏事儿了。这么多年回头想,要不是他的舍生决断,我们当时估计也活不成。”

一村民回忆掩护干部突围:约好稍后救区长,回来却发现对方不见了 - 天天要闻

当天下午,黄老汉用沙哑的声音,给众人讲述着那段生死相隔的真实过往......

1942年6月19日,天还未亮。

靖江县二圩(泰州市靖江市下辖)东头,一户姓施的地主家中,早起准备铡草喂牛的长工黄桂喜才打开院门,外面便传来一阵凄厉的枪响。

这枪响刺破了夜的宁静,也让整个圩子顿时惊醒,人们胆战心惊地趴在窗缝边,小心探看着外面发生的情况。

黄桂喜听到枪声,下意识便想转身缩回院内,然而,还没等他将门合上,便听见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有人低声喊着:

“黄大哥,黄大哥,快,快带我俩跑出去!”

黄桂喜听出来,是区委书记贾成的呼声。施家在当地家资颇丰,为人善良、有爱国之心,平日里和二圩抗日民主政府的一些干部,时有来往,这些干部们在施家开会、吃饭以及住宿,都是常事。

长工黄桂喜也经常给这些人端茶倒水、跑腿办事,这些人也会拉着黄桂喜一起,坐下谈身世、为他讲爱国抗日的道理。大伙儿把黄桂喜当作信得过的自己人,而黄桂喜也觉得,对方待他如同亲人一般,亲和而没有任何架子。

黄桂喜听到贾成呼唤得慌张,当即拉开门,一看区委书记贾成和区长刘杰两人,一前一后地跑到近前。

一村民回忆掩护干部突围:约好稍后救区长,回来却发现对方不见了 - 天天要闻

“黄大哥,鬼子把这儿包围了,你能不能想想办法,送我们逃出去?”区长刘杰走到近前,回头看了眼身后,忧心忡忡地问道。

当天,盘踞在靖江的日伪军,趁夜突袭二圩一带,进行扫荡,村口的岗哨没来得及发现敌人的踪迹,等到对方突到村口之时,已然晚了。

此时,村里的枪声已经杂乱起来,部分与敌遭遇,未能突围的干部,开始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战斗,但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战斗的结果自然是十分悲壮、惨烈的。

黄桂喜常年在二圩帮工,对当地道路十分熟悉,他听了片刻外面的动静之后,当即便判断出了敌人此时已经将圩子三面悉数包围,此时唯一能突围出去的地方,只能是东面的那条通江大河。

想到这里,黄桂喜当即拉着两人,向着东面的大河方向奔去,一路之上,天上飘着微雨,三人沿着小路,趟着杂草荆棘,快速地跑到了大河岸边。

然而,众人看着宽阔的河面,却顿时傻了眼。

由于前几天刚下了大雨,昔日宁静、恬缓的河面,河水暴涨,水深湍急,河面之上,一个个水窝不断地打着旋。

贾成和刘杰两人看着河面,面露难色,他俩人都不会游水,平日里这条河都游不过去,更何况当下这种情况。

但此时,强敌重重包围之下,想要逃出生天,只能从这里脱身。

一村民回忆掩护干部突围:约好稍后救区长,回来却发现对方不见了 - 天天要闻

黄桂喜一听两人不会游水,当即对区长交代道,“那我先送老贾过去,稍后我再游回来拉你。”

当时的黄桂喜是万万没有想到,这竟会是两人的最后诀别。

顾不上多想,黄桂喜随后便一把拉着贾成,跳进了湍急的河水当中,两人刚入水,便被河水冲得斜向下漂去,贾成不会水,在水里十分无助,黄桂喜是边游边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冒死将他推送过了河。

有些脱力的黄桂喜,躺在对面的河岸草窝当中,稍微歇息了片刻,当即起身,嘱咐了贾成几句,随后便再次跳入河中,奋力向着对岸游去,凭借着精湛的水性,不久,黄桂喜便游到了留下刘杰的那个岸边。

然而,当黄桂喜爬上岸来,却发现,刘杰不见了。

“当时,天还飘着小雨,四周一片凄迷,我抹了把脸,环顾四周,轻声喊了几声,却没有人回应,我心里登时便凉哇哇的,当即便意识到,可能坏事了。”多年后,黄桂喜再次回忆起当年的这段往事,依然唏嘘不已。

直到天亮后,敌人撤离二圩,回到村内的黄桂喜才得知了刘杰的下落,刘杰被日伪军抓住,不久便被戕害了。

一村民回忆掩护干部突围:约好稍后救区长,回来却发现对方不见了 - 天天要闻

刘杰原本待在原地,等着黄桂喜游过来把他捎带过岸,然而,黄桂喜他们渡河不久,刘杰便听到身后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间或还夹杂着“叽里呱啦”的日本话。

敌人来了!

刘杰脸色发白,他望了眼还在河水中搏击水浪的两人,来不及多想,登时便作出了生死抉择,必须牺牲自己,掩护河水中的那俩人!

随后,刘杰便快速跑开,隔着老远大喊了一声,将原本靠近河岸的敌人,顿时吸引了过去,闻声而去的敌人,随即蜂拥般扑向了刘杰所在的方向......

“我曾不止一次地回想着当年的这段事儿,要是刘区长悄悄躲起来的话,他或许不会被害,但河里的我俩,恐怕是谁都别想活了。”黄桂喜回想着这段经历,不止一次地感慨,叹息着。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三辑)——第549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姜堰文史资料》,黄桂喜回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 天天要闻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我对小鹏的智驾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国一,行业最强!”7月3日,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语惊四座,直接摊牌了。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何小鹏又定了一个“规矩”——2000TOPS算力,以后就是20万车的标配。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后友商如果没有2000TOPS,就别再腆着脸吹智驾了。所以G7发布会主题被命名为“跨时代”,而且几乎全程对标...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