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战争改变命运的女性~如夜莺般的我们迄今犹存

2022年10月18日23:25:23 历史 1681

1995年,一位风烛残年的老母亲,想象自己逝去时将与每一个曾经爱过,却被自己遗忘的人相会,蕞终得到安宁,而她将过去的岁月装箱打包,唯有一件挂怀的事,是想带走的东西,尽管她认为遗忘是多么的重要。


而一张暂时身份证,以及照片上那年轻的女子:朱丽叶.吉威斯,引起了儿子的好奇心,这位来时不多的老母亲,不得不重新检视自己的一生。那些个努力想遗忘的战争,以及曾经遗落过的人,穿越时间与空间,透过封尘的记忆,拂去厚厚的灰尘,前尘往事的黑暗岁月,慢慢地清晰起来。

被战争改变命运的女性~如夜莺般的我们迄今犹存 - 天天要闻

时光倒转,那如人间炼狱般的二战场景,便于这样的形式展开。


克莉丝汀.汉娜享誉世界之作《夜莺》,讲述的是一对性格迥异的姐妹,在面对战争时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

被战争改变命运的女性~如夜莺般的我们迄今犹存 - 天天要闻

薇安和伊莎贝尔是一对姐妹,因过早丧母,加上父亲的遗弃,薇安在安托万的爱情中寻求到了安身之所,性格懦弱隐忍,看似胆小不够坚强。而妹妹伊萨贝尔则是个不懂害怕的人,性格叛逆,勇敢,无所畏惧,她特别想摆脱寄宿学校的约束获得父亲的爱,同时她憎恨德国纳 粹,总想冲锋陷阵去战斗。


同样的家庭,这对姐妹有不同的性格,但是在残酷的战争中,她们用不同的方式,救助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妹妹伊莎贝利和她的一帮朋友策划执行的‘夜莺计划,解救了117位飞行员的性命。 而战争,让薇安妮变得勇敢坚强, 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拯救19位犹太人儿童。

当战争来临,对于女人而言,她们遭受的痛苦甚至比男子更加残酷,更加令人敬佩。战争暴露了丑陋和残酷的行为,使无数女人成为受害者。

被战争改变命运的女性~如夜莺般的我们迄今犹存 - 天天要闻

战争结束时,情非得已卷入战争的女人,没有人为她们树碑立传。战争结束之后,生活还得继续,她们重新拾起支离破碎的生活,擦干眼泪,抚平自己的伤痛,重建家园。只不过“男人讲述事实,女人继续过日子”。

这是一本文笔优美,情感真挚,朴实动人的作品,作者用高超的技巧捕捉出了二战时期被战争改变命运的女性,以及由此唤起人们对生命,爱情以及战争残酷的审视,也通过令人心碎的细节,展现了女性的达观与坚忍。


摘抄书中的一些金句,我想,这样的故事令人难以忘怀:


生命是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


万物始于爱,也因爱而告终。


要紧的不是我失去了什么,而是心里的往事。伤痛总会愈合。爱持久不衰。我们迄今犹存。

被战争改变命运的女性~如夜莺般的我们迄今犹存 - 天天要闻

#二战##战争中的女性#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 天天要闻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我对小鹏的智驾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国一,行业最强!”7月3日,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语惊四座,直接摊牌了。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何小鹏又定了一个“规矩”——2000TOPS算力,以后就是20万车的标配。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后友商如果没有2000TOPS,就别再腆着脸吹智驾了。所以G7发布会主题被命名为“跨时代”,而且几乎全程对标...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