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2025年07月01日11:32:08 历史 1331

编辑丨卡卡

文丨卡卡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当年小日本就是利用我们的善良偷走了景泰蓝。”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1971年,马王堆辛追夫人被发现,日本的研究人员总想找名目来观摩学习,甚至还想带走她的头发,美其名曰“一根就好”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就是因为吃过亏了,我们国家才变得严谨起来,对于日本长达半个世纪的“纠缠”,果断地说了不。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开玩笑呢,辛追夫人的头发可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如果真的让日本拿走了,那不就是把中国能保持震惊世界的“东方睡美人”的技术泄露了吗?

给,肯定是不能给的,这是为什么呢?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东方睡美人”辛追夫人

1971年,长沙马王堆,一声巨响炸开了一座沉睡的汉代大墓。

当考古人员打开第四层棺椁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一具女尸静静躺在暗红色的棺液里,全身裹着丝绸。

两千年过去了,她的皮肤竟然还有弹性,按下去甚至能自己弹回来,部分关节还能活动,睫毛和鼻毛清晰可见。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她不像木乃伊,更不像一具骸骨,而像刚刚睡去。

这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东方睡美人”——辛追夫人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通过尸体解剖,医生们发现她的内脏器官完整无缺,血管里甚至还残留着A型血。

她胃里那138颗尚未消化的甜瓜子,将她的死亡时间锁定在了瓜果成熟的夏季。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仿佛穿越时空而来,这本身就是个无法解释的奇迹。

而那根乌黑柔韧的头发,便是这个奇迹最微小、也最集中的体现。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一根头发背后的秘密

奇迹背后,是日本人近乎偏执的渴望

从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开始,他们就通过各种官方和民间渠道,反复提出同一个请求:

希望能得到辛追夫人的一根头发,哪怕只是一小截。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理由冠冕堂皇,从“纪念中日友好”到“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可他们究竟想要什么?

头发是人体的生物硬盘,它结构稳定,能将一个人的基因信息、健康状况、生存环境的微量元素,几乎无损地封存起来。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得到一根辛追的头发,就等于拿到了一把钥匙。

用这把钥匙,可以尝试破解汉代人的基因图谱,甚至逆向推导出那神秘的防腐技术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辛追的身体,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样本,谁先破解,谁就掌握了无价的专利和学术制高点。

日本人深知这一点,他们真正觊觎的,是破解整个文明密码的那把钥匙。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拉扯

面对日本的请求,中国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无比清晰:坚决回绝。

理由只有一个:文物不可分割,必须保持其完整性,这不是一句外交辞令,而是刻入骨血的原则。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这场围绕头发的攻防战,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日方的手段也在不断升级。

起初是直接索要,被拒后,他们提议“合作研究”,想派专家来现场,用他们的设备进行激光扫描,共享数据。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这无异于把我们锁在保险柜里的珍宝,大大方方地让他们复制一份数字备份。

我们再次拒绝。

后来他们甚至在国际上制造舆论,暗示中国“学术保守”,不懂得“与全人类共享文化遗产”。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这种话术,企图从道义上打开缺口。

但中方不为所动。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我们深知,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失去的将不仅仅是一根头发,而是研究的主导权,是对本国文化遗产的定义权。

更让我们警惕的是,早在八十年代,就有迹象表明日本研究机构已开始模拟类似样本,其论文中的某些数据,竟与我们早期公布的马王堆数据高度吻合。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这背后细思极恐。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科研成果要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我们凭什么能守住?

凭的是老祖宗的智慧,和我们这一代人的决心。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辛追夫人的不朽,首先要归功于她的墓葬,那是一座近乎完美的“时间胶囊”。

深达20米的墓坑,先用细密黏韧的白膏泥糊满四周,再填充了足足五吨木炭,这层厚达一米多的隔绝层,彻底杜绝了空气、水分和细菌的侵入。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而棺内的液体,经化验含有硫化汞,也就是古人常用的红色朱砂,是天然的杀菌剂。

缺氧、恒温、无菌,这三大要素共同创造了物理和化学上的不腐神话。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墓中的每一件陪葬品,都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辉煌。

那件仅重49克的“素纱襌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代表了汉代纺织工艺的巅峰,至今现代技术都难以复制。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那碗出土时藕片依然清晰的莲藕汤,虽在接触空气后瞬间消逝,却证明了当时保鲜技术的神奇。

古人的智慧,给了我们一份独一无二的宝藏,而今天的我们,则用最顶级的科技和最严密的安保来守护它。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辛追夫人如今静卧在湖南省博物馆的特制展柜中,环境恒温恒湿,充满了惰性气体氮气,周围是厚厚的防弹玻璃和24小时监控。

她的研究,也始终由中国科学家主导,所有的成果都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这不只是一具古尸,更是一寸山河

今天,关于辛追夫人头发的争夺,似乎已经尘埃落定。

这场长达半个世纪的博弈,让我们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守护,从来不意味着保守和封闭。

我们把记载着汉代养生智慧的养生方竹简资料分享出去,却没能换来对等的回馈,这让我们学会了谨慎。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我们坚持自主研究,最终独立破解了辛追夫人的年龄、死因、血型和生前所患疾病,这让我们赢得了自信。

辛追和她那根乌黑的头发,早已超越了考古学意义。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它象征着一种文化主权。

它无声地宣告,属于我们的历史,必须由我们自己来书写,属于我们的国宝,其尊严寸步不让。

她静静地躺在那里,无声地诉说着,有些东西,是永不退让的底线。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结语

对于辛追夫人,我们的坚持就是最大的保护,但这也是通过吃亏换回来的,吃一堑长一智。

我国有太多历史文化被窃取,这更提醒我们,要严防死守其他文化瑰宝,错误不能再犯一次。

你有在现场参观过辛追夫人吗?

参考资料:

【1】央广网2024-10-27《辛追夫人竟是2000年前的“养生博主”?》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2】光明网2024-08-13《马王堆汉墓究竟有多少文物?最新数据来了!》


没完了?日本多次“觊觎”辛追夫人头发,原因令人深思,得亏没给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 天天要闻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琉球不该属于日本!”中国将领一句随口抛出的话,瞬间让日本上下炸开了锅。这话听着平淡,可威力不亚于扔了颗舆论炸弹。日本急了,网友怒了,连官员都坐不住了。琉球这块小岛,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将领的惊人发言一名中国退役将领在某次东亚安全会议上,淡淡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 天天要闻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锡金国王下令升起五星红旗,宣布加入中国!”——1975年4月10日,这条消息短暂传出,震惊周边国家。然而,仅三小时后,印度军队开进锡金首都甘托克,这场“中国梦”瞬间破灭。锡金,这个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小国,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做出如此决定?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闻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国人的钱,我们想要,可又怕他们把岛‘吞’了。”库页岛一位渔民的话,透着点无奈。曾经的中国东北宝地,如今成了俄罗斯的“后院”,岛上资源多得能闪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却紧巴巴。面对中国伸来的橄榄枝,他们既眼馋又犯怵。严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饶的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 天天要闻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总台记者王东宇 齐莉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北大营附近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清晨,沈阳小西边门附近,一...
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岁月(姜义军) - 天天要闻

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岁月(姜义军)

铁岭的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从1910年春到1913年春,少年周恩来曾在东北求学3年,这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46年9月,已经成为党的重要领袖人物的周恩来在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个人的求学和成长经历时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