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每天多走一万步,骨质疏松和类风湿风险会增加?真的吗

2025年02月21日18:33:03 健康 112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每天走一万步,活得更长,身体更健康”,这是大家常听到的健康口号,似乎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的“标配”。

医学研究:每天多走一万步,骨质疏松和类风湿风险会增加?真的吗 - 天天要闻

朋友圈里,大家也常常晒着自己步行的步数,仿佛走得越多,健康就离自己越近。

但是,最近的一些医学研究却让人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居然有人提出,每天走一万步,可能会让骨质疏松和类风湿的风险增加?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天天“走路大法”不再是健康法宝了?

让我们抛开那些健康的口号,认真看看这个问题,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大家都推崇“走一万步”?

先说说“走一万步”这个数字从哪儿来的。

其实,早在1960年代,刚刚被现代步行运动学界接受时,这个数字就是一个标志性的目标。

医学研究:每天多走一万步,骨质疏松和类风湿风险会增加?真的吗 - 天天要闻

日本的一个企业为了推广计步器,推出来的“每日至少走一万步”的概念,当时其实并没有考虑到走路对骨骼、关节等的长期影响。

结果,随着各种“健康”广告、健身APP的出现,这个“一万步”变得几乎成了全民健康的标准。

然而,问题来了。大家都知道走路是有益的——它不仅能提高心肺功能,帮助减肥,还能改善代谢,缓解压力。

走路的好处多得数不清,可真的是越多越好吗?这就进入了一个“量”与“质”的问题。

“走路多,骨质疏松的风险真的会增加?”

既然“走路”有这么多的好处,那它怎么可能对骨骼有害呢?

医学研究:每天多走一万步,骨质疏松和类风湿风险会增加?真的吗 - 天天要闻

事实上,走路本身是低冲击、高效益的运动,适量的走路能增强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这是因为,走路属于负重运动,能够激活骨细胞的生长,促进钙质的吸收。

不过,研究指出,过度走路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

比如,长期剧烈的走路,尤其是走路的步伐过快、频率过高,甚至步态不正确,可能导致关节的过度磨损。

而骨质疏松和关节的磨损恰恰与负重运动的过度累积有关。

医学研究:每天多走一万步,骨质疏松和类风湿风险会增加?真的吗 - 天天要闻

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步伐较快、每天连续走一万步以上的人群,长期下来的确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和原本就骨密度较低的人来说,压力过大、过度的负重会加速骨质流失。

那么,到底走多少步最为合适呢?

医学界建议,对于健康人群,适度的步行非常有益,特别是在膝盖和髋关节健康的人群中,每天走个6000到8000步其实已经够了。

适当的步数不仅能够促进骨骼健康,还不会给骨骼和关节造成过度负担。

类风湿的风险?

如果你是个“走路达人”,并且每天都坚持步行超过一万步,突然看到“走路多,类风湿风险增加”的话,可能有点儿疑惑。

类风湿是什么?它是一种影响关节的慢性疾病,会让关节逐渐失去活动能力,最终导致严重的疼痛和变形。

医学研究:每天多走一万步,骨质疏松和类风湿风险会增加?真的吗 - 天天要闻

研究表明,过度的身体负荷,特别是反复、大强度的运动,可能会刺激体内的免疫系统引发某些免疫疾病,类风湿就是其中之一。

大量的运动本身,尤其是在关节不健康、没有得到充分修复的情况下,可能加速软骨磨损,从而诱发类风湿的发生。

对比常见的运动方式,走路算是比较温和的运动之一,但一旦超出了正常范围,过量运动就可能成为关节的杀手。

医学数据显示,对于一些早期有类风湿遗传倾向的人,过度运动可能触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加重病情。

有研究发现,每天步数超过一万步,尤其是步伐较快、连续走的时间过长时,关节可能受到持续性压力。

尤其是膝关节和踝关节,这些关节承受了大量的运动负担,可能引发炎症反应。

炎症一旦出现,类风湿的风险便有了增加的可能。

走得多、走得快,真的有必要吗?

有时候,过度“追求数量”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像一万步这种目标,虽然看起来是健康生活的代名词,但如果没有合理规划,反而容易给身体带来负担。

医学研究:每天多走一万步,骨质疏松和类风湿风险会增加?真的吗 - 天天要闻

现在有些人,明知道自己膝盖、髋部或者脚踝关节有些不舒服,还是拼命去走上几万步,最终导致健康问题的发生。

其实,运动的质量远比数量重要。走路的步伐要保持自然,避免快步走对关节的过度冲击。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慢跑、游泳等运动,既能锻炼心肺功能,又不会给关节带来过多负担。

很多医学专家都提到,运动是为了保持健康,而不是为了追求一个“目标步数”,适度而为才是最科学的。

每天走多少步才合适?

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答案,那就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步数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大多数健康的年轻人来说,保持每天至少6000步,既能保证身体活动,又不会给关节和骨骼带来过大的压力。

医学研究:每天多走一万步,骨质疏松和类风湿风险会增加?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而对于年纪大了,骨质疏松、关节有点问题的人来说,适当减少步数,或者选择低冲击的运动,如游泳、骑车、瑜伽等,可能会更好。

当然,如果没有任何健康问题,走一万步也并不会带来严重的伤害,只要注意走路的姿势正确,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就能享受到运动带来的健康好处。

如何避免过度走路带来的伤害?

那么,如何避免“走多了”带来的伤害呢?

如果你想要保持健康、增强骨骼和关节的耐力,又不想增加类风湿的风险,应该采取怎样的运动方式呢?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张莉萍.基于“肾主骨,肝主筋”理论探讨补益肝肾法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中的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25-02-10

医学研究:每天多走一万步,骨质疏松和类风湿风险会增加?真的吗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保护大脑,远离老年痴呆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保护大脑,远离老年痴呆

在岁月的长河中,大脑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而老年痴呆,无疑是其中最令人揪心的一种。它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患者的记忆与认知,给无数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但幸运的是,科学家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为我
女子在家搞卫生后高烧40°C,肺都“发霉”了!这细节千万警惕 - 天天要闻

女子在家搞卫生后高烧40°C,肺都“发霉”了!这细节千万警惕

天气渐渐转热,不少人趁着天空放晴,开始整理衣柜,将衣物进行“大换季”。近日,来自杭州的沈大姐趁着前两天天气晴好,她休息在家,便开始了“换季工程”。岂料,整理完衣柜后,她病倒了,体温最高到了40℃。正当大家以为是累得病倒的时候,却查出是肺“发
突破!这项技术为血透患者生命线“保驾护航” - 天天要闻

突破!这项技术为血透患者生命线“保驾护航”

你知道吗?在我国,每10个人中就约有1人患有慢性肾脏病,其中不少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尿毒症。对于这些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成为了维持生命的关键手段。而在血透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生命通道”,它就是血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