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2025年03月22日01:43:04 历史 1081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从历史分期角度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农民协会组织发行的货币,既不属于红色政权货币,也不属于革命根据地货币。道理很简单,那时候,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建立红色政权,更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只有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才逐步建立红色政权,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始发行红色政权货币。

据此,第一个发行红色货币的要数蛟洋农民银行。1927年10月,在福建上杭县的北四区——蛟洋,成立了中共蛟洋乡支部。以傅柏翠为首的共产党员,按照党关于建立工农武装的指示,领导农会收缴反动民团和地主的枪械,组建农民自卫军。据《福建革命根据地货币史》记载:为促进经济发展,于1927年冬成立了蛟洋农民银行,发行蛟洋农民银行流通券(面额有一角、一元两种)。

但几个月之后,蛟洋农民自卫军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强大的军事“围剿”,被迫转移至大山中打游击,农民银行因此而中断。虽然这一银行存在的时间只有几个月,但无论如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建立自己银行的第一次尝试。只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蛟洋农民银行发行的流通券至今还没有发现实物。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图1 蛟洋农民银行旧址

目前经鉴证有实物的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是1928年2月下旬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发行的劳动券。

1928年2月,朱德、陈毅率领湘南暴动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进军耒阳。2月19日,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成立县苏维埃政府,刘泰任主席,徐鹤、李树一任副主席,全县18个区300多个乡也相继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为了扩大红色政府的影响,适应当时政治斗争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劳动券也就应运而生。

可是,在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发行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此事却一直鲜为人知。直到1980年,耒阳党史办为了系统整理耒阳人民革命斗争史,组织有关部门安排专业人士,进行党史资料征集工作,才初显端倪。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一天,时任党史办副主任的陈列菊,在对幸存的参加湘南暴动同志进行访问时,无意中听到了一个重要消息,说耒阳苏维埃政府曾经发行过货币,叫“劳动券”。对党史研究敏感的陈列菊,听到这一说法后非常震惊。因为他知道,耒阳建立苏维埃政府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是比较早的,苏维埃政府发行的劳动券在红色货币历史上会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找到它,对研究我党的金融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陈列菊马上向领导作了汇报,并着手寻找留存的实物。

但偌大的耒阳,要找到几十年前发行的劳动券,无异于大海捞针。陈列菊与同事们苦寻一段时间无果后,决定缩小寻找的范围,瞄准湘南暴动时,工农革命军曾经激战过的地方。

在这些乡村里,陈列菊根据以往收集文物的经验,发动当地上了年纪的老百姓协助寻找,并且将寻找重点放在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屋。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1983年春天,耒阳市大市乡敖山村一位70多岁姓刘的老农,在自己家的土砖房二楼墙壁中找到了两张一元的劳动券。当这一消息传到党史办时,陈列菊立即赶到大市乡敖山村,代表政府用10元钱从刘老汉手中买回了这两张劳动券。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图2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正面

由于年代久远,劳动券早已发黄,而且有些破损。但非常庆幸的是,两张一元的劳动券正、背面图案还基本清楚。从实物看,纸币虽然有些粗糙,但设计非常有特色。劳动券正面的主图是马克思列宁的头像;上方书“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13个字;中间上方是币值“壹圆”两个字,下方有刘泰、徐鹤、李树一的签名;纸币下方边框里有“中华苏维埃元年印”8个字。背面盖有“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之印”,印章直径10厘米,盖印处并用墨笔手工编号。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图3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背面

找到一元纸币后,陈列菊在想,既然有一元的主币就应该还有相应的辅币,否则不便于流通。因此,他继续发动群众寻找其他的辅币。

1983年9月,在耒阳市公平镇茅家坪村一位姓罗的老农家,再次找到两张劳动券,其中一张为一元,另一张是二角的。党史办用6元钱从罗老汉手中征收了这两张劳动券。二角的劳动券与一元的相比,外观上没多大的变化,只是面值数不同而已。

1985年,在经过多年的党史征集后,耒阳市建成了党史陈列馆。开馆前夕,为了确保展出文物的真实性,当年9月,由时任党史办主任的陈列菊和另外一位党史办的同志,携带20多件民间收集来的文物前往北京,到中央党史委(即现中央党史研究室)求教于专家。

在这20多件文物中,其中就包括这4张劳动券。时任中央党史委副主任的马石江在看到这20多件文物,尤其是这4张劳动券时特别激动。他在听取陈列菊的汇报后,非常兴奋地对陈列菊说,这应该是目前发现的我党最早发行的纸币实物,并让陈列菊到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去鉴定验证一下。

在中央党史委胡丹同志的引荐下,陈列菊携带这4张劳动券来到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该馆有关专家鉴定确认为真品后,提出能否留下一张一元券和二角券给该馆。出于保护革命文物原件的需要,陈列菊北上带着的20多件文物想通过军事博物馆进行复制,回去之后才好用复制件展出。军事博物馆的同志于是提出免费为20多件文物进行复制,来换取两张劳动券。陈列菊见此情景,不便作主,连忙向耒阳市的有关领导进行请示,得到了肯定答复后,将两张劳动券留在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目前,这二张劳动券在该馆的土地革命时期文物展厅中展出。

陈列菊从北京回来后,一直忙于党史陈列馆的布展、开馆工作,并未将这件重大新闻向外界透露。1990年因工作需要,陈列菊又转调耒阳市志办任主任,开始市志的编辑工作。而后,市志办与党史办合并,组建新的耒阳市史志办,陈列菊出任主任。但直到1999年退休,他都未向外界透露这一重大新闻。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前几年,有记者在赴耒阳市采访一个旅游项目的开发时,巧遇登山游历的陈列菊老人。说到耒阳的历史时,陈列菊无意中讲起这段历史,才使这隐藏了几十年的秘密得以披露。

耒阳市目前现存的实际只有一张一元劳动券。据陈列菊称,另一张一元的劳动券在1986年被湖南省人民银行征收去了。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的设计非常有特色,把马克思、列宁头像作为主图。把外国人头像设计在中国纸币上,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第一回,开创了红色政权货币的先河。表明了红色政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的。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体现了苏区群众铁心跟党走的精神风貌。

这种以马克思、列宁头像作为纸币主图的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影响非常广泛。其红色基因,很快传承到苏区各地,各地纷纷按此设计纸币主图。

1930年11月7日,在中共闽西特委领导下,为发展苏区经济,建立了闽西工农银行,发行了一元银币券。其主图也是马克思、列宁头像(有1930、1931两个版式)。闽西是客家地区,群众把这种红色政权发行的纸币称之为“红票”。“红票”在苏区群众中流通,既有一般货币的功能,又有宣传画的功效,使群众很快懂得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与政治主张,坚定了跟着共产党闹翻身求解放的决心。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图4 闽西工农银行1930年一元券

此后,1931年2月江西工农银行印制的一元纸币;1931年坑口墟消费合作社流通券;1932年湘赣省工农银行一元券;1933年川陕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的一元券;以及闽西工农银行股票、联合消费合作社股票,都使用马克思、列宁头像为主图。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图5 江西工农银行一元券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图6 闽西工农银行股票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图7 坑口墟消费合作社流通券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图8 1932年湘赣省工农银行一元券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图9 川陕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1933年一元券

单个以马克思或者列宁或者斯大林头像为主图的更多,如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1931年贰角券、1932 年壹圆券;鄂东农民银行铜元票1931年贰串文券;鄂豫皖省苏维埃工农银行1932年贰角券等,使用的都是马克思头像。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图10 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马克思头像1931年贰角券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图11 鄂东农民银行铜元票马克思头像1931年贰串文券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一元和贰角的纸币;1931年鄂北农民银行信用券伍角券、壹圆券;1932年鄂豫皖苏维埃经济公社铜元贰串文;1933年、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一元纸币;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铜元票1933年一串文纸币、1934年三串纸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1935年壹圆券纸币、布币;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1936年壹圆券纸币,使用的都是列宁头像。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图12 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铜元票三串纸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工农银行1933年壹圆券纸币、布币,使用的是斯大林头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使用斯大林头像的货币。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图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工农银行1933年壹圆券纸币

1931年7月鄂北农民银行还制作了马克思头像和列宁头像两种版式的银币。1931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造列宁头像银币。1934年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还制作了列宁头像的银币,但此币至目前,在钱币界还有些争论。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图14 1931年鄂北农民银行造马克思头像银币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图15 1931年鄂北农民银行造列宁头像银币

洪荣昌:第一张红色政权货币 - 天天要闻

图16 1931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造列宁头像银币

马克思、列宁头像成为苏区货币主图之后,加快了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的传播,更加坚定了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提高了广大群众闹翻身求解放的政治思想觉悟,为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简介:

洪荣昌,笔名:红歌,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红色收藏》杂志主编,《中国钱币》杂志特聘审稿专家,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龙岩市档案馆荣誉研究馆员,武平县博物馆特聘研究员,武平县慈善总会终身荣誉会长,中国红色收藏鉴定师,评估师。

从事收藏几十年,涉及邮票、钱币、苏区文物、毛泽东像章等。出版过《红色票证》《红色货币》《红色收藏》《红色粮票》等专著。曾在北京、福州遵义厦门等地举办苏区红色文物展览。其个人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红网等多家新闻媒体介绍过,享誉全国。已出版的著作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全国各大图书馆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等海外知名图书馆收藏。几十篇学术论文被英国剑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杂志、网站刊登转载。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同心振乡,同心燃梦”团队来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参观学习。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走进何叔衡故居,团队成员们仿佛穿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作者 杜燕 周锦麒 烈日下,卢沟桥上,已不见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游客讲述抗战历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蓝色志愿者马甲的“90后”——郑然。 接过93岁爷爷郑福来的“历史接力棒”,郑然站在桥头,向过往游客讲述铭刻于古桥的抗战历史与不屈精神...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 天天要闻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戏剧,主人公黄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岁,头发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终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两个月,每天晚上7点到9点,趁着这段最安静,也是头脑最清醒的时候,黄石文坐在养老院5楼的房间里,一字一字讲出过往人生,面前的电脑将他...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在盐城举行 - 天天要闻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在盐城举行

中国日报7月7日电,以"本土根基与人类情怀"为主题的"水乡生态 文学点亮"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近日在盐城草房子文学馆举行,标志着"我心中的乐园——世界儿童文学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由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中共盐城市盐都区委宣传部主办,江苏大纵湖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盐都,这片位于长三...
明明黄河比长江短,为何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天天要闻

明明黄河比长江短,为何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明明比长江短,为何被称为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像中国一样,独占两条河流究竟有多难?黄河vs长江数据显示,黄河全长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长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长江年径流量9600亿立方米,是黄河574亿立方米的16.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天天要闻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不可一世的日军进逼山西“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义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军指挥部向115师下达了作战命令。于是,朱德电令第115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八路军第115师主力由红一军改编,在平型关战斗中投入...
“80后”县长戴吉国,主动投案!他曾要求下属不当反面案例“主角” - 天天要闻

“80后”县长戴吉国,主动投案!他曾要求下属不当反面案例“主角”

据云南玉溪市纪委监委7月7日消息:玉溪市华宁县委副书记、县长戴吉国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玉溪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戴吉国(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戴吉国,男,汉族,1982年8月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戴吉国历任江川县委政研室主任,共青团江川县委副书记、书记、青联主席,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