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仙气儿,他的孩子一丝丝也没捞着

2022年12月19日23:14:03 历史 1099

李白的几个孩子,有他这个爹,也是实惨。

好处一丝没捞着,一生都过着连普通人都不如的生活。文采?不存在的。可能大字都不识几个。

李白这一辈子,结了两次婚还和人同居了两次,共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李白的仙气儿,他的孩子一丝丝也没捞着 - 天天要闻

第一次结婚,就是给湖北安陆的许家当倒插门女婿。

许圉师唐高宗龙朔年间的宰相。因为有好友孟浩然贺知章的赞许推介,李白入赘许家,和许圉师的孙女结了婚。

这位许氏夫人给李白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男孩叫李伯禽,女孩叫李平阳。

有妻有子有女,李白却并不珍惜这样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他的才情不允许啊!

这样的天才狂放,爱酒如痴,李白注定没法当一个照顾老婆养育娃的模范丈夫好爸爸。

他处处喝、时时喝,在家也喝在外面也喝,到哪儿都能找到一块喝酒的人。

而且他还常年不着家。呼朋唤友四处游历,花钱如流水,散出去的千金,多半是不可能“还复来”的。

许氏夫人相当于丧偶式育儿,家里两个娃估计连爸爸正常的一面都没怎么见过。

这种境况下,许夫人不出十年就生病去世了。而后李白离开湖北去了山东,认识了一个姓刘的女人。

李白的仙气儿,他的孩子一丝丝也没捞着 - 天天要闻

不知道李白怎么会喜欢这个刘氏,和她同居在一起。这个刘氏,是个势利又刻薄的寡妇。

她一开始觉得李白有名有才,以为傍上他会飞黄腾达;哪知过了很久也没套了现,就忍不住嘲讽、挖苦、打击、侮辱他。

屈愤的李白在《雪谗诗赠友人》中怒骂刘氏“彼妇人之猖狂、彼妇人之淫昏”,表达自己的痛苦。

最后,刘氏觉得自己等不到李白发达的那一天,主动跟李白说拜拜了。

“拜拜就拜拜。”李白看都没看刘氏一眼,又找了个不知道名姓的山东女人。

李白的仙气儿,他的孩子一丝丝也没捞着 - 天天要闻

这个女人给李白生了个儿子,李白给取名叫“颇黎”,就是玻璃的意思。

见又有了一个儿子,李白索性把许夫人生的儿子女儿都交给这个山东女人,自己拍拍屁股上京去了。

好容易得唐玄宗召见,他以为自己要在政坛大展拳脚,却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深受打击。

绝望中,他又一次开启全国自由行,到处游历,把那个可怜的山东女人和三个子女抛在了脑后。

有一次游到河南开封,他酒喝多了,在梁园一面墙上醉醺醺地写了一首《梁园吟》。

这首诗被武则天朝宰相宗楚客的孙女读到,刹时被他的才华所震惊,据说花费千金连这堵墙都买了下来。

李白被这位白富美的行为打动,入赘了宗家,第二次成为宰相孙女婿。

这位宗氏夫人并没有给李白生下一儿半女。

李白的仙气儿,他的孩子一丝丝也没捞着 - 天天要闻

赘居宗府的时候,李白也会想起山东的孩子们: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你说李白不爱孩子吧,看他给孩子们取的名字:伯禽是西周政治家周公长子的名字,平阳是汉武帝姐姐的名字,玻璃是水晶石,当时非常贵重的东西。

他一开始应该也是把孩子视若珍宝,并且从心里寄予厚望的。

奈何他血里有风,天生自带仙气,没办法做一个接地气的、陪伴引导教育孩子成长的好爸爸。

伯禽和平阳母亲早逝,父亲又不着调,常年过着寄人篱下的孤苦日子;平阳很小就嫁了人,没多久又病死了;

另一个儿子颇黎,也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就这么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李白的仙气儿,他的孩子一丝丝也没捞着 - 天天要闻

李白去世后,曾经有位叫范传的铁杆粉丝,誓要找到李白的后代,期待能亲瞻诗仙的风范。

但当他找到李伯禽时,惊呆了。面前是一位质朴木讷的庄稼汉,平庸得和山野里的农夫别无二致。

李白的才气,名气,仙气,狂散千金的豪气,似乎跟他不发生任何关系。

这不能不让人唏嘘感叹。

但也正是这个老实的庄稼人,陪伴李白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李白的仙气儿,他的孩子一丝丝也没捞着 - 天天要闻

公元757年,李白被朋友们从监狱里救出来后,回到了江夏。面对亲朋的慰问,他写了一首《门有车马客行》。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这个打扫庭院的儿子,应该就是李伯禽。

直到去世的前一年,李伯禽还在他身边照顾他:“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

对一生浪荡的李白来说,在落魄人生的最后时刻,能有儿子的贴心照护,已经是莫大的慰藉。

或许对于一位伟大的诗人,我们无法苛求太多。

如果他真是个一生顺遂稳定的小官,一心抚育儿子的好爸爸,可能也写不出那样奇幻瑰丽的诗了吧!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与今天我们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时,名是名,字是字。《颜氏家训》有言: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就是说“名”是用来区别彼此的,“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在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后便有父亲给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陈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陈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谷嘉先生,于2025年5月14日上午8时逝世,享年91岁。陈谷嘉陈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1959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执教于湖南大学。1959年11月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嗣后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 天天要闻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曹操死后,他大儿子曹丕当了皇帝。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顺眼,为啥呢?因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欢他,差点让他接班。现在曹丕当了皇帝,越想越气:这小子留着迟早是个祸害!这天上朝,有个大臣打小报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写诗发牢骚,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 天天要闻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14日公开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8604部队和8609部队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东京,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召开说明会。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5月14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工作人员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的留守名簿。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民国人物张宗昌 - 天天要闻

民国人物张宗昌

给了我们所知道的很多负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残暴冷血,镇压劳工,,扼杀新闻自由、横征暴敛等等。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 天天要闻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原创性贡献。其中“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筑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伟力,更为我们党以彻底自我...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 天天要闻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在明朝嘉靖年间,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与道士”的奇妙戏码,简直可以用“道士驾到,皇帝傻眼”来形容!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宫廷中掀起一阵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