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才被补授将衔的李聚奎,毛主席:没他,新中国得晚成立10年

2022年10月08日22:05:18 历史 1924

1958年的一天,一份中央军委的文件摆在了毛主席的桌案上。等毛主席拿起文件审阅时,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原来这是一份关于补授一人上将军衔的请示,但当时距离大授衔已经过去了3年时间,此时提出这样的申请多少有些让主席无所适从!

正当主席有些不悦之时,一个名字闪进了他老人家的眼帘。“李聚奎,原来是他!”

1958年才被补授将衔的李聚奎,毛主席:没他,新中国得晚成立10年 - 天天要闻

看到这个名字后,主席紧蹙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之后大笔一挥,同意了这个申请!

看到毛主席的神情在短时间内产生如此大的变化。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小声询问:“主席,此人是谁啊?”

听到这话,毛主席说道:“他可是我们国家的功臣啊,没有他恐怕新中国的成立也要晚上十年才行啊!”

那么,李聚奎到底是什么人呢?为何能够得到毛主席他老人家如此高的评价呢?

救元帅的命

1926年,李聚奎在湖南独立第五师第一团的三营九连当兵,当时新上任一团团长恰好是彭德怀。

而李聚奎第一次见到彭德怀则是在三营营部当中,彭德怀发表讲话,‘你们很久都没有发军饷了,生活艰苦,现在你们要求发军饷,我完全支持。

当时上任的彭德怀已经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可李聚奎并不知道,他只是认为彭德怀要比上任团长周磐更懂将士的心,更知道将士需要什么。

至此之后,李聚奎积极响应彭德怀的指挥,革命热情日益高涨,不久便参加了彭德怀主持的平江起义

1958年才被补授将衔的李聚奎,毛主席:没他,新中国得晚成立10年 - 天天要闻

同年7月22日,第一团进驻平江之后,彭德怀进行起义部署,派李聚奎所在的九连解决师政训处和特务连。

李聚奎接到命令后带领四班直奔特务连,而当时的特务连并没有想到部下会暴动,于是便被几名自家士兵缴了械。

李聚奎率领几人解决特务连后,便突袭师政训处,除了当时的政训处处长外出逃过一劫之外,其余军官被一网打尽。

而这时的彭德怀亲自率领一营二连分两队直扑县衙,当时县长刘作柱与地方恶霸还正在贪图享乐,毫无防备下便被一群士兵团团包围。

刘作柱与地方恶霸见状不妙,纷纷大喊求饶,可这时的彭德怀并不买他们的帐,依旧绑着,放在一旁。

彭德怀率领的起义军在解决平江的国民革命军之后,打开牢房,救出了一直被关押在里边的800多名工农群众。

1958年才被补授将衔的李聚奎,毛主席:没他,新中国得晚成立10年 - 天天要闻

也是在7月22日这一天,李聚奎在潘泗浜、贺国中的推荐之下,光荣地成为起义后的第一批共产党员。

平江起义成功之后,当时的起义军和地方游击队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原来彭德怀所率领的第一团改编为红军第十三师,此时的李聚奎在军中担任中队长一职。

但起义成功仅仅只是第一步,此后彭德怀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行了千里大转移。

在平江到九宫山近两个月的战斗当中,第十三师腹背受敌,损失惨重,不少人经受不住炮火的摧残和敌我双方实力悬殊造成的精神压力,选择了逃跑或叛变投敌。

当部队推进到白沙后,彭德怀见到第十三师军心不稳,便在一天早晨发表讲话。

可这时的第一大队长雷振辉双眼阴翳地看着彭德怀,心中却在策划着谋反一事,在他看来,如果想要吃国民革命军的饭,彭德怀则是他最好的投名状。

他趁着彭德怀讲话的时机,抢过旁边人的驳壳枪,试图枪杀彭德怀,可还没等到他抢到枪,一旁的李聚奎见情况危急,迅速抢先一步将雷振辉扑倒在地。

这时彭德怀的另一名部下黄云桥扣动扳机一枪结果了雷振辉的性命。

在多年后,彭德怀被授予元帅,跟随他多年的老部下直言夸赞李聚奎,当时的那一扑,为新中国抢回了一个元帅。

1958年才被补授将衔的李聚奎,毛主席:没他,新中国得晚成立10年 - 天天要闻

红军时期叱咤多个部队

此后从1930年10月到1932年6月,在反围剿战斗中李聚奎多次负伤,而随着战斗经验的积累,他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1930年,李聚奎先是在红三军中担任大队长,后又升为团长、师长。在红三军时,每一次反“围剿”打的都是恶仗、险仗、硬仗。

在他任职红军第27团团长的时候,更是有着活捉国民党军第18师中将师长张辉瓒的傲人战绩。

之后的他作为红三军的师长,率先起到表率作用,吃穿住行都和战士走在一起,走在队伍中,根本看不出来,他就是红三军的师长。

在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时,李聚奎便两次负伤,后调入红五军。在红五军他并没有停留很长的时间。

同年红五军与赣西特委、湘赣边特委在遂川召开联席会议,这次会议决定将两个特为合并为赣西南特委,将赣西等地方武装改编为红六军。

红六军虽然成立,但是还缺少一部分军事干部。

1958年才被补授将衔的李聚奎,毛主席:没他,新中国得晚成立10年 - 天天要闻

这时的彭德怀想起了刚刚大病一场的李聚奎,按道理来说,李聚奎大病初愈还应该在医院修养一段时间。

可当他听到彭德怀说“除了派黄公略任职军长之外,还要派遣一些干部。”的话后,

便知道老首长来的用意。其实对他来说,身在哪里都一样,都是为了革命事业而努力。就这样他又离开了熟悉的红五军调到了红六军。

李聚奎到达红六军之后,从代理纵队长升到红九师的三个团的团长,后来又在两年多的时间之内先后在红八、七、九师任职过师长,在任职期间,李聚奎率领部队奋勇杀敌。

在第四次反“围剿”的过程中,李聚奎率部与敌人激战,硬生生用40分钟的时间歼灭了国民党军第52师师部和一个旅。

第四次反“围剿”之后,上层领导决定将红一军团师长罗炳辉调到红九军团担任军团长,而红一师长的职位便成了空缺。

当时的军团长还是林彪,而红一师又是红一军团的骨干力量,所以任职师长位子的人必须骁勇善战。

1958年才被补授将衔的李聚奎,毛主席:没他,新中国得晚成立10年 - 天天要闻

李聚奎的名声林彪虽然听过,但林彪并不知道李聚奎的个人战斗风格是怎样的,便亲自找到李聚奎,问:

“你认为应该怎样当好红一师长?”李聚奎回答到“红一师长就是红军的第一师长。”林彪听到后非常的满意,李聚奎就这样接任了红一师师长一职!

长征开始之后,李聚奎所在的红一师成为了长征部队的开路先锋,他率领部队突破一道道封锁线,而先锋部队面临的敌人是其他部队的数倍,只要遇到敌人,他们便率先冲了上去,部队损失惨重。

在1935年,红一师甚至面临着缩编成团的风险,可对于李聚奎来说,团长、师长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只要是工作需要,干什么都行。

同年5月部队开拔到大渡河河口,红一师长李聚奎和团长杨得志亲自前往前往前沿阵地观察阵型,大渡河地势险峻,蒋介石一步步的摸索出红军的前进路线,早早的在大渡河布下了重兵。

大渡河一战后来成为了红一师最著名的战争,当时情况危急,由17名将士组成敢死队,分两次乘船渡河,为后续部队制造充分的渡河条件,这便是后来的大渡河17勇士的由来。

1958年才被补授将衔的李聚奎,毛主席:没他,新中国得晚成立10年 - 天天要闻

同年8月,党中央决定从红四方面军调派兵力到红一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的部分干部前往红四军,这时的中央秘书长邓小平找到李聚奎说了此事,李聚奎当即表态“服从军委命令。”

按说像李聚奎这样的能员干将,为革命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怎么着也能做个将军。可为何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却将他漏掉了呢?

55、58两次调动

原来建国后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并不顺利,可新中国的建设是需要石油的,而中国的石油更要有人来干。

当解放军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通知李聚奎时,他楞了一下。这个调动对他来说,变化非常的大。

尽管他曾经多次调动,但都是在军队之间,这次却是去任职一个根本不熟悉的工作,而这个工作又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何况石油工业的专业性非常强,李聚奎自认为对专业性的知识并不了解,所以顿时犯了难,不知道该不该接手这项工作。

1958年才被补授将衔的李聚奎,毛主席:没他,新中国得晚成立10年 - 天天要闻

看到李聚奎有些犹豫,徐立清便直接了当地对他说:“这次是周总理点名要你去的。”听到这话,李聚奎更吃惊了,但同时也感到压力更大了!

而通过徐立清的讲述,李聚奎了解到石油工业的发展迫在眉睫,中央希望让部队当中的优秀将领前往担任石油部长一职,将部队当中的优良作风带过去,像指挥作战一样,指挥石油工业的建设。

而这次石油部长的人选,军委向周总理推荐了三位,但是最后周总理选中了李聚奎!

可就算这样,李聚奎觉得自己还是缺乏信心。正当他心中忐忑不安时,周总理找到了李聚奎。

李聚奎见到周总理后,实话实说道:“搞石油我是外行,担心影响整个国家的建设计划。”周总听后笑着对他说:

“没有关系,不懂就学,边干边学,没有谁是天生就会的。”听到周总理的话后,李聚奎心中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1958年才被补授将衔的李聚奎,毛主席:没他,新中国得晚成立10年 - 天天要闻

李聚奎刚到石油工业部时,石油工业部的牌子还没有挂出来,当时的石油工业部仅有几十人,挤在几间办公室当中。

可就是这仅有的几十人却要去发展一个国家的石油工业,任务的艰巨是可想而知的。

1955年1月,李聚奎组织召开了全国石油勘探会议,这次会议决定在西部的克拉玛依先打两口井。在这年的年底,其中一口井便喷涌出大量的原油。

这次成功之后,李聚奎对于这次任务的信心更足了起来。

可这时石油工业内部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此时的石油工业部的诸多人员对于克拉玛依的开采计划有了不同的意见。

一些同志包括苏联石油方面的专家都认为:一口井打出原油并不代表这里便是有油田的,他们认为克拉玛依地区形成了巨大的沥青山。

而沥青山的形成说明克拉玛依的原油早就已经外泄,如果继续在这里耗下去无疑会影响国家整体的建设计划。

另一部分同志认为:准噶尔盆地中央有着大量的多套生油岩系,而沥青山起到了很好的遮盖作用,地下一定有着十分可观的原油数量,应该大规模开采。

1958年才被补授将衔的李聚奎,毛主席:没他,新中国得晚成立10年 - 天天要闻

李聚奎在见到部里激烈的讨论,便决定带领部分人员与专家前往克拉玛依地区进行再度勘探,毕竟实践出真知。

在到达乌鲁木齐之后,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长张文彬摆出大量资料,佐证了一批同志的观点,证明了克拉玛依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在接下来对克拉玛依地区大规模开采之后,中国的石油储量从1955年的60吨上升到1956年的150吨。

克拉玛依地区产出大量石油之后,李聚奎又将目光放到了东北,他从西安地质调查处抽调地质师邱中建等7人组成地质队到松辽平原继续进行石油开采计划。

1957年秋季,李聚奎组织300多人进驻黑龙江的双城县,至此之后大庆油田拉开了序幕。

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之前,财政部长薄一波与李聚奎联系,说

“中央决定将你和总后勤部政委余秋里的位置对调一下,你有没有什么意见?”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李聚奎一口答道“我没有什么意见。”

1958年才被补授将衔的李聚奎,毛主席:没他,新中国得晚成立10年 - 天天要闻

没过几天周总理便找李聚奎问薄一波征求他意见一事,问李聚奎对这件事有着什么样的想法。

毕竟当时将李聚奎调去石油工业部的是周总理,如今过来问问可见周总理对老干部的关心。

1958年3月也即是这次人大会之后,李聚奎调到总后勤部任职政委一职。李聚奎重新回到了军队,但这时的他却并没有军衔。

要知道第一次授衔是在1955年,可那时的李聚奎已经调到了石油工业部,当时毛主席说“地方任职的军事将领不参加授衔。”如此一来,李聚奎便错过了首次授衔。

这次他回到军部之后,授怎样级别的军衔却让当时的工作人员犯了难。在当时的10位大将当中,谭政曾经当过李聚奎的政委,陈赓在李聚奎调任红一师师长之后,担任红一师师长。

而给李聚奎授予上将一职确实低了一点,这时的李聚奎说了一句“就低不就高。”在李聚奎的心中,他认为军衔的高低并没有什么,他始终为了革命事业坚持奋斗,奋勇向前,再大的权利,再多的金钱并不能阻止他前进的步伐。

1958年才被补授将衔的李聚奎,毛主席:没他,新中国得晚成立10年 - 天天要闻

问题解决之后,1958年,由中央军委决定,毛主席批准,补授李聚奎为中华人民共和共上将军衔。

结语

李聚奎不管是在红军时期、抗战时期、亦或是新中国成立后,他始终跟随着党的脚步,即使错过55年的授衔他依然没有什怨言,只要是组织的安排,他就去做,只要是组织的命令,他就去执行。

李将军最让人可敬的便是他那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崇高的思想境界,而‘就低不就高’,更表现出他豁达的精神,如此英雄人物,如何让人忘怀。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鞋王,曾叫板美国,如今惨遭孙子逼宫? - 天天要闻

中国鞋王,曾叫板美国,如今惨遭孙子逼宫?

靠制度,才能基业长青。作 者丨张静波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1992年的纽约,火药味十足。当美国记者质疑汪海,他穿的是否为双星鞋时,这位中国鞋王当即脱下鞋子,高举过头顶,向人们展示鞋底的商标,并用英语高呼:China Double Star!此举在美国引起轰动,有媒体戏称:汪海是除赫鲁晓夫之外,第二个敢在美国公众面前脱...
汉朝使者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 天天要闻

汉朝使者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有听友问我这么一个有些难回答的问题,说历史上汉朝使臣频繁遭遇杀身之祸,到底啥原因?实话讲,哪个朝代我们的使臣都有被杀的,但确实汉朝人数上是多了些。我们就试着串着故事讲讲大概。
高句丽复活甲还没捂热,就被大唐反手砸了个稀碎 - 天天要闻

高句丽复活甲还没捂热,就被大唐反手砸了个稀碎

一万唐军暴揍五万敌军,将高句丽死灰复燃的气焰彻底覆灭!也将反水的新罗连带着一起疯狂教育。此战歼敌上万,俘敌同样达到上万。这一战将盛世大唐之威扬遍四海,此战就是公元668年的石门之战。这一战的背景有点搞笑,因为这一年大唐刚刚覆灭高句丽,并将他
南阳王府山的七大难解之谜 - 天天要闻

南阳王府山的七大难解之谜

南阳王府山,坐落在河南南阳市工农南路旁,是明朝唐王府的后花园核心。这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不光是个建筑奇观,还因七大未解之谜闻名,吸引了无数人来探秘。朱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1376年9月18日出生,母亲是李
基因证实,芬兰人是汉族亲戚,8000年前分开,还带走了狗 - 天天要闻

基因证实,芬兰人是汉族亲戚,8000年前分开,还带走了狗

基因研究证明,芬兰人和汉族竟然是远房亲戚!这关系得追溯到8000年前的一次大迁徙,而且更绝的是,当时迁徙的人还带上了他们的狗。这事儿听起来像历史悬疑剧,但全是真材实料,科学家们用DNA证据一步步揭开的。先说这发现的来头。
男子“赌神”附体连赢好多场?原是麻将机内有蹊跷 - 天天要闻

男子“赌神”附体连赢好多场?原是麻将机内有蹊跷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通讯员 黄梦玲“老王,你最近火气怎么这么好,清一色说来就来?”“是啊,每次都是我们几个人打,你的水平我可清楚啦!”“虽然我们只是娱乐,输赢很小,但老王你要是有胡牌的诀窍也要告诉我们一声啊!”……近日,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非法销售窃照专用器材案宣判,很好地解答了老王牌友...
英雄重庆⑨|邹进贤:被赞誉的“革命启蒙老师” - 天天要闻

英雄重庆⑨|邹进贤:被赞誉的“革命启蒙老师”

新重庆-重庆日报 邹进贤 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人物简介】邹进贤(1899~1930)又名邹游、邹定达,化名朱三元、周三元、周正清,四川省綦江县(现重庆市綦江区)人。四川共产主义先驱者,四川党组织和武装斗争的重要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