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三養三防”更健康

2024年05月21日15:10:51 健康 1531
立夏過後,夏季的序幕悄然開啟,市民明顯感受到氣溫升高,陽光變得有些炙熱。進入初夏時節,隨着天氣變化,如果在飲食、精神調養等方面不加註意,反而會容易患病。中醫專家提醒,夏季最易傷陽氣,市民在養生保健方面要注意“三養三防”,這樣才能少生病,讓身體更健康。

初夏時節“三養三防”更健康 - 天天要聞






初夏時節“三養三防”更健康 - 天天要聞
據我市某中醫專科醫院中醫經典門診主任史洪亮介紹,錦州市地處歐亞大陸東部,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大氣環流以西風帶和副熱帶系統為主,為大陸性季風區,夏季高溫多雨,降水集中、季風明顯、風力較大。過了立夏,氣溫逐漸升高,陽氣在外,陰氣在內,這時人們體表熱,身體內部涼,因此夏季最容易傷人體的陽氣,健康防病更為重要。中醫認為“心與夏氣相通應”,心的陽氣在夏季最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臟的養生保健,同時要顧護脾胃,注意養神。
夏季養“心”。夏天由於暑熱,人體陽氣容易耗損,再加上出汗多(中醫認為汗血同源),就進一步導致陰血虧虛。所以到了夏季,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大都長期處於氣陰兩虛的狀態,故經常會出現胸悶氣短、心慌心悸、體倦乏力、睡眠不好等癥狀,都和心氣血運行的強弱有關。相關數據顯示,夏季是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心梗的高發期,住院率和死亡率都較高。因此,夏日要格外注意養“心”。飲食宜吃養心安神之品,如銀耳、茯苓、百合。生活宜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才能養足氣血。並保持樂觀心態,忌心煩氣躁。若有身體不適,建議到醫院就診,排除心臟器質性疾病。
夏季養“脾”。自從冰箱和空調的出現,人們很容易獲得和節氣相反的東西,夏天喝冰水和啤酒、吃涼的水果、吹空調等。夏季常吃寒涼食物先傷及脾陽,脾陽虛日久傷及腎陽,形成脾腎陽虛。陽虛常見的癥狀如怕冷,不敢吃涼的或腹部受寒腹脹、腹瀉、腹痛、不易消化、周身倦怠、乏力、頭暈,大便不成形或大便黏膩、舌體大、舌苔厚膩,女性還會出現月經量少、失眠。陽虛的人在平時要多注意飲食調節。
夏季養“神”。《素問·上古大真論》言:“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說明養神對於養生的重要性。進入夏季,由於天氣炎熱,人們往往心躁不安,從而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不良癥狀。所以在精神調養方面,夏季應靜心養性,清心寡欲,戒大喜大悲,少貪心雜念。笑口常開、自我調節、制怒平和。繪畫、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等都可以調節精神,保持心情舒暢。
中醫專家提醒,進入初夏以後,氣溫升高,反而要防範寒涼侵邪,尤其要注意疾病“三防”,即做好腹瀉、感冒、中暑預防,防病可常備“藿香正氣散”。
防腹瀉。夏季氣候炎熱,經常吹空調、喝冰飲料等,寒涼環境和飲食易傷脾陽,造成腹瀉嘔吐,中醫認為這是內傷濕滯,屬於非細菌性腸胃不適。此時,用抗生素不僅無效,反而會造成腸道菌群失調,加重腹瀉。藿香正氣散具有理氣化濕、和胃健脾的功效,治療非細菌性腸胃不適療效顯著,是調理夏季腸胃不適的首選。
防感冒。夏季感冒與其他季節感冒不同,夏季經常吹空調、喝冰飲料等,都容易造成夏季感冒,如果治療時葯不對症,會使病情更加嚴重。另外,夏季感冒還常伴有暑濕,表現為頭昏腦漲、胸悶心煩、口淡無味、大便不爽、小便赤、舌苔厚膩等癥狀。藿香正氣散以藿香芳香化濕、醒脾為主葯,配合健脾葯,具有散風寒、化濕濁、理氣和胃的功效,治療夏季感冒最為對症。
防中暑。在夏季,無論是乾熱天氣還是濕熱天氣都可能會中暑。中暑後輕則出現多汗、頭昏、胸悶、心悸、噁心、嘔吐等癥狀;嚴重的會出現昏厥或痙攣,威脅生命。藿香正氣散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是防治中暑的經典名葯,療效確切,安全無毒副作用。應家庭常備,時刻警惕夏季中暑。






文 :王影  記者溫旭東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史悅   校對:田靜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經常腰背痛的人,勸你改改這3種睡姿 - 天天要聞

經常腰背痛的人,勸你改改這3種睡姿

睡覺是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刻,也是身體進行自我修復的關鍵時期。但現實是,很多人睡醒後不僅乏力疲倦,還可能腰酸背痛……醫生提醒,有些睡姿正悄悄傷害你的腰和脊柱,比如跨欄式、蝦皮式、投降式睡姿。專家提醒,你不良睡姿是如何傷身的,並教你選一個合適的姿
經常買這幾種肉,可能增加家人的腸癌風險 - 天天要聞

經常買這幾種肉,可能增加家人的腸癌風險

你平時去超市時,經常買哪一種肉?近期,一項大型研究指出,過量攝入紅肉和加工肉,與結直腸癌風險顯著增加有關。換句話說,合理選購併搭配餐桌上的肉類,就有助幫家人降低腸癌風險。《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你怎麼吃肉更健康。
橢圓形辦公室的病人 - 天天要聞

橢圓形辦公室的病人

導語‖《傲慢》(Hybris)一書揭露了喬·拜登(Joe Biden)在健康衰退下的總統生涯及其團隊掩蓋真相的複雜內幕。年屆86歲的拜登被指精神與體力不堪重負,難以勝任第二任期,其團隊卻堅稱他健康無....
德國如何處理精神疾病罪犯? - 天天要聞

德國如何處理精神疾病罪犯?

大綱‖《法蘭克福彙報》深入探討心理疾病罪犯的司法處置,澄清公眾對“無罪即自由”的誤解。 文章解析德國法律如何判定精神疾患免責罪犯,揭示其在強制治療與社會再融入中的挑戰。 2023....
冠心病與洗臉有關?醫生強調:老年人洗臉時,要多留意這3點 - 天天要聞

冠心病與洗臉有關?醫生強調:老年人洗臉時,要多留意這3點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帘的縫隙,悄然灑入卧室。68歲的張大爺,一如既往地起床洗漱,開啟新的一天。當他正準備洗臉時,突然感到胸口一陣沉重,隨之而來的還有短暫的氣喘。張大爺愣了一下,趕緊坐下休息,心想着這可能只是因為起得太急。然而,幾分鐘後,癥狀並未
醫生研究表明:豬油對人體腸道健康具有積極影響,來了解 - 天天要聞

醫生研究表明:豬油對人體腸道健康具有積極影響,來了解

生活中,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深有體會:身體不適、消化不良、腸胃問題時不時地打擾着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的人因為腸道不舒服,連平時最簡單的飯菜都吃得提不起興趣,胃脹、腹瀉、便秘成了難以擺脫的困擾。慢慢地,精神狀態也受到了影響,原本愛熱鬧的他們變得沉默
高強度鍛煉可能更有利於卒中後的步行恢復?真的靠譜嗎?速看 - 天天要聞

高強度鍛煉可能更有利於卒中後的步行恢復?真的靠譜嗎?速看

許多卒中(中風)患者在康復訓練中被鼓勵“穩紮穩打”“循序漸進”,大多數人也習慣於每天進行慢速、低強度的步行或腿部運動。然而,近年來不少研究表明:高強度鍛煉可能更利於刺激神經重塑,從而促使步行能力迅速恢復。這樣看似“急於求成”的方法,真的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