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2025年07月01日13:22:04 健康 1168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一個我們平常根本不會多想的生活習慣——打麻將。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尤其是那些天天三缺一、雷打不動的老人。年紀到了七十多,有些人越打越精神,有些人卻越打越退化。為什麼?

我接觸過不少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打麻將是他們生活中最規律的事情之一。有的每天固定時間坐下來四五個小時,風雨無阻。

你要說是圖個樂子、鍛煉腦子,這沒錯。但久而久之,我發現,這種看似“健康社交”的方式,其實對某些人來說,慢慢變成了一種“慢性消耗”。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先說最明顯的一點,久坐不動。老人本身基礎代謝率就低,血液循環也沒年輕人那麼通暢,有的老年人本來就有高血壓、糖尿病、下肢靜脈曲張,結果一坐就是四五個小時,不喝水、不動彈,血壓升高、血糖波動、下肢水腫,通通找上門。

有一位七十六歲的老先生,幾年來每天晚飯後準點打麻將,後來查出來下肢靜脈血栓,還是因為一次打牌時間太長,坐得腿都麻了才被家人發現送到醫院。

久坐導致血液循環障礙,可不是小事。尤其是一些心腦血管基礎病比較重的老人,這樣的生活方式反而會加速問題的出現。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再說說用腦過度卻缺乏休息的問題。很多人以為打麻將能鍛煉大腦,防老年痴呆。理論上但你得看怎麼打。打得有節制、每次控制時間、注意勞逸結合,那自然好。

但現在很多老人打麻將不是“鍛煉”,而是“沉迷”。一打就入迷,精神高度集中,輸了還情緒激動,贏了也上頭,心率上來了,血壓也跟着往上飆。

應激激素長期升高,對老年人的認知功能反而是一種慢性損耗。尤其是那些本來就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老人,越是這樣高強度的“娛樂”,越容易加速他們的認知退化。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我接診過一個八十歲的阿姨,兒子帶她來複查記憶力,說她最近變得特別健忘。我了解下來,她幾乎每天都在打麻將,從下午兩點一直打到晚上八點,連晚飯都是草草了事。

她的睡眠質量也很差,入睡困難,半夜醒來後還會回憶白天的牌局。睡眠不足對老年人來說殺傷力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大,尤其是深睡眠減少,直接影響記憶鞏固和情緒調節。

除了身體和大腦上的影響,打麻將對情緒和人際關係的影響也不小。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有些老人麻將桌上脾氣暴躁,情緒波動大,輸了就鬧情緒,贏了也可能引起矛盾。尤其是那種“固定搭子”,一打十幾年,關係特別微妙,吵了架又放不下,沒麻將打又失落,形成了一個怪圈。

更讓我擔憂的是,有些老人把打麻將當成生活的全部。子女上班,老伴去世,生活中沒有其他社交了,麻將桌成了唯一的“寄託”。

一旦身體不允許打了,或者搭子不在了,他們會非常失落,甚至陷入抑鬱。這種社交依賴性,其實是一種心理風險。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也有正面的例子。有些老人打麻將很有節制,每次控制在兩小時以內,定期休息、注意飲水、情緒穩定,反而成了一個社交小圈子,增加了生活的樂趣。但說實話,這樣的老人並不多,大多數人都是一坐下就不知時間,一打起來就情緒激動,甚至影響飲食和睡眠。

我確實見過少數老人,打了一輩子麻將,到八十多歲還精神矍鑠、思維清晰、情緒穩定。

但這類人往往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生活節律很好,每天按時鍛煉、飲食規律、睡眠充足,麻將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停,該休息。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但更多的老人,是在麻將桌上慢慢變得疲憊、焦慮、認知遲鈍,甚至出現社交退縮、記憶力減退、情緒波動不定等問題。一些家屬會說,怎麼感覺我爸最近變得脾氣暴躁、記憶力差了,好像整個人都變了。很多時候問題就藏在那一張麻將桌上。

別忽視一個現實:打麻將雖然是社交活動,但它並不是認知訓練的最佳方式

真正有益於老年人大腦健康的,是規律的作息、有氧運動、營養均衡的飲食、適度的認知挑戰,比如閱讀、寫字、學習新的興趣愛好。這些才是真正能讓大腦保持活力的方式。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而麻將,如果失去了節制和邊界,反而會成為一種精神消耗和生理負擔。有些老人到75歲以後,身體每況愈下,情緒不穩定、記憶力下降、睡眠紊亂,其實都和長期沉迷麻將有關。

我不是反對打麻將,它確實是一個很有中國特色、也很有社交意義的活動。但關鍵是怎麼打、打多久、和誰打、打完之後怎麼休息。就像吃飯一樣,吃對了是營養,吃錯了是負擔。

有時候,我會和一些病人聊天,說你打麻將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自己晚上會睡不着?有沒有發現最近記性變差、做事容易急躁、腿腳更容易腫脹?他們往往一愣,然後點頭。很多問題,就是這麼慢慢積出來的。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如果你家裡有老人長期打麻將,不妨從旁觀察一下,看他們是不是越來越依賴麻將來填補內心空虛?是不是越來越不願意運動或者參加其他活動?是不是越來越失眠、健忘、情緒起伏大?這些信號都不能忽視。

我們當然希望老人晚年生活豐富、有趣,但健康的老年生活,是多維度的,不只是靠麻將支撐起來的。要有運動、有社交、有認知、有情緒的平衡。

如果你已經七十五歲,或者家裡有這樣的老人,不妨重新審視一下麻將在生活里的角色。不是不打,而是要打得有度、打得健康、打得開心。別讓一張麻將桌,偷走了你原本可以更健康、更自在的晚年。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適度運動、規律作息、情緒穩定、認知鍛煉,這一整套組合拳,比任何一種“單一的娛樂方式”都來得更長久、更實在。

參考文獻:

[1]黃玉蓉,宋潔,戴艷,等.老年人認知功能障礙與生活方式相關性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誌,2023,43(14):3665-3669.

[2]李文靜,張麗,賀玉芳.老年人心理健康與社交活動參與度關係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24,38(02):112-116.

[3]吳建華,劉曉琴.打麻將行為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調查[J].中國實用護理雜誌,2022,38(10):755-758.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哈佛研究:若是確診了蕁麻疹,這7物馬上停止食用,別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哈佛研究:若是確診了蕁麻疹,這7物馬上停止食用,別害了自己

蕁麻疹這東西,一旦確診,它帶來的不止是皮膚上的紅腫瘙癢,更像是一場身體內部的“誤會大爆發”。很多人一開始只是覺得皮膚過敏了,吃顆抗過敏葯就萬事大吉,結果反覆發作,越拖越嚴重。蕁麻疹看似只是皮膚問題,背後牽扯的是免疫系統、消化系統、甚至可能是
惠州六院榮獲“破傷風防治規範急診”稱號 - 天天要聞

惠州六院榮獲“破傷風防治規範急診”稱號

南都訊 記者黎秀敏 6 月 28 日,在急診專科醫聯體、北京急診醫學學會等多單位聯合主辦的 2025 年急診外科分會年會上,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憑藉在破傷風防治工作中的突出表現,榮獲 “破傷風防治規範急診” 稱號,成為淡澳地區唯一一家獲此榮譽的醫院。此前,為進一步提升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範,為患者提供更科學高效的預防...
越來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醫生勸告:罪魁禍首已揪出,5物少吃 - 天天要聞

越來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醫生勸告:罪魁禍首已揪出,5物少吃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也沒吃
雷雨減弱,35℃高溫將強勢上線!這些防暑誤區你中了幾個? - 天天要聞

雷雨減弱,35℃高溫將強勢上線!這些防暑誤區你中了幾個?

廣州這幾天的雨帶有後汛期的特徵一直下個不停從昨日(6月30日)的天氣看連日來的雷雨天氣開始出現轉折今天廣州還可能有局部暴雨明天起就轉以雷陣雨為主了35℃高溫即將重回C位雷雨逐漸減弱35℃高溫蠢蠢欲動廣東省氣象台預計,7月1日—2日,副高西伸加強,受偏南氣流輻合影響,廣東大部多雲,中南部多雷陣雨天氣,局部雨勢較...
34歲男子手部外傷住院,醫院開出“奇怪”檢查單,包括前列腺檢查,院方、當地衛健委回應 - 天天要聞

34歲男子手部外傷住院,醫院開出“奇怪”檢查單,包括前列腺檢查,院方、當地衛健委回應

“一個手外傷的人,居然去檢查內臟?”6月30日,江蘇常州的市民朱先生反映,自己的堂哥在宜興市第六人民醫院(宜興市和橋醫院)處理手部傷口,卻被告知需要進行多項內科彩超檢查。手部被玻璃劃傷住院需做多項彩超檢查據朱先生介紹,前幾天,他的堂哥在換玻璃時不小心被玻璃劃傷,前往了距離最近的宜興市第六人民醫院(宜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