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 “歐洲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逝世,代表作有《魯濱遜漂流記》

2020年04月25日17:25:20 歷史 1663

原標題:歷史上的今天 | “歐洲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逝世,代表作有《魯濱遜漂流記》

1731年4月24日,著名作家丹爾尼·笛福逝世,享年71歲。笛福是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歐洲小說之父”,代表作有《魯濱遜漂流記》《傑克上校》《辛格爾頓船長》等。除文學的貢獻外,笛福對新聞的行業貢獻巨大,據資料記載笛福曾與26家雜誌有聯繫,也被人稱為“現代新聞報道之父”。

歷史上的今天 | “歐洲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逝世,代表作有《魯濱遜漂流記》 - 天天要聞

丹尼爾·笛福1660年出生於英國倫敦,他的父親是一位從事屠宰業的商人,笛福的母親在他10歲時因倫敦一場大火而喪生。笛福14歲的時候曾受過中等教育,1683年受家庭影響開始經商,曾經營內衣、煙酒、羊毛織品、制磚業等領域。1692年,笛福生意失敗,負債達17000鎊,後來他開始為報社撰寫政論文章來謀生。 但政論文章不但沒減輕笛福的債務還給他帶來了牢獄之災,所以笛福只好轉向小說創作。

歷史上的今天 | “歐洲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逝世,代表作有《魯濱遜漂流記》 - 天天要聞

1719年,59歲的笛福發表了第一部小說《魯濱遜漂流記》,該小說發表後獲得巨大的成功,它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於世界各地,並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這部小說的收益也減輕了笛福的債務壓力,此後,他還陸續寫成了《摩爾·弗蘭德斯》和《傑克上校》等經典著作。

歷史上的今天 | “歐洲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逝世,代表作有《魯濱遜漂流記》 - 天天要聞

1731年,丹尼爾·笛福去世,終年71歲。笛福曾說過:“不落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就不懂得珍惜自己原來享受的一切。”讓我們緬懷這位文學巨匠。

整理/袁立聰 審核/任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 天天要聞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大刀隊最早得追溯到國民革命軍西北軍那時候。1933年,長城抗戰打響,日軍大舉進攻喜峰口。當時中國軍隊的處境有多慘?槍支彈藥都湊不齊,工業底子薄得像張紙,連個像樣的炮都造不出來。面對日軍的三八式步槍、機槍甚至坦克,咱們的西北軍將領沒辦法,只能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着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