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總結會上,為什麼第38軍軍長梁興初對黑人團膽怯之事被提起?

2025年07月09日07:23:07 歷史 1654

1950年11月13日,又下雪了,但並不十分寒冷。這天晚上,彭德懷在大榆洞召開了志願軍第一次黨委擴大會議。

大榆洞金礦礦洞在微弱的油燈照耀下,似乎更昏暗、更幽深,也更寧靜。各軍的軍政主管各就各位,有的意氣風發、喜形於色,有的愁眉苦臉、沉默寡言。

不苟言笑的彭德懷掃視全場,方方正正的臉一直嘟嚕着,讓人不敢直視。他讓鄧華先說。鄧華把第一次戰役進行了復盤,作了《入朝作戰第一次戰役的基本總結及第二步作戰方針》的報告。

彭德懷說:

“這次戰役之所以擊潰的敵人多(14個營),殲滅敵人少(11個營),客觀原因是時間倉促,準備不充分。山大林密、道路不熟、語言不通、散兵難俘等。

但主要原因還是我們戰術上有缺點,有的部隊在敵我相等的情況下,不是採取以小部擋正面,主力從敵後和側翼攻擊;不懂得首先完全斷敵退路,把自己的主力插到敵背側攻擊是最有效殲滅敵人的戰法。”

戰役總結會上,為什麼第38軍軍長梁興初對黑人團膽怯之事被提起? - 天天要聞

代寫回憶錄、家族史、企業史,聯繫劉老師

會上,彭德懷錶揚了擔任正面攻擊的第39、第40軍及時捕捉戰機,打得勇猛頑強。第42軍兩個師在東線頂住了敵人多次猛烈進攻,完成了牽制東線之敵的任務。

他說:

“我們志願軍入朝第一次戰役,勝利了!此役共計殲敵1.58萬人。毛主席很高興。39軍在雲山打美軍騎兵第一師,打得很好!

起初我還擔心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和美偽軍作戰,我們要吃虧。現在看來,這個困難是可以克服的。我們有近戰、夜戰的法寶,沒有飛機,缺少大炮坦克,一樣可以打仗,打勝仗!

美國軍隊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們不只打了偽軍,也打了美國的王牌師,是華盛頓開國時組建的美軍騎兵第一師嘛!這個美國有名、一直沒有吃過敗仗的軍隊,這回吃了敗仗嘛,敗在我們第39軍的手下嘛!”

彭德懷接著說:

“40軍也打得不錯,118師、120師首戰溫井、兩水洞,吃了敵人一個加強營,打響了志願軍入朝作戰的第一槍。

毛主席在考慮,要把10月25日40軍在溫井、兩水洞打第一仗的日子,定為志願軍出國紀念日。這是40軍的光榮!”

然而,對第一次戰役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彭德懷耿耿於懷。他毫不客氣地嚴厲批評了與會的第38軍軍長梁興初對敵估計過高,不敢大膽截斷敵人退路,拖延了攻擊時間,不僅沒有殲滅熙川之敵,還延誤了向軍隅里、新安州猛插的時間,使本可以殲敵兩三個整師的戰役計劃未能完成。

說著說著,彭德懷的火氣越來越大,臉色發紫,將右手重重地往桌案上一拍,怒吼一聲:“你梁興初沒有把仗打好,延誤戰機,按律當斬!”

梁興初起立站好,膽怯地說:“我失職……”

彭德懷又狠狠地拍了桌子,桌子上的墨水瓶、水杯都隨之跳了起來,只見他大聲地吼道:“我彭德懷別的本事沒有,斬馬稷的本事還是有的!”

彭德懷的怒聲震驚全場,頓時鴉雀無聲。參加會議的一位指揮員回憶說:“彭總的講話,真有叱吒則風雲變色的威力。”

稍停,彭德懷的語氣緩和下來,說:“當然,這次戰役打得不理想,我彭德懷也有責任,不能把責任完全推給你們。”

什麼叫慈不掌兵?什麼叫大將風度?有表揚,有批評和自我批評,不講情面,實事求是,功過分明。

鄧華見彭德懷自己主動承擔責任,趕緊給彭老總點了一支香煙,打圓場把說:

“彭老總,我們也有責任,沒有當好助手。好在來日方長,以後還有仗打,下一次戰役打好就是了。38軍老底子是平江起義的老部隊,是主力,一定會打勝仗的!”

“老部隊也好,新部隊也好,我這個人向來功過分明,打得不好,我不能說你打得好。”

彭德懷狠狠地抽了一口煙,點點頭,充滿遺憾地說,“這叫大意失荊州啊!我聽說你梁興初說熙川有一個黑人團的情報,是在路上聽說的,志司(志願軍司令部的簡稱)的通報,你不聽,你聽路上碰到的熟人的話,這多不應該。

再說了,黑人團有什麼了不起,39軍在雲山打的還是白人團嘛,黑人團有什麼打不得嘛。”

“是呀。”鄧華、洪學智、韓先楚、解方、杜平也隨聲附和着。可是,世界上沒有後悔葯啊。

最後,對下一步作戰,彭德懷說:

“此役未殲滅敵軍主力,敵人也還沒有摸清我軍的兵力,一定會組織反攻,我軍應做好迎敵進攻的準備。

在我空軍、炮兵、坦克未組成前,我們仍以分散敵人,而後採取運動戰、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內線和外線相結合的方針,分割包圍,各個殲滅敵人。”

雪還在下着,飄飄洒洒,山谷里有些銀裝素裹的景緻了。

會議結束後,彭德懷邀鄧華到大榆洞外面散步。自從受命擔任志願軍司令員以來,他還沒有像今天這樣的輕鬆過。

抗日戰爭中,彭德懷是八路軍副總司令,鄧華是八路軍下屬的支隊指揮員,現在兩位湖南鄉里,為了保家衛國,來到抗美援朝的戰場,並肩共事。

兩人邊走邊談,有說有笑,鄧華要彭德懷談他的戰爭經驗,彭德懷滿懷深情的說:

“我一輩子打仗,沒有什麼高招,只懂得指揮千軍萬馬打仗,可不是兒戲,必須精心策劃,周密部署。

指揮員多用一分心血,戰士就少流一分鮮血,不能以戰士的生命去無畏冒險。要牢記,任何父母,當知道自己的孩子犧牲了,那痛苦和悲傷都是難以忍受的。”

返回司令部的路上,彭德懷語重心長地對鄧華說:“今後指揮打仗要學更多的科學知識,這主要要靠你們及年輕的同志啊!”

志願軍五任司令員【第19期】

戰役總結會上,為什麼第38軍軍長梁興初對黑人團膽怯之事被提起? - 天天要聞

作者簡介

自小喜歡文字,小學生時,作文已常做範文。文青時期,多篇文章獲獎。風雨幾十年,愛好未改,喜讀文史,堅持寫作,擅長撰寫回憶錄、家族傳承史、企業發展史,如有需求諮詢劉老師,歡迎交流。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心為公的教員 - 天天要聞

一心為公的教員

教員始終秉持着"天下為公"的崇高理想,如同孫中山先生所倡導的那般,將拯救黎民百姓視為畢生使命。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以他的才學與家世,本可安享優渥生活,卻毅然選擇了荊棘遍地的革命道路。
太子朱標38歲猝死真正原因,並非患病,而是朱元璋氣的 - 天天要聞

太子朱標38歲猝死真正原因,並非患病,而是朱元璋氣的

明太祖朱元璋這輩子最得意的,不是打下大明江山,也不是制定《大明律》,而是生下了長子朱標。這個從娘胎里就被寄予厚望的孩子,幾乎承載了朱元璋對理想治國者的全部想象。可惜命運弄人,38歲突然暴斃,留下一堆未解之謎,也讓明朝初年的政治格局徹底改寫。
房偉:在歷史的褶皺之處發力 呈現戰爭橫截面 - 天天要聞

房偉:在歷史的褶皺之處發力 呈現戰爭橫截面

蘇州大學教授房偉既是一名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的高校教授,也是一代批評家中的佼佼者,同時還是一名相當高產的文學創作者,曾獲茅盾文學新人獎、百花文學獎、汪曾祺文學獎、紫金山文學獎等。 談及同事房....
全魔亂舞:歷史飯圈化背後的情緒價值 - 天天要聞

全魔亂舞:歷史飯圈化背後的情緒價值

最近幾年,互聯網上出現非常明顯的歷史朝代飯圈化現象!這樣的風潮到底是從何而來,有哪些好處和值得警惕的弊病呢?在貼吧和天涯的時代歷史飯圈已初具雛形早在抖音、小紅書和B站出現前,廣大網民主要靠各種論壇和貼吧,維持着社交和日常分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