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2025年07月07日21:43:14 歷史 15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時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7日在京聯合宣布,雙方聯袂打造的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於今年底搬上舞台,並在北京和香港首演。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 天天要聞

新聞發布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利群表示,打造這部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就是希望以表演藝術的形式,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緬懷那些為了民族解放事業而奮鬥的報人先烈,讓更多的人了解新聞、文化工作者在抗戰中的重要作用,讓“文化抗戰”的歷史真實被看見。對外文化集團以“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使命,打造了多部兼具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精品劇目。該話劇未來將在各地巡演,讓這部話劇能夠走進更多人的視野,走進更多人的心中,成為一部傳承歷史、弘揚精神的經典之作,並逐步推動話劇走上國際舞台,成為超越地域界限,連接中國與世界的精神橋樑。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總編輯張國義表示,胡政之、吳鼎昌、張季鸞、范長江、蕭乾等,在抗日戰爭中《大公報》這些真實人物群體,面對民族危亡,以筆作槍,喚起民眾,共赴國難,書寫報人抗戰的不朽傳奇。將《大公報》的抗戰歷史搬上舞台,對堅持文化自信和弘揚時代精神,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張報紙的抗戰》由編劇朱海執筆創作,在舞台劇的呈現上,該劇將以六幕音樂話劇的形式,突破傳統的歷史劇目範式,創新運用多元素舞台語彙打造沉浸式劇場效果,LED光影、舞台上不停息的快節奏出報,劇中人物均以《大公報》歷史上真實姓名呈現,並將有連續的抗戰名篇,將為觀眾帶來獨特的體驗。

談及創作歷程,朱海坦言“一種巨大的神奇的力量在吸引自己”。為完成這部作品,他找到上百本有關《大公報》的書籍,重讀《大公報》抗戰時期的報道,常常淚流滿面,不能自已。“《大公報》的戰地通訊就像‘吹響的號角’,振奮民族精神,鼓勵全民族抗戰,在當今民族復興的時代背景下,亦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悉,在北京和香港完成首演後,該劇還將在抗戰時期《大公報》輾轉辦報的天津、上海、武漢、重慶、桂林等地巡演,並計划去國外演出。(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雖然孫飛被捕,鄭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龍集團和萬海案的關係,但專案組的調查卻沒什麼實質性進展。首先,想敲開孫飛的嘴就比洪亮想象的難得多。因為孫飛只收美金,贓款都轉移出去了不像姜紅軍他們都藏在家裡,所以他篤定洪亮他們暫時查不出證據,就有恃無恐。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 天天要聞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當地時間 7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台灣能否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的文章。該文章認為,儘管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想推進這件事,但這對台灣意味着巨大的代價。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 天天要聞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文/王丹&秋秋現在聊《無盡冬日》有多成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單中,《無盡冬日》升至第二位,僅次於《王者榮耀》;點點互動(下稱點點)因此實現了約150億元的年收入,成為全球收入前十的遊戲廠商——放眼整個北京圈來看,2024年收入能達到這個水平的,估計也就點點一家。不止如此...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 天天要聞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彌生子在報紙上寫下對和平的祈求。她希望這一年沒有戰爭,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們卻越來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軍開始在北平周邊頻繁鬧事,為全面戰爭做準備。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盧溝橋突然響起槍炮聲。日本軍隊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 天天要聞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時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7日在京聯合宣布,雙方聯袂打造的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於今年底搬上舞台,並在北京和香港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 天天要聞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荊漢運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專家團隊提出來建設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專家團隊為何要提出建設荊漢運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徹底解決長江中游地區的河道彎道太多的航運瓶頸問題,以提升我國第一大江河長江的運輸效率並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 天天要聞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端午納福#1937年7月7日,那個被血與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深深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之上。88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次回望,盧溝橋的每一塊石板、每一尊石獅,都在靜靜訴說著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七七”事變,不僅是全面抗戰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香港7月7日電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新華社記者黎雲1942年的一個夜晚,一條小船從維多利亞灣悄然駛出。船上乘坐的,有國民黨左派領袖何香凝、著名詩人柳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