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著名表演藝術家、導演劉勁,青年導演藝兮聯合執導的電影《天寶》將於7月10日登陸人民院線公映。近日影片在全國各地展開放映活動,帶來好口碑,更獲唐國強、汪海林、饒曙光、馬維乾等業界名家的盛讚。
“質感”和“細節”是多位業內專家、學者在觀影后最直觀的反饋。表演藝術家唐國強對影片真實還原歷史細節的能力給予充分肯定:“從人物的膚色、衣物破舊的細節,到角色眼神中的堅定與澄澈,這部影片做到了真正的寫實和真情。”唐國強還透露了導演劉勁在影片創作時的血性:“《天寶》的質感是用命換來的!90%實景拍攝于海拔4000米,演員膚色粗糲如刀刻,粗布軍裝和破洞都透着歷史真實。”
對於角色表演,唐國強非常喜歡片中飾演天寶的青年演員頓珠次仁,“他的狀態、形體和情感都極其真實。他不是靠表演技巧取勝,而是把角色活了出來。很多場面我都不禁動容。”唐國強特別指出,影片在節奏控制與敘事聚焦方面也表現出創作者的用心:“有些情節稍顯舒緩,但更好地烘託了角色的心路轉折,是現在不少電影所缺乏的沉靜與積蓄。”
著名編劇汪海林在看完《天寶》後,以“打破傳記電影窠臼”定義影片的敘事突破,給予劉勁導演高度評價:“作為人物傳記類電影,卻不囿於順序編年的講述路徑,而是通過精妙的非線性結構,將人物成長與歷史洪流融於一體。在此基礎上,影片徹底打破了時間軸的順序敘事,採用了從人物心理出發的講述方式,既真實又有表現力,成功避免了傳統傳記片‘流水賬式’的單調。”在他看來,影片所講述的不只是紅軍征戰或歷史敘事,它是一個尋找信仰、實現自我、完成精神洗禮的過程。這種敘事思路值得當前主旋律電影借鑒。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談到自己觀看影片時曾“三刷落淚”,並提煉了影片的“四重敘事交響”,認為《天寶》代表的是一種深具現實關懷的紅色敘事進階:“這是紅色基因、民族血脈、解放征程與傳奇美學的完美融合!劉勁導演以微觀視角解剖宏大史詩,讓天寶從小扎巴到高級幹部的蛻變,將民族解放、個體覺醒與國家命運融合進一個統一的命題之中,完成了主旋律敘事向個體文學表達的轉向。”
他特彆強調阿壩景觀的敘事魔力,“雪山草地不僅是背景,更是參與歷史的活體!每一個鏡頭都在訴說30年代藏胞的呼吸與心跳”,並盛讚了《天寶》為“民族電影的新景觀”,認為其表現手法、價值表達和文化共鳴能力,不是大而化之地鋪陳歷史背景,而是通過一個少數民族青年的成長經歷娓娓道來,使影片為新時代主旋律電影樹立一個值得學習的模板。
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原副部長、少將羅援就在觀影后動情表示對影片的喜愛:“我與天寶同志有家族情緣,我父親羅青長曾是他在紅軍時期的老班長。今天重溫那段歷史,我非常感動。《天寶》不僅拍出了信仰的力量,更還原了那個年代革命者之間深厚的戰友情與家國擔當。”羅援還特別提到影片的歷史尊重與精神傳承:“當我們看到紅軍戰士倒在草地上的時候,我們想到的不只是戰爭的殘酷,更是他們留給後人的精神信仰。”他認為,《天寶》最寶貴的是其精神感召力:“它不只是還原歷史,更是一次生動的信仰教育。”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揚
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