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到8月,在江西廬山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八屆八中全會,統稱為“廬山會議”,當時不僅中央領導,各地和自治區黨政軍一把手幾乎都參加了,卻有兩位大領導沒有參加。
會議的原定議題是“總結經驗教訓,調整指標,繼續糾正左傾錯誤”,在會議開始,毛主席提出了19個問題讓大家討論,毛主席在講話中用三句話概括了國內形勢,即“成績偉大,問題不少,前途光明。”
沒想到會議開到了一半,彭德懷上了廬山,會議“風向”發生了變化,原本彭老總剛從國外訪問回來,在休養身體,併兼顧國防部的工作,後來由於有工作要與時任國防科委主任聶帥商量,所以他就去了廬山。
當時中央要求,所有的政治局委員和中央委員,沒有特殊理由的,都要參會,按照要求彭老總也是要參加會議的,即便是晚一些去也是要去的,可是仍有兩個大領導沒有去參加會議,甚至毛主席請了也不管用。
第一個就是鄧小平,他時任副總理,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按照中央的要求,他是必須去參加會議的,但是他沒有參加會議,請假的事由是“病假”,得到了毛主席的批准。
原本鄧小平是準備參加會議的,然而就在去廬山的前幾天,鄧小平不小心摔傷了,導致右股骨折,傷勢非常嚴重,腿上都打了石膏,弔掛在床上,一天24小時都有人照顧,自然是沒法去開會的。
不過當他得知彭老總受到錯誤批評之後,鄧小平對來通報會議內容的同志說:“彭老總在中國革命的各個階段,都是有大功的”,在當時的環境下,鄧小平能為彭老總說出這樣的話,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擔當。
第二位沒有參會的大領導是陳雲,他時任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和副總理,他這個副總理很重要,是主管經濟的,按照陳雲的職務來說,他是無論如何也要參加會議的。
然而陳雲患有嚴重的冠心病,在廬山會議之前由於準備工作繁忙,他的冠心病複發了,而且病得很重,導致他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當時陳雲也在為即將召開的會議着急,他知道自己必須要去。
可是身體不允許,醫生堅決不同意他離開醫院,無奈他只好向中央請假,當時毛主席還牽掛着陳雲,在開會期間,毛主席多次詢問工作人員陳雲的病情,表示如果稍好,可以派人請他來廬山開會。
毛主席還表示,陳雲可以減少參會的次數,後來工作人員彙報,陳雲確實病情嚴重,無法離開醫院,最終陳雲沒有參會,後來陳雲病情稍好,工作人員向他通報了廬山會議的內容和情況。
陳雲得知彭老總受到批評,他替彭老總感到擔憂,後來在北京開會,有人讓他一起批評彭老總,陳雲拒絕批評彭老總,多年後,陳雲擔任中紀委第一書記,他為彭老總平反發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資料:《宋任窮回憶錄》《鄧小平傳》《陳雲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