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軍戰敗後,一副師長不幸被俘,建國後授中將,54歲被迫害去世

2025年07月05日09:42:09 歷史 1550

1913年春,安徽霍邱縣一個貧寒的農家小院里,一個男嬰呱呱墜地。他就是陶勇。誰能料到,這個幼年幫人放牛、青年做窯工的鄉間少年,後來竟會走上長征的雪山草地,經歷被俘與牢獄,參加抗戰與解放戰爭,甚至擔任海軍高級將領,最後卻因動蕩的年代而含冤離世?

西路軍戰敗後,一副師長不幸被俘,建國後授中將,54歲被迫害去世 - 天天要聞


童年的陶勇,常年為地主放牛,看慣了田埂上的辛苦。稍長些,又去磚窯做工。窯火炙熱,他的臉被熏得黝黑,但心裡卻燃起另一團火:聽說遠處有隊伍專打土豪、幫窮人。

1929年2月,陶勇16歲,加入共青團。那時,革命浪潮從城市向鄉村蔓延。僅兩個月後,他趕赴河南商城,參加游擊隊,第一次扛起了槍。

初入隊伍,陶勇擔任過通信員,也當過警衛員。他很快顯露出勇敢和靈活,升任班長、排長。紅11軍改編為紅4軍後,他在紅4軍第12師35團2連繼續擔任副連長、連長,後來又升任營副營長。

1932年秋,紅四方面軍第四次反“圍剿”失利,部隊不得不離開熟悉的鄂豫皖蘇區,向西轉戰川陝。陶勇隨部翻山越嶺,腳底磨出血泡,也沒落下隊伍。

川陝根據地時期,陶勇經歷了反“三路圍攻”“六路圍攻”等數次惡戰。山谷之間,紅軍小股部隊穿梭夜行,敵人重兵圍堵,幾次險些全軍覆沒。

1935年5月,紅四方面軍踏上長征路。陶勇時任紅9軍教導師師長,身邊常帶一張軍用地圖和乾糧袋。一路上,兩翻雪山,三過草地,風雪嚴寒中,他帶領部隊緊咬主力,最終於1936年10月到達甘肅,迎來了紅軍三大主力的會師。

西路軍戰敗後,一副師長不幸被俘,建國後授中將,54歲被迫害去世 - 天天要聞


長征勝利後,中央決定讓紅四方面軍的部分主力組建西路軍,渡過黃河,進軍河西走廊。陶勇隨部前往。途中缺糧缺馬,很多戰士鞋底磨穿,只能用布條裹腳。

西路軍作戰異常艱苦,敵強我弱,環境惡劣。教導師傷亡慘重後被撤編,剩餘官兵併入紅27師,陶勇升任副師長。他率部不斷與敵軍激戰,但因信息不足與戰略受限,最終西路軍戰敗。

1937年春,石窩山會議後,西路軍余部決定分散突圍。陶勇率部邊打邊走,但因叛徒出賣,不幸被俘。被關押期間,他始終沒有泄露組織機密,夜裡牢房潮濕寒冷,但他從未低頭。

同年,全面抗戰爆發。兩黨第二次合作後,組織設法將陶勇營救出獄。他回到延安,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全面系統學習軍事理論與革命思想。

1938年,他被派往新四軍,先任第1支隊第4團副團長,後升任團長。帶隊開闢揚州儀征、六合等地抗日根據地。密林、河網縱橫之地,白天打伏擊,夜裡發動群眾,常年衣不解甲。

1941年皖南事變後,新四軍改編。陶勇調任第一師第三旅旅長,同時兼任蘇中第四分區司令員。敵人和國民黨頑固派夾擊之下,他常到一線,夜宿村舍,與戰士商議對策。

西路軍戰敗後,一副師長不幸被俘,建國後授中將,54歲被迫害去世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後,陶勇歷任華中野戰軍第1師副師長、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司令員。蘇中七戰七捷魯南、萊蕪、孟良崮等戰役中,他帶兵衝鋒,既指揮全局,也常親赴前線查看地形。

新中國成立後,陶勇參與抗美援朝。時任志願軍第9兵團副司令員,後又代理司令員。第一至第五次戰役,他都在前線指揮調度,1952年隨部返回國內。

西路軍戰敗後,一副師長不幸被俘,建國後授中將,54歲被迫害去世 - 天天要聞

回國後,他投身海軍建設。先後任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東海艦隊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海軍副司令員等職務。海上訓練時,他曾站在甲板,迎着咸濕海風,觀察護衛艇魚雷艇編隊協同演練。

1955年授銜時,陶勇被授予中將軍銜。肩章閃閃發光,那是多年血與火淬鍊的榮譽。

但1966年,一場風暴席捲全國。陶勇受到不實指控,被誣陷迫害,關押審查。生活環境極度惡劣,他身心俱傷,卻依舊堅守信念。

1967年,陶勇含冤離世,年僅54歲。

西路軍戰敗後,一副師長不幸被俘,建國後授中將,54歲被迫害去世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 天天要聞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1936年冬天的西安,寒風吹得城牆垛口嗚嗚作響。誰也沒料到,張學良和楊虎城扣下蔣介石的那聲槍響,不僅撞開了抗日的大門,更把兩個人的命運拽進了截然不同的深淵。後來張學良被軟禁到頭髮花白,楊虎城卻帶着全家倒在血泊里——同樣是兵諫的發動者,蔣介石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從國家能源局獲悉: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入夏以來,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最高負荷較春季平均增長近400...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 天天要聞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1. 胯下之辱典故:韓信年輕時家貧,曾遭市井無賴當眾侮辱,被迫從其胯下爬過。韓信忍下了這奇恥大辱,後來發奮圖強,成就大業。2. 一飯千金典故:韓信落魄時,常在河邊釣魚充饑。一位在河邊漂洗絲綿的老婦人(漂母)見他可憐,連續幾十天分飯給他吃。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 天天要聞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今夏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不僅讓一處清代墓葬群重見天日,更意外揭開了兩處古代遺址的神秘面紗。7月2日,平頂山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全面調查:原有墓葬已於水庫修建初遷移,僅剩墓碑躺在地面。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已組織人員開始對現有墓碑進行轉移保護。7月2日,記者隨文物保護人員深入白龜湖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