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梅:47歲為科研拔光所有牙齒,入伍61年,享受上將待遇

2023年10月08日11:26:02 歷史 1695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在一座安靜的醫院走廊上,一位女性病人堅定地表達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請求:“醫生,請把我的所有牙齒都拔掉!”醫生聽後不禁疑惑,她已經摘除了闌尾和扁桃體,如何能接受拔掉所有健康的牙齒呢?醫生試圖勸說她考慮後果,但她堅決不移。這位女病人名叫陳菊梅,她的堅決決心背後,隱藏着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


陳菊梅:47歲為科研拔光所有牙齒,入伍61年,享受上將待遇 - 天天要聞


1925年,陳菊梅誕生在浙江天台一個貧苦的農村家庭。家庭經濟拮据,加上時局動蕩,作為女孩,她面臨著諸多阻礙,因為當時的社會並不鼓勵女性接受教育。然而,陳菊梅展現出了卓越的智慧,她的父母認為,她擁有非凡的天賦,如果能夠接受教育,也許可以有所作為。因此,不顧親朋好友的反對,他們用盡家庭積蓄,堅決將陳菊梅送進了學校。


陳菊梅:47歲為科研拔光所有牙齒,入伍61年,享受上將待遇 - 天天要聞


陳菊梅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她刻苦學習,如海綿吸收老師的教誨。放學後,她不僅迅速完成家庭作業,還主動分擔家務和田間勞作,以減輕父母的負擔。初中時,一次夜晚,鄰居的叔叔突然病倒,急需送醫。陳菊梅親自幫助將叔叔送到醫院,但因為路途遙遠,時間拖延,最終,叔叔不治身亡。這一悲劇深深觸動了她,也喚起了她的內心決心。


陳菊梅:47歲為科研拔光所有牙齒,入伍61年,享受上將待遇 - 天天要聞


陳菊梅看到,村裡有許多人因肝病而苦不堪言,而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很多人因得不到及時救治而不幸喪生。這時,一個念頭在她心中逐漸清晰:她要學醫,要用自己所學的醫學知識來減輕人們的痛苦,拯救他們的生命。


陳菊梅:47歲為科研拔光所有牙齒,入伍61年,享受上將待遇 - 天天要聞


她的動力無比強大,學習更加刻苦,1945年,她以傑出的成績考入了浙江醫學院。大學期間,她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畢業後,她加入了上海第②人民醫院傳染科工作,憑藉卓越的醫術和出色的服務態度,很快嶄露頭角,受到了醫院領導的賞識。


陳菊梅:47歲為科研拔光所有牙齒,入伍61年,享受上將待遇 - 天天要聞


當時,中國的傳染病研究相對滯後,為了培養人才,醫院決定選派醫生到蘇聯格勒醫學院學習。陳菊梅毫不猶豫地抓住了這個機會。她遠赴蘇聯,積極努力,甚至廢寢忘食,最終提前一年完成了全部學業,更難能可貴的是,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得了全滿分。


陳菊梅:47歲為科研拔光所有牙齒,入伍61年,享受上將待遇 - 天天要聞


這個突出的表現引起了老師們的注意,他們竭力挽留她,並承諾為她提供高薪且有前途的工作機會。然而,陳菊梅堅決拒絕了這些誘惑,她堅信自己是中國人,她出國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回國報效祖國。


陳菊梅:47歲為科研拔光所有牙齒,入伍61年,享受上將待遇 - 天天要聞


回國後,陳菊梅主動請纓,前往解放軍302醫院工作,這家醫院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傳染病醫院之一,傳言行人路過都會避開,生怕被傳染。陳菊梅所在的傳染病科被戲稱為“病毒窩子”,因為她們經常接觸傳染病患者,稍有不慎就可能感染。


陳菊梅:47歲為科研拔光所有牙齒,入伍61年,享受上將待遇 - 天天要聞


然而,陳菊梅毫不膽怯,她堅信只有親臨一線,才能更深入地了解疾病,更好地救治患者。1960年,她正式入伍,成為部隊的醫生,她感到肩上的責任更加沉重。當時,中國肝病患者眾多,每年有數十萬人因肝病而喪生。看着這些寶貴的生命因肝病而消逝,陳菊梅的內心痛苦不堪。


陳菊梅:47歲為科研拔光所有牙齒,入伍61年,享受上將待遇 - 天天要聞


她向領導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我想建立一個傳染病實驗室,以降低乙肝病的死亡率。”當時的醫療條件簡陋,檢測手段落後,治療肝病困難重重。陳菊梅帶領團隊進行了反覆研究,最終發現了一種可以降低乙肝患者轉氨酶水平的藥物,那就是中草藥五味子。這一發現使她欣喜若狂,她迅速投入到研究和試驗中,為了爭分奪秒,日夜不停。她的執着和毅力最終使她們成功研製出治療肝病的新葯,挽救了大批患者的生命,將肝病的死亡率從原來的百分之八十五降低到百分之三十八。


陳菊梅:47歲為科研拔光所有牙齒,入伍61年,享受上將待遇 - 天天要聞


她的傑出貢獻為她贏得了23項榮譽,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和“軍隊醫療成果獎”,還獲得了二等功。她的職級是正軍級,享受着上將級別的待遇。然而,陳菊梅毫不鬆懈,為了傳染病的研究,她在達到退休年齡後,繼續在工作崗位上工作了十年。


陳菊梅:47歲為科研拔光所有牙齒,入伍61年,享受上將待遇 - 天天要聞


2003年,非典突如其來,中國陷入了恐慌。年近80的陳菊梅再次挺身而出,親自到一線進行檢測,研究治療方案。她編寫了《肺炎防治手冊》,通過中央電視台傳達預防和治療信息,使民眾的恐慌情緒得到緩解。


陳菊梅:47歲為科研拔光所有牙齒,入伍61年,享受上將待遇 - 天天要聞


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中國陷入了一場大災難。陳菊梅再次主動請纓,前往災區,研究和部署防疫工作,以防止傳染病爆發。她的堅定決心和專業知識讓國家放下了心頭大石。


陳菊梅:47歲為科研拔光所有牙齒,入伍61年,享受上將待遇 - 天天要聞


2021年,陳菊梅因病去世,享年96歲。她的家人遵照她的遺願,將她的遺體捐贈給醫院,用於醫學研究。她用一生奉獻醫學事業,為中國的傳染病研究和患者的救治貢獻了無數。陳菊梅,她的一生是崇高的,偉大的。她就像頑強的菊花和堅韌的梅花,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絡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因病去世!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因病去世!年僅45歲

5月5日,南都記者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獲悉,該校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5月3日在武昌逝世,終年45歲。易育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畢業後留校工作,曾任組織科科長、法學院黨委副書記等職,被評為該校2015年至2016年度“優秀黨務工作者”。易育。5月4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發布訃聞,中國共產黨...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聞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陽市涇陽縣洛村來了幾個人,他們是代表台灣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前來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歲的老人,並贈送連戰“民族之光”的親筆題詞。然而不幸的是,在這幾個人來之前的幾個小時,老人卻已經離世了。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着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