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在紅軍隊伍中的賀龍迎來了一個“小客人”,是他的外甥向軒。
將手中的小包袱交給大舅賀龍之後,只有7歲的賀龍就開始講述起自己的經歷。
1926年出生的向軒,可以說童年幾乎都是在槍聲和鮮血中度過的。他的母親賀滿姑是賀龍元帥的親妹妹,父親向生輝是樸實的農民。
向軒2歲那年,他的母親賀滿姑遭到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和幾個孩子一起被關進了牢房。哪怕敵人用盡各種刑罰,賀滿姑也始終寧死不屈,最終被敵人殘忍地殺害了。
母親犧牲之後,向軒就被姨媽賀英收養了。賀英是桑植地區有名的女中豪傑,帶領着游擊隊與敵人各種周旋。向軒跟着姨媽東躲西藏,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打槍和傳遞情報。
1933年,賀英在戰鬥中犧牲,臨終前將一個裝有情報的包袱交給向軒,叮囑他 “去找舅舅賀龍”。就這樣,只有7 歲的向軒獨自翻山越嶺,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紅軍,正式成了一名通信員。
1935年11月,紅二、六軍團從桑植出發,開始長征。向軒所在的通信班有十幾個“紅小鬼”,最小的才8歲。他們的任務是傳遞情報、站崗放哨,有時候還要幫忙照顧傷員。
長征路上,最大的困難是缺糧。向軒回憶說:“前面的人吃草尖,後面的人吃草根。我們小孩子受到照顧,能分到一點青稞面,但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有一次,部隊在烏蒙山區不幸遭到了敵人的圍追堵截,一連好幾天都沒有食物。向軒和戰友們都被餓得頭暈眼花,只能靠挖野菜充饑。
突然,一個戰士誤食了有毒的野菜,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向軒見狀,立刻跑去向首長報告,還建議成立“試菜班”,由專人先試吃野菜,確認沒有毒後再分給大家。這個建議很快就被採納,向軒自己也參與到試菜中。
長征途中,向軒還經歷了許多危險。一次,部隊在雪山腳下宿營,突然遭遇敵機轟炸。見狀,向軒立刻就趴在地上,用身體護住身邊的文件。炸彈的氣浪將他掀翻,一塊彈片擦着他的頭皮飛過,在他的額頭留下了一道永久的疤痕。
還有一次,他在傳遞情報的時候不幸被敵人發現,一路狂奔甩掉追兵,鞋子都跑掉了,雙腳也被荊棘劃得鮮血淋漓,但他硬是咬着牙完成了任務。
向軒的舅舅賀龍,對他既是長輩,又是嚴師。長征途中,賀龍對向軒的要求格外嚴格。有一次,部隊經過噶丹・松贊林寺,賀龍帶着向軒入寺贈送禮物。向軒出於好奇,伸手摸了摸佛像,誰知道竟然當場就被賀龍打了一巴掌。
“紅軍尊重少數民族的信仰,你怎麼能隨便碰佛像?”賀龍嚴厲地說。向軒哭着跑了出去,但他也明白,舅舅是在教他遵守紀律、尊重他人。
在賀龍的影響下,向軒慢慢就明白了革命的意義。他說:“長征雖然苦,但大家都有一種信念,無論如何都要走下去。我也是這樣。”這種信念支撐着他走過了雪山草地,走過了槍林彈雨。
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將台堡會師,向軒終於完成了長征。此時的他,雖然只有10歲,卻已經是一名經歷過生死考驗的老戰士了。
到了延安之後,向軒就被分配到了延安的一個機關單位工作,主要就負責給各個單位送信,他對這份工作十分認真。
就在向軒像往常一樣去某個單位送信的時候,卻被門口站崗的兒童團員攔住了,向軒向他們解釋自己的身份,但這幾個團員並不相信,畢竟,一個10歲的孩子竟然會是老紅軍?這話說出去誰都很難相信。
說著說著,雙方就開始爭執,正巧這個時候毛主席路過,他被幾個孩子的爭吵聲吸引過來,於是就走上前詢問是怎麼回事。
一看毛主席過來了,向軒就立即來了勁,他走上前向對方介紹自己是走過長征的老紅軍。一聽這話毛主席就笑了起來,他問道:“誰能證明你的身份啊?”
沒想到向軒立即就大聲回道:“賀龍!他是我舅舅!他能證明!”
經過一番仔細詢問之後,毛主席就明白了一切,他笑着向大家解釋:“這個小同志還真是走過長征的老紅軍呢!”
抗日戰爭爆發後,只有14歲的向軒就主動要求上前線。他參與研製的飛雷炮能將5公斤炸藥投射數百米,在戰場上炸得日軍鬼哭狼嚎。1948年在荔北戰役中,他帶領突擊隊衝鋒,右眼中彈失明,全身嵌入幾十塊彈片。
解放戰爭中,向軒也跟隨西北野戰軍轉戰大西北。在沙家店戰役中,他指揮炮兵連摧毀敵軍好幾個碉堡,自己卻被炮彈掀翻在壕溝里。警衛員哭着要抬他下火線,他滿身是血卻還在說:“別管我,我還能打!”
戰後,向軒被授予三級解放勳章,胸前掛滿了傷疤。
1982年離休之後,向軒就一直定居在成都。他住在老舊的軍區大院,每天早晨戴着草帽去菜市場買菜,和小販討價還價,鄰居們只以為他也是個普通老人。
直到有次社區組織紅色教育,他拿出珍藏的軍功章,大家才驚覺這位“買菜大爺”竟然是一位長征英雄。
晚年的向軒身體每況愈下,彈片引發的疼痛常讓他整夜難眠。但他堅持每年回桑植老家,給孩子們講長征故事。2016年,他將自己的立功證書、老照片都捐給賀龍紀念館,顫抖着說:
“這些東西不該放在柜子里,要讓後人知道,我們當年是怎麼過來的。”
2023年2月10日,向軒在成都逝世,享年97歲。臨終前,他用僅存的左眼望着窗外,喃喃自語:“賀龍老總,這段路…我走完了……”
這位9歲就參加長征的老紅軍,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麼是信仰的力量。雖然向軒已經離世,但他的精神將永遠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