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時候的醬只是醬油的雛形,並非真正的醬。時間繼續往前推,到了秦漢之際,經過幾百年演變的醬推陳出新,有了類似醬油的分類,那時候的醬油被稱之為清醬或者豆醬清,顧名思義,就是從豆醬中提出的清汁。
簡單來說,秦漢之前的醬是黏稠的,就像我們現在吃的肉醬、豆瓣醬之類的,後來古人發現如果把醬放的時間長了,可能會出現一層析出的汁水。或者在釀造醬的時候,水放多了,醬中帶有很多的汁水。於是古人把這些汁水提取出來,發現這些汁水竟然有醬的味道!於是,醬油就這樣出現了。
不過那時候醬油雖然被發現製造而出,但其實百姓用到的並不多,因為那時候中國的炒菜技術還不成熟,用醬油的機會很少。直到宋朝,由於炒菜技術的成熟,醬油開始大規模地被用作調味料。
《山家清供》、《吳氏中饋錄》等宋朝書籍中多次出現醬油,而‘醬油’也是在宋朝被正式命名的,一直持續至今。
宋朝後,元明清醬油更是進入千家萬戶,《雲林堂飲食制度集》、《易牙遺意》、《飲饌服食箋》、《食憲鴻秘》、《養小錄》、《醒園錄》、《隨園食單》、《調鼎集》等都有關於醬油的記載。
不過醬油雖然在宋朝被大規模使用,但那時候醬並沒有退出歷史舞台,反而出現更多種類的醬,醬和醬油共同存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醬的使用率是要高於醬油的使用率的,直到清朝,醬油的使用率才一騎絕塵遠遠高於醬的使用率。
現代人食用醬油,一般食用兩種,一是生抽,二是老抽,生抽主要用於調味,老抽主要用於調色,兩種醬油都有着獨特的醬香,能夠大大增強菜肴的美味程度。
醬油一般是大豆、黑豆、小麥等作物經過加工釀造而成,由於我國釀造醬油的流派很多,所以醬油的口味也有很多種,但不管哪一種,醬油提鮮增色的作用是不變的,很多家庭炒菜不放醬油就會覺得少了些什麼。
幾千年來,人們從來沒有質疑過醬油這種調味料,但最近某短視頻平台所曝光的醬油添加劑事故將‘醬油’這種產品推上了風口浪尖,那醬油這種傳承了幾千年的調味料到底安全嗎?能吃嗎?
醬油本身是沒有問題的!
但這裡說的醬油是說得是釀造醬油而非化學醬油。是的,隨着科技的發展,一些商家開始利用化學技術製造醬油。
這些商家為什麼利用化學技術製造醬油呢?
因為快!釀造醬油起碼要三個月起步,好的醬油甚至要釀造半年或者更久。而化學醬油只需要幾個小時!從時間對比,大家就能看出兩者的成本,一些商家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便開始劍走偏鋒。
最關鍵的是,用化學手段製造出來的醬油只要苯甲酸、山梨酸、細菌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等一系列指標合格那就是合規的,是被允許上市售賣的。
大家知道如何分辨釀造醬油和化學醬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