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布魯克林街頭,某輛生鏽的自行車正上演魔幻現實主義大片——后座外賣箱印着"熊貓外賣",前筐里《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打印稿在風中凌亂。車輪碾過自由女神像投影時,後視鏡映出汐顏女士被大西洋海風吹成金毛獅王的劉海,這幕荒誕畫面若是寫進她的小說,標題該叫《落跑甜心:重生之我在美國送外賣》。
遙想兩年前,這位自封"內娛郭敬明"的美女作家在微博寫小作文,字裡行間飄着拿鐵拉花般的精緻憂傷:"這裡的空氣都是Ctrl+C的味道,我要去呼吸自由的靈感!"粉絲們哭着喊着眾籌送她上飛機,彷彿護送聖女貞德奔赴精神祖國。彼時她筆下的男主都在曼哈頓頂樓停機坪求婚,女主喝礦泉水都要指定阿爾卑斯山融雪款,誰曾想作者本人如今在皇后區給中餐館當人肉GPS。
要說這姐們的人生劇本,比她的網文還狗血。當年在北京朝陽區喝着燕窩寫"邪魅王爺為我承包太平洋",現在蹲在法拉盛街頭啃冷掉的左宗棠雞。昔日讀者打賞的火箭飛船變成外賣平台里程積分,最扎心的是某次送餐到華人留學生公寓,開門小迷妹驚呼:"您長得好像那個過氣網文作家!" 建議下次接單前先戴墨鏡,畢竟從"文學新星"到"外賣之星"的隕落速度,馬斯克的火箭都追不上。
某些潤學家的美國夢總帶着粉色濾鏡:以為在中央公園寫稿會有鴿子幫忙叼鋼筆,咖啡廳侍應生會為你的創作才華免單。汐顏老師顯然沒算清賬——當她捧着星巴克在時代廣場自拍時,賬戶里的版稅正在以6.9的匯率瘋狂縮水;當她在ins曬"自由創作"時,編輯正隔着太平洋催稿:"國內霸道總裁文過氣了,趕緊寫《重生之我在緬北當公主》!"
如今她的文學創作主要發揮在外賣小票備註欄:"求五星好評"寫得比當年小說里的床戲還撩人,"不要洋蔥"的英文標註能讓語法老師氣出腦血栓。最絕的是某次給同胞送炒飯,餐盒上赫然寫着"今日文學彩蛋:掃碼看《華爾街之狼愛上送餐小妹》最新章節"。這波操作我願稱之為"賽博要飯",建議諾貝爾文學獎新設"最佳生存創作獎"。
看着她在推特曬送外賣里程數,恍惚想起當年她在微博凡爾賽"本月稿費剛夠買愛馬仕菜籃子"。如今倒是實現了"美國夢"的另類版本:左手自由右手生存,自由的味道是炸雞味兒的,生存的代價是每天被差評系統PUA。那些曾被她寫在書里的"嬌妻跑路文學",此刻正在現實世界上演魔改版——瑪麗蘇女主沒等來華爾街之狼,倒是等來了交通罰單。
更黑色幽默的是,當她終於學會用英文說"糖醋裡脊不要糖"時,國內某音正流行"冷艷外賣媛"的變裝視頻。要不怎麼說宇宙盡頭是直播呢?建議汐顏老師把外賣箱改裝成移動直播間,標題就叫"曾經的美女作家在線教您正宗美式中餐",保准比寫小說來錢快。
那些擠破頭想潤的文青該醒醒了,紐約地鐵里多的是揣着詩集送外賣的"自由藝術家",比蒙德里安畫作還抽象的是他們的銀行賬單。汐顏老師用血淚實踐證明:當你在太平洋上空撕掉作協證書,命運就會給你發張食品衛生許可證。畢竟在美利堅,沒有哪種自由比"自由選擇打幾份工"更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