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窯憑什麼一年能賣30億?

2023年04月25日21:41:03 財經 1369

大窯憑什麼一年能賣30億? - 天天要聞

大窯憑什麼一年能賣30億? - 天天要聞

提到碳酸飲料,你會想到哪個牌子?可口可樂?或是百事可樂......

那在碳酸飲料品類的心智階梯中,大窯汽水是否佔有一個位置。

作為貼上“餐桌C位”、“年銷30億”、“手握300億票房的吳京代言”、“毛利率高於元氣森林等標籤的飲品,大窯汽水近年來一躍成為國產汽水“寵兒”。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碳酸飲料在2021年的銷售規模達到了580億元,其中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分走了絕大多數市場,只剩下了8.8%的市場份額由其他玩家瓜分。

而瓜分的方式也多半是“另起爐灶,避實就虛”,這些玩家們通過布局餐飲渠道,深耕區域市場,進而站住了腳,例如陝西的冰峰、武漢的漢口二廠、哈爾濱的大白梨、北京的北冰洋。

這其中,來自內蒙的“大窯”,是絕對的佼佼者,2021年銷售額已超30億元。

這是什麼概念?

更直白點來講,前面幾家國產汽水品牌的年銷售額加起來,約等於大窯的一半。

大窯憑什麼一年能賣30億? - 天天要聞

在猛烈廝殺的國產飲料市場中,大窯是如何創造30億奇蹟的呢?

剛好在前段時間,我看了一場華與華的直播,華杉邀請到大窯汽水老闆王慶東,聊起了大窯崛起的故事。這也能讓我從創始人的視角,看到大窯品牌決策背後的思考和動機。下面,我也講結合更多的“一線視角”,讀懂大窯如何從飽和的碳酸市場中,博出一塊藍海


大窯憑什麼一年能賣30億? - 天天要聞

草莽創業靠的是“服務”


在八九十年代,大窯還未創立前,王慶東做的酒類產品。而酒類產品的首選餐飲渠道,就像江小白通過街邊店發家。

做着做着,王慶東發現,餐飲裡面酒類產品很多,卻沒有一款在餐飲渠道做得很好飲料,他便籌備着做一款深耕餐飲渠道的汽水。

當然,“深耕”這個詞,或許還不夠具象、貼切。在初期做餐飲渠道時,王慶東蹬着三輪,去挨家挨店地推銷。

一個陌生的品牌,在發展的初期往往是不受待見的。王慶東也深諳其道,品牌不夠響亮,便轉向把服務做重。雖然,他沒有細說自己是如何做服務的,但中國的商業社會,避不開人情關係,“先做人,再做事”的道理,他必然是懂的。

隨着“服務理念”的地推,以及過往做酒品時的餐飲渠道資源,王慶東的汽水也有了一定規模,便在1996年創辦了汽水廠,收購當時軍轉民的“八一飲料廠”,這也是大窯的前身。

為什麼品牌名是“大窯”?

“大窯”其實是呼和浩特的一個村子——“大窯村”,這個村子有石器時代遺址,這也算是做了一波“地利”。

除了“奇怪”的名字以外,大窯汽水最具標誌性的還是“啤酒瓶身”。

就像可口可樂的玻璃瓶,仿造美女的曼妙曲線來設計。大窯的啤酒瓶造型同樣有緣由,王慶東早年銷售酒的時候,發現啤酒在餐飲渠道賣得最好,於是直接“照搬”了啤酒瓶的瓶身。而“似酒非酒”的創意,也讓大窯找到了場景衝突的定位——“喝酒不開車,開車喝大窯”。

此外,大窯採用的是大瓶裝,是跟啤酒瓶一樣的通用瓶,不回收也沒事兒。之前,大窯也嘗試過小瓶裝,但後續回收周轉麻煩,也就“淺嘗則止”了。


大窯憑什麼一年能賣30億? - 天天要聞

大窯2.0與“產品+渠道+媒介”


理解完草莽創業時期,再來看大窯的市場佔位。


競爭的終極戰場是顧客心智,但企業不能憑空改變顧客心智,而是通過產品、渠道和媒介三大物理戰場來影響。

首先是產品方面。

在口味上,儘管大窯對外傳播中,強調自身注重產品創新、口味升級。在我喝過大窯嘉賓、大窯橙諾、大窯勵愛後,我感覺它的味道確實比較獨特,但也不是說有反覆去買的衝動,那也就說不上供不應求,差異化程度沒那麼高。

因此,大窯把可塑點投向了定價上。248毫升的北冰洋在超市售價為6-8元,275毫升的漢口二廠零售價在8元左右,200毫升玻璃瓶裝的冰峰一瓶賣到5塊,而500毫升瓶裝可樂一瓶才3.5元。

在國產飲料相對低性價比、雙寡頭產品維持低價小容量的環境下,大窯很聰明地用“超級產品”爬出價格陷阱,即走“價優量大”路線,以5元/瓶/520ml的零售價,做大容量,避開寡頭競爭,以性價比優勢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此外,其自身的城市記憶情懷,國潮與懷舊的綜合文化屬性,也為它保存了固定消費者群體。

再看渠道方面,大窯非常注重經銷渠道擴張,它掌握着數量龐大的渠道分銷資源,注重以“先餐飲、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拓展加鞏固市場。大窯汽水之所以能進入幾十萬餐飲渠道,秘訣在於同時讓利消費者、終端商

單體餐飲店門檻低,大窯採取低價讓利戰略,進行渠道價格體系設計,加上產品成本的控制、全國生產基地建設節省的物流費用,極大地實現了降本增效。

大窯的餐飲渠道,其中有許多諸如燒烤店、串串店之類的街邊店,這類渠道更看高毛利,例如夫妻老婆店要30%-40%的毛利。餐飲渠道中間流程少,能夠保證經銷商和餐飲店的利潤率,同時也規避了傳統商超的條碼費、陳列費、堆頭費等費用支出。

大窯憑什麼一年能賣30億? - 天天要聞

大窯汽水的定價被總結為“管控價格568”,即60%的渠道賣5元/瓶,25%的渠道賣6元/瓶,15%的渠道賣8元/瓶。

據相關媒體報道,“大窯嘉賓”到經銷商層面的到岸價為17.5元/箱(12*550ml),經銷商給二批商的價格為21.5元/箱,終端到貨價為25元/箱,零售價5-6元/瓶,核算下來每瓶汽水的毛利高達3-4元

在回溯價格體系時,王慶東認為很多地方的定價太高,違背天道,產品不值那麼多錢,快銷品靠的是“量”。“大窯定價超過6塊,必死無疑,定價太高沒有復購”,他如是說道。

如果你翻看大窯的成分表,水、白砂糖和蜂蜜等成分位列其中,其原料成本並不高。

在傳播渠道上,大窯儘可能實現全覆蓋。

在線下,地鐵、商圈、電梯等均有曝光,同時還強勢登錄央視頻道進行廣告投放;在線上渠道也當仁不讓,大窯構建更加多元的消費場景,積極推廣線上銷售方式,布局京東、淘寶、抖音、小紅書等平台,並在市場端梳理上千家經銷商客戶,從中選擇實力強、表現好、配合度高的進行樣板市場的打造,並批量複製。

多渠道的流量覆蓋,讓更多消費者快速對大窯汽水形成認知,銷量也隨之一路走高。為進一步收割日常消費場景,大窯汽水注重硬廣資源,續約“國民硬漢”吳京作為代言人,手握大汽水,為大窯打call,提升品牌的全國知名度。

大窯憑什麼一年能賣30億? - 天天要聞

最後是媒介方面,大窯花了年費八百來萬,找到了“華與華”。華與華一向擅長找超級符號,認為大窯的產品本性是大玻璃瓶的汽水,酷似啤酒瓶,於是打造了“大汽水,喝大窯”的超級口號,呈現大氣、勁爽的品牌形象,找吳京做明星代言人,與分眾、新潮等電梯廣告合作打入社區。


大窯憑什麼一年能賣30億? - 天天要聞

大窯需要新的增長預期


目前,大窯在中國汽水市場順風順水,但遠沒到高枕無憂的時候。不然,王老闆也不會在達成30億年銷售額的體量時,還花上千萬找諮詢公司“出點子”。

首先,大窯面對的是線上線下布局問題

國內碳酸飲料市場已經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大窯不僅面臨著區域品牌的競逐,還要應對可口可樂等外資品牌、元氣森林等新興網紅品牌各方面的競爭。

據了解,2023年,大窯繼續投放高勢能媒體,計劃全年5萬場地面推廣活動,以全面打通面向南方市場的招商活動。

這個策略就是品牌在區域市場,有了一定體量後,通過廣告投放來打開知名度,再倒逼渠道,尤其是其他區域渠道的快速鋪貨。

光是廣告費用,大窯一年就花了一個億。對於這方面的投入,華與華創始人華杉解釋道:“(品牌)下注,別人(經銷商)才能跟你。

華與華作為國內定位理論派的代表,必然離不開“重複飽和攻擊”,也就是要砸重金把視覺也好,產品利益點也好,皆經由強勢渠道反覆傳播出去。

然後是提高復購率的問題,在吳京代言後,大窯汽水的熱度持續升高,會有很多消費者在熱度的驅使下選擇嘗試體驗。那麼,如何在消費者的最初體驗中,牢牢抓住消費者呢?國產飲品賽道上“情懷”、“國潮”兩張牌各個企業都在打,但隨着軟飲行業發展趨勢的變化,以及Z世代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唯有“創新”才是王道。

為最大程度地滿足年輕消費者關注產品顏值、健康口味以及購買便利的消費理念,大窯飲品全面啟動了戰略路線:在產品包裝上,大窯推出了PET包裝新產品,主打年輕化、便攜化潮流;

大窯憑什麼一年能賣30億? - 天天要聞

在口味分類上,繼續打造潮飲爆款,創新了包括“大窯楂汽”、“大窯荔想”、“查元香果汁氣泡茶”、“趣解蘇打氣泡水”、“塞北山泉”、“大窯果汽”系列等多種口味的新產品。

4月11日,大窯又推出了新包裝0糖飲料產品,在業內看來,大規模推新動作背後,是大窯急於吸引年輕消費者,想要迎合全國化市場需求,跨品類布局可以在更多領域打開知名度。但是,大窯目前的產品營收結構中,還是依賴“大窯嘉賓”和“大窯橙諾”。

在視覺符號上,華與華業為大窯設計了“大窯條紋”。

大窯憑什麼一年能賣30億? - 天天要聞

國內飲料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如紅牛長期佔據能量飲料榜首,0糖汽水賽道有元氣森林等強有力的競爭。把精力放在“做專做細”還是“廣撒網多撈魚”,或許是大窯需要仔細考慮的問題。

大窯從北方市場邁向全國化也面臨挑戰,首先是渠道建設的問題;其次是產品線、新增長曲線的布局。

復盤大窯的擴張路徑,可以清晰地看到“由近及遠”的策略,首選西北和東北市場,這兩塊市場競爭度相對弱,有自有工廠降低物流成本。在北方市場站穩腳跟後,再突破秦嶺以南,實現全國化布局。

這裡的關鍵在於經銷商體系的建立,在大窯謀劃跨區域發展的過程中,經銷商數量在四年間從200個,增加至2000個。

此外,相較於早期“服務為王”,這一模糊的擴張理念。大窯也不斷蛻去草莽主義,開始以SOP,以過程管理,來推動經銷商的鋪貨。

例如在指標拆解中,大窯為經銷商設置“1人1輛車負責250家門店+信息化建設”,並總結出三板斧——“鋪市+陳列+試飲拉動”。

在鋪市上,講究的是“廣鋪貨”,擺的多,就會有人摸,有人摸就會有人喝;在陳列上,大窯產品擺在冰櫃中的數量,要達到顧客容納量的八成及以上;在試飲拉動上,當年王老吉蒙牛酸奶都是靠試飲起家,在消費者誤以為大窯是啤酒的情況下,試飲是最好的銷售機會,喝過才有復購

王慶東不無自信地說:“喝過大窯的消費者,復購率達到80%。”

因此,王慶東認為,“人車配套”、“鋪市率”、“性價比”和“精簡產品”是經銷商成功的關鍵。他也坦言,大窯在碳酸飲料市場中,只有三成的市場份額,南方還沒怎麼做。後續,大窯也會“先易後難”,先以樣板店、樣板街為主,不走激進的“撒胡椒面”策略。

除了固守餐飲渠道優勢外,大窯也開始嘗試在線上電商平台、商超渠道鋪貨,但這正是過往大窯所規避的渠道。走出燒烤店、串串香等餐飲場景,大窯在更激烈的傳統流通渠道表現幾何,有待時間的檢驗。

但從大窯的動作來看,同時要做多種產品線,在資源和精力上可能會有一定的分散。另外,企業涉足的品類越多,所面臨的對手就越多,也就是說,大窯將來要去研究和應對的競爭會更多。


大窯憑什麼一年能賣30億? - 天天要聞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窯的新一年展望中,各大重要行業盛會的深度參與,也成了品牌的一大發力點。

縱覽其發展,大窯汽水顯然已為眾多國貨汽水品牌打出了樣板,拒絕偏安一隅的大窯,能否持續引領國產飲料新征程?未來能否有更多“大窯們”從“兩樂”掌控的汽水江湖中,撕開縫隙、消弭差距?

這些問號的背後,是大窯能否創造第二增長曲線的關鍵。

大窯憑什麼一年能賣30億?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 天天要聞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之前小智說了,本月會有一大波的新機發布,均搭載高通和聯發科的新處理器,尤其是高通的驍龍8s Gen4機型眾多。不過對於驍龍8s Gen4新機的定價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曝光,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批新機會比較尷尬,因為驍龍8s Gen4的性能處於不上不下的水平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 天天要聞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縱觀近兩年手機市場,在性能上格外內卷,就連3000元左右的中端機型也會配上當年最新的旗艦處理器。反觀平板電腦市場,基本上都是選擇的當年中端處理器或者上一代的旗艦處理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和它的產品定位有關係,不少廠商認為平板電腦還是以輕辦公和娛樂為主,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 天天要聞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扭歸扭,打歸打,打完我們還是一對兒看着不太像是P的賣相就不太好喝的感覺實在太慘了一點如今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請不要灌酒,否則後果堪憂俺的帽子威力不容小覷白子取得了碾壓優勢小孩哥:別鬧了我都尷尬死了不要在馬路上放飛氣球場面似乎有點羞恥?衝著這髮型也得加點工資當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近日,上美科技園智慧工廠正式投產,標誌着美妝行業在智能製造領域邁出重要一步。該智慧工廠總投資3億元,佔地面積達20000平方米,作為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每日產能高達200萬瓶,其全流程AI智能化生產體系備受矚目。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 天天要聞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戰略實施是關乎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環節。它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長途旅行,企業設定的戰略目標是目的地,而戰略實施則是通往目的地的具體行程。然而,這並非是一條坦途,途中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和挑戰。市場環境風雲變幻,競爭對手虎視眈眈,技術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