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力財經
導語:一台會顯塵、懂轉彎的吸塵器,真的會上癮。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過這種感覺?
房間明明剛吸過,但沙發底、牆腳、床邊——看上去總還是“不夠乾淨”,只能安慰自己“還過得去吧”。答案其實很簡單——吸塵器不行,再能幹也白搭。
今天是我作為“吸塵工具控”使用MOVA i10後的真實感受。它的配置、體驗、吸力、細節…幾乎重新定義了“高效清潔”這四個字。

我剛拆箱時的評價是:“嗯,看着還不錯”。刷頭齊全、外觀大氣,包裝還能折成一個貓窩,也是物盡其用了。
直到我上手試了第一下,直接改口:“……這也太狠了。”
為什麼這麼說?直接上乾貨:
1、不同於普通吸塵器的單滾刷,雙滾清潔力翻倍
普通吸塵器的路徑是:刷過→ 有浮塵 → 來回吸幾次 → 勉強算乾淨。但MOVA i10的效果是只需要一次推拉,地面直接亮了。
它的雙滾刷叫FreeGlide 雙軟絨萬向地刷,“軟絨”聽着像化妝刷,但清潔力超剛。前吸塵後攏塵,前推後拉都能清潔地面,真正“走過即乾淨”;還有一排防纏繞梳齒,頭髮、毛髮統統攔截,連滾刷清潔這一步都省下了。
關鍵是,兩個滾刷都可以單獨拆卸清洗!這在大多數品牌里都屬於“可遇不可求”的配置。
2、360°隨心靈活轉向,“蛇形走位”打掃太爽了
在i10吸塵器之前,我一直以為“吸塵器能轉彎”已經很不錯了,畢竟傳統吸塵器都是直來直去。直到這次體驗我才知道什麼叫轉彎只是基本,平移才是靈魂。
它底部有兩個360°小滾輪,可以原地橫向滑動,遇到異形沙發、桌角轉彎、狹窄通道,直接“蛇形走位”,貼邊清潔。搭配上它前後170°、左右近90°的大角度連接桿,可以實現:
清潔省力。清潔路徑少走重複路,提升效率高達49%;
貼地潛行。沙發底、床底等10cm低矮空間輕鬆進;
弧形清掃。任何邊邊角角、異形角落都一次到位
總之,拐彎不需要離地了,吸地不需要彎腰了,像走台步一樣輕鬆。

3、140°綠光顯塵,從沒看的這麼清楚過
每次吸完地,我最怕的一句話就是:“看上去還行吧?”看起來乾淨,事實證明都是錯覺而已。
MOVA i10的“綠光顯塵”直接把我這個需求拿捏了:140°光角+貼地4mm顯塵,堪稱“地面雷達掃描儀”,妥妥屬於行業領先配置了。同價位區間的某森V8和V10壓根沒配置綠光顯塵功能,售價4000+的某森V15只有90°顯塵。在這麼大範圍的顯塵功能下,灰塵、毛髮、貓毛,肉眼看不見的微塵它都能顯出來;昏暗環境、沙發底牆角這些“視線盲區”,它一照即現。
這樣一來,我每次的清潔路徑就從“盲吸碰運氣”,變成了對敵人的“精準打擊”,這感覺太爽了。

4、輕,是最大、最直觀的體感提升
我第一次拿起MOVA i10的時候,不敢相信自己的手感:太輕了!官方數據顯示i10吸塵器僅重1.35kg。
什麼概念呢?我換個說法:比一本字典還輕、比三瓶礦泉水還輕、比三月齡小貓還輕....女生輕輕鬆鬆就可以單手完成一次全屋清潔。
這個重量,單手拎着上樓沒壓力;抬起來吸天花板、空調縫隙也不累;推行、轉彎都不用費力。清潔這個事兒,本來就夠煩,如果連工具都重,那真的會讓人“懶癌”複發。

而這樣一台用下來夠輕、夠靈、夠乾淨的吸塵器,我看了下,在京東、天貓全平台原價2199,國補還可立減15%,目前到手價僅1869,還贈送寵物蒸汽浮毛刷、258元的配件大禮包,連一年的耗材也省下了,真正用實惠價格享受“越級體驗”。
最後:關於吸塵器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
吸塵器的競爭,從來不只是“吸力大、刷頭多”。它是一門關於效率、體驗與生活方式升級的生意。MOVA做的事情,是重新定義“好用的吸塵器”——每一次打掃都有目的、每一個動作都省力省心、每一次收納都井井有條。
在消費者不再只滿足於“乾淨”,而是渴望“便捷、高效、治癒”的時代里,吸塵器不僅是清潔工具,更是“生活秩序感”的創造者。一個行業真正走向成熟,不只是“技術領先”,而是真正理解使用者的生活方式與情感需求。
所以,MOVA做的不只是產品,是在做一套輕家務時代的清潔解決方案。而我們,正在成為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