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張靜 每經編輯:賀娟娟
2025年6月28日上午10點,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司法拍賣專場在淘寶網準時開拍。
金瑞礦業(600714)第二大股東青海金星礦業有限公司(簡稱:金星礦業)持有的2666.2萬股股票,即此前流拍的兩個標的包,分別以1.15億元和1.03億元的起拍價再次靜候買家。
這場拍賣源於一起借款合同糾紛。根據西寧中院(2023)青01民初99號民事判決,因金星礦業未能履行還款義務,申請執行人青海國斐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向西寧中院申請強制執行。
拍賣開始後,經過24小時的競價周期,兩個標的包最終被兩位自然人拿下:王梓旭以1.54億元競得1438.3萬股,韓莉莉以1.31億元拿下1227.9萬股。
至此,加之此前李健以1.484億元成功競得1527.6629萬股,金星礦業所持有上市公司14.55%股權全部拍出,金星礦業作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最終因債務糾紛清倉離場。
自然人接手14.55%股權
金瑞礦業股權變更的序幕,早在兩個月前就已拉開。
4月28日,金瑞礦業首次發布提示性公告,金星礦業持有金瑞礦業無限售流通股 41938,670股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14.55%,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其持有公司全部股票將被司法拍賣。
當時公告顯示,金星礦業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均處於凍結狀態,擬拍賣股票將拆分成三個標的包進行,分別為1438.309萬股、1527.6629萬股、1227.8951萬股。
首次拍賣在5月23日至24日進行,但僅1527.6629萬股競價成功,競買人為自然人李健,其以1.484億元成功競得,獲得公司總股本的5.3%股權,按照股份粗略計算,每股價格約為9.71元,其餘兩個分拆包則遭遇流拍。

來源:阿里司法拍賣平台
關於李健的背景信息,公司公告未披露更多,僅披露其為女性,通訊地址為北京市海淀區世紀城晴波園2號樓1單元801號。
一個月後的第二次拍賣中,這兩個流拍標的終於尋得買家。同樣為兩位自然人,其中王梓旭以1.54億元競得1438.3萬股,韓莉莉以1.31億元拿下1227.9萬股。

新進場的兩位自然人股東,持股比例則都控制在5%的舉牌線以下,王梓旭持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99%,韓莉莉持股佔4.26%。
對於拍賣結果,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已正式出具《執行裁定書》,確認了拍賣結果的法律效力。根據裁定,上述三個自然人可持該裁定到有關機構辦理股權過戶登記手續。
股權過戶完成後,金星礦業將徹底退出金瑞礦業股東行列。這家曾持有金瑞礦業14.55%股份的第二大股東,因債務糾紛最終清倉離場。
三位自然人斥巨資接手金瑞礦業股權,身份背景引發市場關注,但目前公司沒有披露王梓旭和韓莉莉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而李健也僅披露性別及通訊地址簡單信息,因此無法得知其具體背景信息,以及獲取股權的投資意圖。
根據司法拍賣公告信息,王梓旭每股成本約10.7元,韓莉莉每股成本約10.65元,早先拍賣成功的李健持股價格約為9.71元/股。
而截至7月9日公告日,金瑞礦業股價報收12.04元/股,三位新股東已獲得一定賬面浮盈。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5號》規定,通過司法拍賣獲得的股份,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減持。這一限制為新股東設定了短期持股義務,避免股權結構短期內再變動。
隨着新股東的加入,公司股權結構將更加多元化。一位持股超過5%,另兩位持股近5%的自然人股東,其會為公司帶來什麼樣的新變化?
對此,記者採訪了金瑞礦業,公司董秘辦人士告訴記者,“王梓旭和韓莉莉持股比例不足5%,沒有達到信息披露義務,從上市公司管理大股東的角度來說,其不具備資格,某種程度上,二人所持股份類似於二級市場上自由買賣股票一樣。”
至於李健,上述人士表示,按照大股東身份,公司做了一些基礎資料登記和報備,包括對他大股東義務的提醒,到其後續怎麼使用提名權,公司之後會做考慮和溝通,但目前股權尚未完全變更到位,還沒有到那一步,而從股權比例上來講,李健或對公司影響有限。
或看中公司產業價值
作為公司第二大股東,金星礦業之所以持有金瑞礦業股權被司法拍賣,源於一起借款合同糾紛。
公告披露,青海國斐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海國斐”)與金星礦業存在借款合同糾紛,金星礦業未履行還款義務,根據西寧中院(2023)青01民初99號民事判決,青海國斐向西寧中院申請執行。
司法拍賣後,儘管第二大股東更迭,但金瑞礦業的控制權結構依然穩固。公司控股股東青海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投公司”)目前持有公司29.99%的股份。
公司也強調,本次權益變動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青投公司與金星礦業的關係變化值得關注,前者為後者股東,兩者亦均為上市公司股東,為一致行動關係,此前青投公司除了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權外,還通過金星礦業間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權14.55%。
2022年4月,因青投公司執行重整計劃,其持有的金星礦業40%股權被劃轉給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自此,青投公司不再通過金星礦業間接持有金瑞礦業股份,二者解除一致行動關係。
金瑞礦業的最新股權結構顯示,青投公司以29.99%持股居首,仍為公司控股股東,金星礦業位列第二,隨着金星礦業的退出,李健、王梓旭、韓莉莉分別持股5.30%、4.99%、4.26%,或分別位列公司第二大、第四大、第五大股東。
三位新股東均以自然人身份參與競拍併入場,在資本市場上,自然人參與司法拍賣獲取上市公司股權並非罕見,通常有兩種可能:一是純粹財務投資者;二是產業資本代表,通過自然人身份規避前期信息披露要求。
考慮到金瑞礦業的鍶鹽產業特性,以及近期碳酸鍶市場價格回暖趨勢,接手上市公司股權的幾位自然人或背後的資本力量可能看中了公司的產業價值和未來發展前景。
對此上述董秘辦人士表示,李健競拍公司披露過是出於對公司前景看好,具體投資背景和訴求,亦要等到股權完全過戶後,上市公司才能與其建立溝通聯繫。
公開信息顯示,金瑞礦業作為青海鍶鹽行業的龍頭,雖然規模不大,但擁有獨特的產業地位。公司主營業務為鍶鹽系列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核心產品為碳酸鍶。
2025年第一季度,金瑞礦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實現營業收入8648.7萬元,同比增長17.9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28.4萬元,同比大增617.43%。
業績大幅增長的關鍵在於主營產品碳酸鍶市場價格的回升。公司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主營產品碳酸鍶市場價格自2024年年底以來有所回暖,其市場價格的上漲有利於為公司經營業績帶來正向影響。”
業績高度依賴鍶鹽周期
隨着碳酸鍶市場價格的回升,儘管公司一季度交出不錯答卷,但鍶鹽產品價格波動的特點,讓金瑞礦業業績高度依賴鍶鹽價格周期,因此業績周期性波動明顯。
鍶鹽行業具有規模小、透明度高、下游需求相對穩定的特點。但產品價格受國內外經濟環境、市場供需等複雜因素影響,波動較大。這種特性使業內企業業績容易隨價格波動而起伏。
金瑞礦業2021年至2023年業績數據印證了行業的波動性,營業收入分別為3.61億元、3.72億元和2.7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736.03萬元、5474.04萬元和766.93萬元。2023年凈利潤同比下滑85.99%,凸顯行業周期性特點。

而公司在2023年處於低谷期,主因是碳酸鍶等產品價格下行及行業競爭加劇。
到了2024年,隨着行業回暖產品價格回升,金瑞礦業業績又顯著反彈,營收與利潤均高增長,其當年營收3.43億元,同比增長24.88%,歸母凈利潤3501萬元,同比暴增356.54%,扣非凈利潤3604萬元,則同比增長676.2%,增速創三年新高。
當年,公司碳酸鍶產銷量增長超25%,金屬鍶銷量增36.38%,2025一季度公司繼續延續了這種高增長。
顯然,鍶鹽行業的波動性對公司業績是不小的挑戰,鍶鹽行業透明度高、規模小,價格易受供需擾動,2023年暴跌及2024年反轉即為警示。
面對鍶鹽行業的機遇與挑戰,金瑞礦業打出了延伸產業鏈條的牌,試圖在行業洗牌中佔據更有利位置,公司將結合兩個擬建的上下游項目,積極推進鍶產品產業鏈優化升級,上游推進大風山天青石精選項目,保障原料供應穩定性。下游規劃4.5萬噸/年碳酸鍶新產能,預計2025年底開工,瞄準固態電池等高純度電子級需求。
短期看,碳酸鍶價格回暖及產能釋放將驅動公司業績增長。而中長期公司所布局的固態電池等新應用需求若放量,公司若能在行業中擁有資源壁壘並佔據技術制高點,其長期產業價值及未來預期的確有想象空間。
關於公司業績周期性波動,公司董秘辦人士回應稱,鍶鹽行業規模較小,產品價格波動較大,的確會對業績產生影響。公司從兩個方面應對:一是在機制方面,公司採用市場化經營機制,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二是通過產業鏈抵禦和熨平行業周期,公司產品呈上下游結構。
“舉例而言,當碳酸鍶價格保持相對高位時,由於碳酸鍶是生產金屬鍶的原材料,通過比較盈利空間,我們可能會主力去銷售碳酸鍶,以此進行調節。”上述人士解釋稱。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