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年輕”市屬一級國有企業掛牌成立,2030年營收衝刺71.4億元

2025年07月09日09:30:20 財經 4073

上海“最年輕”市屬一級國有企業掛牌成立,2030年營收衝刺71.4億元 - 天天要聞

上海“最年輕”市屬一級國有企業掛牌成立,2030年營收衝刺71.4億元 - 天天要聞

上海市檢驗檢測認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檢公司)今天(7月9日)正式掛牌。

從1月26日上海市政府批複同意組建,到3月25日註冊設立,再到6月30日下屬4家事業單位轉制,註冊設立為上檢公司的子公司,用時僅155天。

這家上海“最年輕”的市屬一級國有企業用“上海速度”展現了與時俱進的朝氣,更重要的是,上海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完成了一次全面且關鍵的轉型升級,將為上海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強勁動能,並為全國事業單位性質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改革“探路”。

“走出去”海闊天空

今年初,瑞士通標(sgs)與法國必維(bureau veritas)兩大國際檢測巨頭傳出就合併展開談判的消息。業界預計,若成功合併,將締造全球檢測行業史上規模最為龐大的企業,市值將突破300億歐元。

行業競爭激烈,是促成“巨人握手”的關鍵因素。檢測、檢驗和認證行業是一個全球市場規模數千億美元的高度分散市場,即使是全球四大檢測機構,也難以在市場份額上“一枝獨秀”,渴望提升技術能力、擴大市場份額、優化成本結構的他們都在積極尋求出路,試圖通過併購、合作等方式強化自身競爭力。

上海“最年輕”市屬一級國有企業掛牌成立,2030年營收衝刺71.4億元 - 天天要聞瑞士通標(sgs)與法國必維(bureau veritas)兩大國際檢測巨頭傳出就合併展開談判的消息。

數千公里外的上海,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的轉型升級也有相似的迫切。

儘管從2020年到2024年,上海檢驗檢測行業年業務收入增長了45.6%,達到399.8億元,機構數量增加了13.3%,達到1332家,以佔全國2.5%的檢驗檢測機構數,創造了全國8%的業務收入,但多數從業者“小而散”,戶均年業務收入約3000萬元,與國際頭部企業相比差距較大。

受到體制機制限制,曾經“領跑”的事業單位性質檢驗檢測機構步履漸緩,近年業務收入增速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佔全市行業收入的比重從2019年的18.9%降到了2023年的14.8%。2024年,上海事業制檢驗檢測機構佔比已從2020年的14.9%降至13.3%,為歷史最低位。

上海“最年輕”市屬一級國有企業掛牌成立,2030年營收衝刺71.4億元 - 天天要聞2024年度上海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發展概況。 來源:上海市市場監管局

上海“最年輕”市屬一級國有企業掛牌成立,2030年營收衝刺71.4億元 - 天天要聞2024年度上海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發展概況,規模以上企業貢獻了上海檢驗檢測服務業93.3%的業務收入,多數從業者的規模和實力還有待提升。 來源:上海市市場監管局

上海“最年輕”市屬一級國有企業掛牌成立,2030年營收衝刺71.4億元 - 天天要聞近五年,上海檢驗檢測事業單位佔比逐年下降。 來源:上海市市場監管局

大勢所趨,有人彷徨不前,不妨看看“走出去”的海闊天空。2016年改革前,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年營業收入明顯低於同期其他兩家原質監系統事業單位。改革後,該公司快速發展,2024年營業收入增至22.93億元,將還在體制內的同行遠遠甩開。

新組建的上檢公司有5家下屬單位,除了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其他4家均為事業單位轉制而成的企業,分別是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檢測中心有限公司。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些檢驗檢測資源將從“分散管理”轉變為“集約經營”,徹底擁抱市場。

可以預見,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的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將被充分激發。上檢公司今天公布的戰略目標彰顯了對前景的信心:以服務國家戰略、賦能產業升級、守護美好生活為使命,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一流綜合性檢驗檢測認證機構,2030年實現營收47.8億元,衝刺71.4億元。

攻堅“卡脖子”技術

我國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大幕,早在11年前就已拉開。

2014年2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編辦、質檢總局《關於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實施意見》,指出我國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尚處於發展初期,缺乏政府統一有效的監管,規模普遍偏小,布局結構分散,重複建設嚴重,體制機制僵化,行業壁壘較多,條塊分割明顯,服務品牌匱乏,國際化程度不高,迫切需要通過整合做強做大,提升核心競爭力,激發市場活力。

經過多年轉型升級,民營機構已經成為上海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的主角,2024年上海檢驗檢測和認證服務業的民營企業佔比均超過六成,充分的市場競爭持續推動體制內機構轉型升級。

但這只是上檢公司成立的動因之一,這次全面轉型升級更深層的目的在於整合資源集中發力,為上海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底座。

回顧過往,從研製新中國第一台氫原子鐘到躋身“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重要成員,從參與桑塔納汽車國產化項目到助推c919大飛機翱翔藍天,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始終與上海發展同頻共振。

上海“最年輕”市屬一級國有企業掛牌成立,2030年營收衝刺71.4億元 - 天天要聞機動車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上海)。 來源:上檢公司

近年來,上海在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領域湧現出具備較強競爭力的檢驗檢測機構。但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在調研中發現,一些檢測機構研發創新能力不足,對新興產業服務和引導支撐不夠,與相關製造型企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錯配,導致有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製造、供應鏈管理等環節遇到“檢不了、檢不全、檢不準”的瓶頸。

體現國企擔當,攻堅“卡脖子”技術是上檢公司的重點發展方向。“上檢公司將全力推進檢驗檢測認證與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上海加快建設‘五個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檢驗檢測認證產業高地賦能。”上檢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倪斌表示,上檢公司將布局大交通領域、高端裝備、電子信息、先進材料、生命健康、集成電路、新能源、人工智能、其他新興及未來產業九大業務板塊,成為“研發、設計、生產、使用、運維”全鏈條、全周期綜合性解決方案提供商。

尤其是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興業務,上檢公司將和科研院所、高校、大型集團內設檢驗檢測機構合作,打造創新聯合體,孵化新興領域檢驗檢測技術,或設立產業基金,聚焦新型領域檢驗檢測項目投資。

上海“最年輕”市屬一級國有企業掛牌成立,2030年營收衝刺71.4億元 - 天天要聞圍繞上海市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上檢公司將布局大交通領域、高端裝備、電子信息、先進材料、生命健康、集成電路、新能源、人工智能、其他新興及未來產業9大業務板塊。 來源:上檢公司

打造全球“通行證”

檢驗檢測認證作為符合世界貿易規則的技術性貿易措施,是國際貿易的“通行證”。中國產品能否便利“出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目標市場認不認可中國頒發的“通行證”,即中國市場檢驗檢測的結果。

要讓遠隔重洋的消費者僅憑生產國的一張“通行證”就放心,其難度可想而知,要建立牢固的信任合作關係,必須用硬實力“破冰”並維繫,也就是穩定可靠的產品品質和先進權威的檢驗檢測技術。

上檢公司有志於此。根據其公布的目標體系,上檢公司將在三年內完成全體系市場化改革轉型,五年內培育9個以上年營收超1億元的市場化運作事業部或產業公司,並打造1—2個上市平台。在此基礎上,聯合頭部企業共建9個細分領域技術創新中心,每年輸出50項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進而主導或參與制定100項以上的國際、國家、行業標準,深度融入國際規則制定、跨國合作項目,在國際貿易中獲得更多話語權。

實現這樣的目標絕非易事,“底氣”源自資源整合帶來的優勢。上檢公司5家子公司共有18個國家級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5個國家或市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專註於衛星導航與定位、智能電網、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十四五”期間主導或參與制定了13項國際標準,發布了2項國際建議,目前還有16項國際標準、2項國際建議在研。

上海“最年輕”市屬一級國有企業掛牌成立,2030年營收衝刺71.4億元 - 天天要聞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實驗室。 來源:上檢公司

上海“最年輕”市屬一級國有企業掛牌成立,2030年營收衝刺71.4億元 - 天天要聞上海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測試場。 來源:上檢公司

上海“最年輕”市屬一級國有企業掛牌成立,2030年營收衝刺71.4億元 - 天天要聞上海市計測院電能表檢測實驗室。 來源:上檢公司

整合前,這些機構各自的實力均為全國領先,但難以形成合力。整合後,科研和業務的“孤島”被打通,能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潛能,讓機構、人才、裝置、資金、項目等充分活躍起來。

業內人士認為,這樣的整合能夠打破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國家質量技術基礎長期“各自悶頭干”的局面,也倒逼轉制後的機構打開視野,站在整個產業鏈和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視角去開拓發展業務。

這對於上海有潛力的企業、技術、產品是一大利好,他們不用等到“出海”受阻才去亡羊補牢,而是在接受計量服務的產品研發階段就能被服務機構發現,進而在發展初期就有人為其量身定製檢驗檢測、標準化等中後期發展需要的服務。這種“量體裁衣”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在幫企業“排雷”的同時,也給上檢公司激活了新的發展空間。

上海“最年輕”市屬一級國有企業掛牌成立,2030年營收衝刺71.4億元 - 天天要聞2024年度上海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發展概況,上海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已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製造業、三大先導產業、六大重點產業廣泛布局,但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來源:上海市市場監管局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發改委:“十四五”前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達5.5%,5年經濟增量預計超35萬億元 - 天天要聞

國家發改委:“十四五”前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達5.5%,5年經濟增量預計超35萬億元

7月9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首場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從7個方面介紹總體情況: 鄭柵潔。圖/國新網 第一,經濟發展。主要體現在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120萬億、130萬億,今年預計可以達到140...
中央政府將在澳門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 - 天天要聞

中央政府將在澳門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

財政部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9日發布聯合公告,宣布中央政府將於今年7月16日在澳門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 公告稱,此次發行是中央政府連續第四年在澳門發行人民幣國債,單次發行規模穩步增加,有....
極智嘉正式登陸港交所:港股迎今年最大非“A+H”科技IPO - 天天要聞

極智嘉正式登陸港交所:港股迎今年最大非“A+H”科技IPO

“全球AMR倉儲機器人第一股”。據IPO早知道消息,北京極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智嘉”)於2025年7月9日正式以“2590”為股票代碼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全球AMR倉儲機器人第一股”。極智嘉在本次IPO中總計1.614億股H股(鑒於投資者認購火爆,故行使15%的超額配售權),募資總額為27.1162億港元,是迄今為...
剛剛,滬指重回3500點!創去年11月以來新高 - 天天要聞

剛剛,滬指重回3500點!創去年11月以來新高

今日股市迎來振奮時刻!7月9日,據Wind數據顯示,A股三大股指持續走強,滬指強勢重回3500點,創下自2024年11月以來的新高,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也實現了小幅增長,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取得投資收益怎麼申報企業所得稅? - 天天要聞

取得投資收益怎麼申報企業所得稅?

取得投資收益怎麼申報企業所得稅?一文講清楚!許多企業財務人員常常對取得投資收益如何申報企業所得稅感到困惑:是否符合免稅條件?是否需要申報納稅?在企業所得稅預繳與彙算清繳時,又該如何準確填寫申報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玄武的100個品牌面孔|沒有江,沒有海,玄武哪兒來的港? - 天天要聞

玄武的100個品牌面孔|沒有江,沒有海,玄武哪兒來的港?

玄武區是南京的中心城區。這裡,底蘊深厚,文脈悠長。歷史與現代在這裡相遇,傳統與創新在這裡相融。百花齊放的玄武品牌里,藏着南京的底氣和故事。7月9日,讓我們一起走進紮根在玄武的好品牌——江蘇國際數據港。沒有大海,沒有河湖,沒有碼頭,也可以建港
“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量將超過35萬億元,超世界排名第3國家總量 - 天天要聞

“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量將超過35萬億元,超世界排名第3國家總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7月9日舉行首場發布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鄭柵潔在會上表示,我國5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相當於廣東、江蘇、山東也就是排名前3經濟大省2024年的總量,超過長三角地區的總量,也超過世界排名第...
國投中魯推蛇吞象式重組連收兩漲停 凈利兩年降68%跨界併購143億資產謀變 - 天天要聞

國投中魯推蛇吞象式重組連收兩漲停 凈利兩年降68%跨界併購143億資產謀變

長江商報消息 老牌果汁加工企業國投中魯(600962.SH)將跨界進軍電子信息產業。日前,國投中魯發布重組預案,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子院”)100%股份,並募集配套資金。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電子院是我國電子工程領域的領軍企業,以及先進電子製造產業化綜合服務商,為國家...